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舞(青田鱼灯舞、莆田九鲤灯舞、鲤鱼灯舞、沙头角鱼灯舞、东至花灯舞、苏家作龙凤灯舞)
灯舞古已有之,清代就有以灯为道具舞出文字的“灯舞”记载。每逢年节(尤其是元宵节)或祈雨、祭祀、乞求丰收等仪式,宫廷和民间往往都会进行灯舞表演。起初,灯舞以摆字为特征,后逐渐发展成以彩灯排列构造图案、创生意境的民间舞蹈样式,流传于全国各地。按灯彩外形区分,灯舞主要包括模拟动物的龙灯舞、狮子灯舞、鱼灯舞、蚌灯舞、蝴蝶灯舞、百鸟灯舞,模拟花卉的荷花灯舞、菊花灯舞、蜡花灯舞及船灯舞、车灯舞、云灯舞、绣球灯舞等其他形式的灯舞三种类型。灯舞表演形式丰富,一般在夜晚以群舞方式演出,声势较大。演员边走边舞,队形不断变化,舞蹈过程中还施放烟花爆竹,场面蔚为壮观。这种民间舞蹈样式多出现于汉族地区,同时也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流行。
灯舞·青田鱼灯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青田县
青田鱼灯舞是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鱼灯类传统民间舞蹈,它主要流传于浙江省青田县,是青田渔文化和民间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籍贯青田的明代开国功臣刘基曾将当地鱼灯中鱼的种类和数量加以发展,同时以大量阵图融入其间,由此形成带有军事操习风格的青田鱼灯舞。
青田鱼灯舞的道具呈现出以田鱼为主的淡水鱼形象,舞蹈动作则根据鱼的生活习性设计,演出时以锣、鼓、镲、钹等为伴奏乐器,演员包头巾、系腰带、扣护腕、打包腿,打扮得与古代武士相似。
每逢喜庆节令,青田乡村的民众都要进行鱼灯舞表演。届时领队手举长柄大红珠,参演者各举鱼灯一盏,按举红珠者所吹哨子的指挥走出各种阵图。表演开始时多用“进门阵”,行进时以“编篱阵”为基本阵图,高潮时则分出“春鱼戏水”、“夏鱼跳滩”、“秋鱼恋浒”、“冬鱼结龙”等阵图,最后以“鲤鱼跳龙门”结束。
青田鱼灯舞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它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被誉为“天下第一鱼”。
在现代商业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青田鱼灯舞开始走向衰落,表演技艺、道具制作、音乐伴奏等方面的人才日渐减少,急需保护。
灯舞·莆田九鲤灯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莆田市
流传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沟边村的九鲤灯舞是福建民间舞蹈苑囿中的一朵奇葩,它源于元宵节千姿百态的灯舞表演,经民间艺人世代沿袭传承,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表演形式,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九鲤灯舞所用鱼灯制作考究,先以竹篾作骨架,扎成鲤鱼形状,而后再在外部贴糊红纸并画上鱼鳞和鱼鳍。制成的红鲤鱼灯一般有1.5 米长,40 厘米宽。演出时一支鱼灯队由十几盏鱼灯组成,为首的鱼灯稍大。九鲤灯舞有一整套规定动作,演出中还需以锣、鼓、铙、钹等从旁伴奏。鱼灯舞动时,只见大红鲤鱼在夜色中上下穿梭,悠游嬉戏,欢快之情令人深受感染。九鲤灯舞的表演者大都是农村中的青壮年,年纪较大者一般负责敲锣打鼓配合。演出时如果碰上邻村的舞龙队伍,则另有一套鱼龙相戏的舞法,用以表示彼此友好的诚意。
九鲤灯舞涉及民俗学、考古学、武术、艺术等诸多研究领域,具有群众性、娱乐性、观赏性的特征,其中稀有的九鲤道具及丰富的民间舞蹈语汇和表演程式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如今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只留存于沟边村北的家族式自然村中,道具制作技艺和舞蹈口诀也在家族内部进行传承。随着文化市场化趋势的加剧,传统的莆田九鲤灯舞急遽衰落,表演和道具制作人才不断减少,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亟待抢救扶持。
灯舞·鲤鱼灯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吉安县
鲤鱼灯舞是流传于江西省吉安县固江镇棚下村的一种表演性民间灯彩舞蹈,其起源及部分表演内容与民间神话传说有关。鲤鱼灯舞的历史渊源可上溯到七千年前远古时代鱼族人的图腾“鱼舞”,它以一只鳌鱼为头,青虾为尾,九条鲤鱼居中,鱼虾亲密团结,衔尾而进,以求到达象征幸福美好境地的龙门。
组成鲤鱼灯舞表演的是一只外表庄严、昂扬,内心十分慈爱的鳌鱼,九只活泼灵敏的金丝鲤鱼和一只天真淘气的小虾。为了到达幸福美好之地——龙门,它们亲密团结在一起,互相咬着尾巴前进。前进途中,它们有时迷失方向,有时遇到敌人乌贼的侵犯,但在鳌鱼的带领下,它们勇于拼搏,终于到达龙门。动作结构为16个环节:鳌鱼进场、鲤鱼出洞、单拆篾塔、双拆篾塔、斜拆篾塔、双斜拆篾塔、三盏球、漂带、上水翻潭、劈柴、寻食、跳龙门、穿龙门、积塔、团龙和咬尾。
鲤鱼灯舞主题思想积极向上,艺术形象生动优美,它抓住水的特点和鱼虾的生活习性,细腻地创编出美丽多姿的舞蹈动作,将生活真实和艺术创造融为一体。表演中鱼灯时而来回游动,时而上下翻滚,表现出鱼虾自在嬉戏腾跃的欢快场景,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每年元宵节固江人都要在村间、街头和广场上表演鲤鱼灯舞的16个环节,以祈吉祥如意。夜间表演时,灯舞的艺术魅力更加突出。
数百年来,鲤鱼灯舞的民间表演活动维系了泸水河沿岸棚下村人的亲密关系,在迁居落户于固江的棚下村人走出自闭,与原住民友好交往并最终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鲤鱼灯舞演出活动萎缩,民俗内涵渐损,演出人员老化,传承不力,这种民间舞蹈的生存发展充满危机,亟待保护。
灯舞·沙头角鱼灯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深圳市
沙头角鱼灯舞是一种以鱼灯为道具的广场男子群舞,流行于广东省深圳市沙头角镇及香港新界沙头角一带。它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清初沙头角沙栏吓村吴氏族人的祖先从广东博罗迁至海滨新安县(宝安县旧称,即今广东省深圳市)沙头角后,结合当地民间元宵张灯作乐的习俗和早期从事海上捕捞的经验,创造出了独特的鱼灯舞。
沙头角鱼灯舞所用鱼灯制作精巧,栩栩如生。制作时先用竹篾扎成鱼状,然后在上面糊纸绘彩,再涂上桐油,再在鱼灯下面装上短棍。灯舞中的鱼各有不同寓意,如黄鲤鱼象征任意欺压渔民的海盗,众鱼象征不畏强暴、团结抗争以争取幸福生活的广大渔民,等等。沙头角鱼灯舞表演一般在晚上进行,舞蹈场地不用添加灯光,舞者保持低马步,巧妙地将身体藏于鱼灯背后,举着鱼灯下的短棍俯身曲背穿梭起舞,同时以锣、鼓、钹、唢呐、螺号等从旁伴奏。整个表演主要突出鱼灯的形象,以集中体现各种鱼类的普遍习性和个性。沙头角鱼灯舞生动逼真,动作灵巧敏捷,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作为传统的中国民间舞蹈,鱼灯舞多年来牵系着中华同胞的情怀。在岭南文化、海洋文化、民俗学及深港两地关系史的研究中,沙头角鱼灯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传承乏人,亟待保护。
灯舞·东至花灯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东至县
东至花灯舞是皖南山区民间舞蹈中的奇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主要在安徽省东至县张溪、洋湖、官港、木塔等乡镇的二十多个大姓家族中流传。东至花灯舞的演出以家族为单位,一般从正月初二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最长的表演要到二月初二圆灯才停止。
东至花灯由“六兽灯”、“磨盘灯”、“八仙过海灯”、“五猖太平灯”、“龙灯”、“狮子灯”、“蚌壳灯”、“旱船”等十余种形态各异的花灯组成,其中“六兽灯”又名“六兽太平灯”,六兽即麒麟、狮子、独角兽、象、鹿、獐。
东至花灯表演形式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容涉及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手工艺、民间美术和原始宗教信仰等各领域。民间艺人们利用本地所产的竹、木藤、金属等材料制作各色花灯,用于张灯结彩,后演变为舞龙灯、玩花灯等多种形式的民间娱乐活动。
东至花灯舞是安徽农村重要的民俗活动,它汇集了本地原生或异地流入的工艺美术、戏剧、音乐、武术等多种民间技艺,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其表演融扎彩灯、唱文南词、黄梅戏、敲十番锣鼓等于一体,内中积淀了诸多历史信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目前,东至花灯舞仅靠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随着老艺人的故去,原有的精湛表演技艺已部分失传,加上年轻人对这一民间艺术的价值认识不足,东至花灯舞后继乏人,急需抢救保护。
灯舞·苏家作龙凤灯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博爱县
苏家作龙凤灯舞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它以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间故事为表现内容,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博爱地区。旧时,苏家作人以务农为主,文化业余生活相对较丰富。每年春节和火神庙会期间,苏家作人为庆贺一年劳动成果,期盼来年有好收成,都要把龙、凤、麒麟、老虎等象征吉祥的动植物形象制成花灯。除悬挂外,还根据一些民间故事,把花灯组织起来,进行耍类跳舞活动。清代道光二年(1826)是博爱的大耍灯节,为取得好成绩,苏家作艺人毋黑旦(大名不详)把龙灯、凤灯结合在一起,在龙凤共舞基础上,增加数十种伴舞灯,编了许多灯舞节目,并于当年农历二月二十九火神庙会期间演出。自此,苏家作龙凤灯舞最终形成。
龙凤灯制作精巧,以竹篾制作龙凤骨架,用彩绘纱布装饰龙身,白纱布彩绘凤衣图案。龙灯由9 节组成,每节以一根木棍支撑。苏家作龙凤灯舞以龙游场、龙戏凤、龙脱皮、百鸟朝凤等表演最为精彩,传统节目有《十二美女拉纤》、《文王拉纤》、《姜子牙钓鱼》等,近代又编创出《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呈祥》、《龙凤回头看牡丹》、《龙凤对戏》等节目。《龙凤对戏》重点突出一个“戏”字,紧张中透出宽松,嬉戏中蕴涵友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龙凤灯舞演出时,表演者可达五百余人,场面热烈,气势宏大。
苏家作龙凤灯舞表演体现出阴阳和谐的传统文化内涵,具有历史文化、民俗学、神话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目前,苏家作龙凤灯舞已从鼎盛时期五百多人参与的宏大表演缩小为两三百人参加的演出,灯舞的编排技艺仅存于5 位年迈老艺人的记忆中。这一宝贵的民间舞蹈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的危险,亟待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