醒感戏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醒感戏.jpg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永康市

醒感戏,又名“省感戏”,是道教超度幽灵、导人归正的仪式剧,明代已有演出活动。醒感戏发源于浙江省永康县,流布于浙江省东阳、义乌、磐安、武义、金华、缙云等地。醒感戏在民歌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侯阳高腔与松阳高腔而发展起来,属于曲牌体高腔腔系剧种。醒感戏在民间祭祀习俗与仪式的基础上形成,因而具有独特的演出特点。其戏曲表演与祭祀仪式相结合,演员与道士二人兼一职,剧本与科书内容相呼应。醒感戏音乐以高腔音乐为主,民歌与道士腔等曲调同时并用,念白采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表演过程中不时穿插“翻九楼”等杂技。

醒感戏的传统剧目可以溯源自宋元时期的南戏,如《孟姜女》的传本《长城记》,《东海黄公》的传本《白虎》等。醒感戏的传统剧本有《逝女殇》、《狐狸殇》、《撼城殇》、《溺水殇》、《断缘殇》、《忤逆殇》、《毛头殇》等9种。剧中的主角均为夭殇者,故以殇为名,又叫“省感九殇”。其中最重要的是《毛头殇》,即《毛头花姐》,因此醒感戏又称“毛头花姐戏”。醒感戏唱腔丰富,演出过程中外台表演与内坛仪式交错进行的形式独具一格,作为仪式剧,在高腔腔系剧种中独具一格。

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浙江永康醒感戏也曾一度陷入濒危境地。目前,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扶植下,醒感戏的演出与发展逐渐走出困境。班社数量增多,在当地集市、庙会等民俗活动中经常演出。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