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广宗太平道乐、恒山道乐、上海道教音乐、无锡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崂山道教音乐、泰山道教音乐、胶东全真道教音乐、腊山道教音乐、海南斋醮科仪音乐、成都道教音乐、白云山道教音乐、清水道教音乐)

2013-10-11 0 反馈

道教音乐.jpg

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与道教一样,都是发端于古代巫觋的祭祀歌舞。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器乐采用钟、磬、鼓、木鱼、云锣等乐器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乐器;声乐以唱诵为主,由高功法师宣戒诵咒、赞神、吟表的独唱和都讲道士的表白及道众的齐唱组成。


道教音乐·广宗太平道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广宗县

广宗县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太平道乐的发源地。太平道乐源于东汉末年的太平道起义,至今已在广宗县传承延续了一千八百多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佛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成分,同时大量吸收融汇广宗地区的戏曲和民间小调音乐,终形成一套由经乐与器乐组成的完整太平道乐。

广宗太平道乐的演奏乐器以管、笙、笛、箫为主,坛鼓、云锣、铛子、铙、镲等为辅。其演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乐,演奏时或坐或立;一种是动乐,又称“舞乐”或“道舞”,边吹奏边行进。广宗太平道乐所使用的乐器同全国各地道观的丝竹、管弦不同,曲、谱、韵也和“全真”、“正一”两派有很大差异,一些曲调明亮高亢、起伏跌宕,既有道教音乐清逸脱俗的意味,又有粗犷雄浑的特性,风格十分独特。

广宗太平道乐拥有181种曲牌,其中伴弦曲牌48种、器乐曲牌41种、打击乐曲牌45种、失传曲牌47种,另有辗转传世的手抄太平道乐工尺谱一册。现留存下来的曲谱主要有【太平十八番】曲谱及号称“三仙曲”的【朝天子】、【经堂乐】、【玉芙蓉】曲谱等。此外,大型民间舞蹈《抬黄杠》等表演时与广宗道乐相伴,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广宗太平道乐较好地保存了道乐的原始风貌,其遗存曲目、曲谱、演奏礼仪、传承方式、乐器及相关制作工艺等是研究古代道教音乐及其与民间音乐、民间习俗关系的重要参考。目前,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太平道乐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不少传人相继去世,导致曲牌逐渐失传,亟待加强保护措施。


道教音乐·恒山道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阳高县

北岳恒山是中国北方地区道教的圣地,流传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的恒山道乐是北方道教音乐的一支。恒山道教音乐源于道教中东汉时创立的“北天师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汉魏以来的鼓吹乐和唐宋以来的法曲等的音乐成分,形成独特的风格。其演奏人员主要由恒山“应门士”即在家道士组成,当地称之为“恒山道乐班”,道乐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嘉庆年间。

恒山道乐班所演奏的音乐主要分为“赞叹”、“套曲”和“配曲”三部分,其中“赞叹”是唱经音乐,主要包括【老君经】、【三代赞】、【四字真言】、【洞玄经】、【十报恩】等曲调,每曲都含有颂神祈福的寓意,旋律性很强,演唱时以笙管伴奏,发声方法与“晋北道情”相同;“套曲”是演奏音乐,内容多系金元时代流行于中国北方的“北曲”,一般都具有庄重典雅、明丽宁静的风格,常演奏的套曲有【驻马听】、【大走马】、【水红花】、【普庵咒】、【骂玉郎】、【幺章】六种,演奏时要求“正套”必须“大工大尺”,严格按字谱拍板;“配曲”是套曲的延伸和过节曲,常与同一宫调的套曲配合使用,它数量很多,有“感皇恩”、“小八门”、“十番”等曲调,以生动火爆、高亢激越为主要风格。恒山道乐主要的演奏乐器有管子、笙、笛、法螺、鼓、铙、钹、云锣、铜磬、木鱼、法铃、帼、铛等。

恒山道乐在山西省阳高县及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周边省市自成流派、自立体系,它古老的乐曲和完整的曲目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遗存,具有音乐学、戏曲学和地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目前,从事恒山道乐演奏的乐手大多年事已高,在后继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整个恒山道乐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保护传承。


道教音乐·上海道教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道教协会

上海道教音乐源自苏州及江西龙虎山的道教科仪和音乐,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三十代道士的传承发展,在其中融合进上海地区的音乐传统,声、器并重,在行腔和旋律装饰上表现出浓重的上海特色。

上海道教音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道教科仪伴奏音乐,二是表现道家思想的乐曲。道教科仪伴奏音乐也称“斋醮音乐”、“道场音乐”、“法式音”,主要用于各种道教斋醮科仪的伴奏,高功法师和道士诵唱时的伴奏音乐、法师演法时的伴奏音乐、科仪节次之间坛场变化的过渡音乐及科仪开场和结尾的音乐等均在其列。表现道家思想的乐曲为纯器乐曲,它以宣扬道家的思想观念为主旨,通过演奏传达出清静恬淡、返璞归真的意趣,这些道曲大多单独演奏,不包含在科仪之中。

上海道教科仪演习使用上海方言说唱,因此上海道教音乐东乡、西乡和市区三大派系的演唱和演奏都具有江南丝竹的韵味,细腻委婉,典雅清新。念白和吟诵部分讲究语言的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曲调起伏延绵,优美动听;唱腔层次分明,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用曲调型的伴奏加以联结。首句的韵调往往与后面反复咏唱时的曲调不同,有时甚至在反复上起句,慢慢转入正调,造成曲调和调性的变化。演唱中音乐庄严华丽,带有较多的装饰音。除曲笛、钟鼓外,拉弦和弹拨乐器也在伴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整个音乐显得更为优雅和丰满。上海道教音乐的代表作品有《迎仙客》、《净坛科仪》、《十番锣鼓》等,现时代表性传承者为上海市道教协会。

上海道教音乐在理论、曲目、唱奏技巧等多个方面对当地民间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长期保持着原传道教音乐的形态,是中国古代宗教音乐研究的重要内容。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上海多次经受冲击,道教音乐散失严重。目前,老一辈道教乐人的相继去世,古老的上海道教音乐传承乏人,濒临灭绝,亟待抢救保护。


道教音乐·无锡道教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无锡市

流传于江苏无锡地区的道教音乐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它承袭中国道教经典音乐传统,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苏南地方戏曲尤其是昆曲等的艺术因素,逐渐形成了返璞归真、超凡脱俗的鲜明艺术风格。

无锡道教音乐可分为腔口、梵音、锣鼓三种类型,其中腔口属声乐艺术,有赞颂、步虚、咒、道曲、朗念等表现形式;梵音亦称“十番鼓”,属器乐艺术,是用单皮鼓、曲笛、笙、胡琴、琵琶、曲弦等丝竹乐器演奏的一个独立乐种,其中以单皮鼓的运用最具特色;锣鼓亦称“十番锣鼓”,与梵音同属器乐艺术,也是独立乐种,在乐器配置、套路组合、演奏风格及斋事用法等方面都别具特色。

清末民初,无锡道教乐坛人才济济,高手辈出,一时涌现出“五个档”、“八兄弟”、“十不拆”等乐队组合,产生了琴家阚献之、南鼓王朱勤甫、道教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等无锡道教音乐的杰出代表。《二泉映月》、《十八拍》、《下西风》等作品就诞生在这片沃土之中,是无锡道教音乐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巨大贡献。无锡道教音乐的代表作品有《救苦赞》、《桂枝香》、《十八六四二》等。

无锡道教音乐以其悠久的历史、浓郁的地方特色、宏大的规模和精到的套路享誉海内,在中国道教音乐乃至民族民间音乐领域独树一帜,具有宗教学、民俗学、音乐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20世纪60年代,无锡道教活动基本停止,直接影响到道教音乐的发展传承。后在杨荫浏等先生推荐下,无锡道教音乐逐渐为人所知,开始传遍大江南北。目前,无锡当地一些技艺高超的道教乐人已经谢世,许多技艺几近失传,迫切需要投入力量,积极展开抢救保护工作。


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休宁县

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为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流传在这里的正一派道场音乐与各类斋醮科仪活动相辅相成,成为齐云山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云山道场名目繁多,主要包括“诸天科”、“慈悲科”、“水火炼度”等25种,有文场、武场之分。道场音乐演奏属于“文场”,由器乐、声乐两部分组成,采用鼓、大锣、小锣、磬、木鱼、二胡、琵琶、箫、笛、唢呐等乐器演奏。道场开始后,有音乐有舞蹈,有说有唱,登场道士少则七八人,多则十四五人,锣鼓笙箫不绝于耳,诵经之声整齐悠扬,营造出一个喧哗热闹而又庄严肃穆的氛围。

齐云山道场音乐以老调工尺谱的“工”、“尺”、“上”、“乙”、“是”、“五”、“六”七个音符进行演奏,韵律优美,意境玄奥。演奏时夹有经文诵白,因道士多为婺源人氏,诵白中夹杂着大量的方言俚语,提腔拉调,似言似唱,轻重缓急之间另有一种特殊的节奏感,显得庄重典雅、清逸脱俗。齐云山道教音乐演奏所用的主要曲牌有【步虚韵】、【驻云飞】、【真香初炷】、【大开门】等。

齐云山道场音乐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原始宗教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近几十年来,受“文革”时期影响和新时期经济大潮冲击,齐云山道场音乐日趋衰落,其间虽一度重振,但随着老一辈道人的去世,该遗产又面临生存危机,急需保护传承。


道教音乐·崂山道教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崂山道教音乐主要流传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地区的一百二十多处宫观之中,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内山派”和“外山派”两大演奏流派。崂山道教音乐历史悠久,从南北朝至今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吸纳了道乐、琴乐及俚曲、江南音乐等多种音乐的艺术因素,形成自己形简意远、清雅馨淡的自然风格。

崂山道教属于北全真派,故其音乐主要采用全真正韵,同时又结合进山东一带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在演唱风格、旋法特征及结构形式上显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闻名道场的“崂山韵”。

崂山道教音乐分为经韵音乐和器乐音乐两大类,其中经韵音乐又有殿坛经韵和应风经韵之分,其表现形式包括咏唱式、念唱式、朗诵式等几种,咏唱式音乐声调优美,有《步虚》、《吊挂》、《大赞》、《小赞》等代表作品;念唱式音乐起伏不大,似念似唱,多见于早晚功课之中;朗诵式音乐则主要用于“赈济”等斋醮仪式。器乐音乐以应风音乐和古琴乐为代表,总体上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曲”,用于内外坛的斋醮仪式;另一类是“耍曲”,一般在斋醮仪式开始之前演奏,起着调节气氛的作用。崂山道教音乐的代表作品有《离恨天》、《六问青天》等。

崂山道教音乐中保留了明清时期古典音乐的遗风,具有很高的音乐学研究价值。目前,传统民俗的逐步淡化和醮仪活动的不断减少使得崂山道教音乐的生存空间日渐缩小,与此同时,其演奏技艺的传承也出现危机,有必要合理规划,对这一古老的宗教音乐进行及时保护。


道教音乐·泰山道教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泰安市

泰山道教音乐流传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始于北魏,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民间信俗、宫廷祭祀音乐及地方音乐的精华,使自身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由于历代中国人对泰山的崇拜,泰山道教音乐得以进入封禅大典,成为封禅仪式的重要内容。

泰山道教音乐的曲目十分丰富,在殿堂内的演唱主要采用全真派统一的“十方韵”。此外,它还广泛吸收民间音乐成分,逐步积累了一大批曲目,仅《玉音仙范》谱集收录的就有一百多首。据调查,泰山道教音乐中现存的可演唱曲目、岱庙馆藏曲目及散落于民间的曲目总计有五百多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泰山道教音乐“曲线谱”至今无人能够破译。

泰山道教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主要是全真派的经韵唱诵,包括颂赞、步虚、偈等形式,唱诵有独唱、齐唱和散板式吟唱等表现形式,根据场合的不同分出阴阳调,阳调主要用于祭祀,阴调主要用于外道场。器乐主要采用法器作为打击乐器,另以管弦乐器奏曲。其代表作品有《步虚第一》、《大学仙》、《迎内辇》、《清江引》等。

泰山道教音乐在全面继承道教音乐庄重肃穆、清逸古朴、高贵典雅艺术特征的同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形成气势恢弘、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在中国道教音乐中别立一宗,自成境界。它以古老厚重的泰山文化为底蕴,生动展示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具有宗教学、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美学、音乐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目前,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谢世,泰山道教音乐后继乏人,曲牌曲目已部分失传,亟待保护。


道教音乐·胶东全真道教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烟台市

胶东全真道教音乐诞生于元朝,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在乐曲表现方面,烟台阳主庙道人朱相坤所传留的由四种宫调连缀演奏的器乐曲,在传统性、技术性以及数量、规范等方面最为完整。

据调查,现在胶东全真道教乐队使用的乐器有管子、笙、笛、云锣、铛、小镲、手鼓等,主要采用合奏方式演奏,独奏较为少见,尚未发现有为经韵伴奏的例子。在器乐演奏过程中,除镲、鼓等响器外,基本不用殿坛法器。器乐曲以管子主奏,其余乐器随奏。曲谱采用宋俗字谱及工尺谱的固定唱名法记谱,所采用的板式有散板、慢板、中板或行板、快板、流水板等,曲式主要表现在套曲形式上,多首曲牌连缀而成的套曲中,各首曲牌亦可独立演奏,但成套后冠以头尾,即形成散—慢—中—快或急的速度程式。演奏时常采用上字调、乙字调、勾凡调和靠凡调,习称“四大调”。胶东全真道教音乐吸收了古代传统曲目、胶东民歌、地方戏曲等多种元素,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品有《三教赞》、《赞八仙》、《六句笺》等。

胶东全真道教音乐对胶东说唱音乐、文人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在中国音乐史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这一音乐样式中的同宫连缀形式,现仅存于山东,其源头十分古老,可视为传统套曲音乐的“活化石”。目前,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胶东全真道教音乐的传承发展陷入了困境,急需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道教音乐·腊山道教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东平县

山东省东平县银山镇的腊山素有“小岱峰”之称,流传在这里的腊山道教音乐特点鲜明,在道教音乐中自成一格。这种音乐系由道教龙门派始祖邱处机所创,其弟子龙门派第十代住持杨清荣(1478—1548)在腊山修建祥龙观,对龙门派道教音乐作了进一步的发展,经过祥龙观历代道徒的反复演习和锤炼,逐渐形成别具特色的腊山道教音乐。

腊山道教音乐最初主要是在道观传道诵经时演奏,以烘托殿堂的肃穆气氛,外出做道场时亦可使用。发展到后来,民间婚丧嫁娶也请道教乐队演奏,腊山道教音乐逐渐融入民间生活,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腊山道教音乐以吹打乐为主,有小管、大管、唢呐、笙、笛、箫等演奏乐器。清末民初,道士祁合智用锡做成小管,别称“锡管”,形似去掉铜碗的唢呐,音声清亮,被列为道观音乐的主要乐器。除此以外,腊山道教音乐还有云锣、云鼓、磐、小铜板、铛子等打击乐器。道士张教普娴于此道,技巧十分纯熟。打击乐与吹打乐相配合,构成腊山道教音乐的重要特色。

腊山道教曲牌音乐具有委婉悠扬、浑厚深沉的风格特点,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沧海波澜。据记载,腊山道教音乐兴盛时门内门外道徒达到三百多人,拥有曲牌三百六十多种。现存曲牌不到二十种,经过挖掘整理,【临清歌】、【小拜门】、【打枣】等曲牌已可用于演奏。腊山道教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乐具有相对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


道教音乐·海南斋醮科仪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定安县

海南斋醮科仪音乐是海南省影响较大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它由江南一带的移民带入海南,明代时已相当盛行,广泛流传于海南省各地,在海南百姓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明代定安县进士王弘诲在目睹了当时斋醮祭祀活动的情形后,曾以“岁时伏腊走村氓,祝厘(即作斋)到处歌且舞”之句来描述斋醮科仪音乐的演出场景。

海南道教斋醮科仪中,“醮”俗称“清斋”,用以祭祀与海南有关的伏波将军、冼夫人、苏东坡等历史人物和天妃娘娘、观音、真武、龙王等传说中的保护神;“斋”亦称“白斋”,用以济幽度亡。斋醮执事者按相应的科仪程式施行法事,在此过程中演奏科仪音乐。其演奏乐器基本上依照周代“八音”范畴配置,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分为器乐和打击乐两大类。清朝中叶,斋乐的广为流传对琼剧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以后,斋醮科仪音乐又套用并改革琼剧的曲牌和部分唱腔。其音乐特征是:声调高、音域广。诵经念咒与音乐、击乐同步进行,其中诵经念咒语音有官话、粤话、海南话及各种语系,经文的长短句和语音不同致使伴奏经韵虚声衬音多,拖腔拉板长。海南斋醮科仪音乐的代表作品有《平安朝》、《牙驾朝》、《附功朝》等。

海南斋醮科仪音乐内容丰富,独具一格。其中包含了诸多民间音乐、佛道教音乐的信息,具有民俗学和音乐学的研究价值。在发展传承过程中,海南斋醮科仪音乐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海南最大的剧种琼剧即从斋醮科仪音乐中汲取了不少艺术因素,使其唱腔音乐得到进一步完善。目前,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传统民间信仰逐渐淡化,海南各地的道观日益冷落,斋醮科仪音乐也随之走向衰落,濒临消亡,亟待抢救保护。


道教音乐·成都道教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道教音乐是一种融汇南北古乐精华的独特音乐形态,它以古蜀宗教祭祀乐舞为基础,经历代乐师反复锤炼而最终成形。经过一千八百多年的衍化,成都道教音乐不仅在成都及其周边二百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广泛传播,而且流布全国各地,影响及于东南亚地区和日本、美国。

成都道教音乐保留了许多古蜀祭祀音乐和巴蜀民间音乐的形态,同时吸收宫廷乐律,无论是诵唱的唱腔、演奏的曲牌,还是演奏者的衣饰穿戴和仪式的走步绕场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即使是同一主旋律的赞、颂、偈,行腔和旋律装饰也各不相同。它不仅用于道教的早晚功课和斋醮科仪活动,而且还可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典礼,因而深受流传地民众的欢迎。成都道教音乐主要有静坛派、善坛派、行坛派三大流派,习称为“三坛道乐”。其中静坛派和善坛派道乐为同一体系,主流均属道教全真派音乐系统,器乐以细乐为主,声乐采用全真正韵,句末多以音节腔,富有气势,代表性曲目有《阴小赞》、《下水船》等;行坛派道乐为另一体系,主流属正一天师道和民间火居道士音乐系统,器乐以大乐为主,声乐主要使用广成韵,极富四川地方音乐特色,代表曲目有《步虚》、《救苦赞》等。成都道教音乐的曲谱均用工尺谱和当请谱记录,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

成都道教音乐是中国音乐史和道教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目前,成都道教组织松散,乐师散布各处,曲目缺乏整理,急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承。


道教音乐·白云山道教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佳县

白云山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道观,地处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的崇山峻岭之中。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张真仪等持陕西布政司帖到白云山总理教务,将北京白云观道教音乐传入陕西,白云山道教音乐由此具有了古朴典雅、庄重肃穆的风格,被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

白云山道教音乐由经韵曲调、笙管音乐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其中经韵曲调按音乐形态可分为讽经腔、诵诰腔、韵腔三类;笙管乐是白云山道教音乐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用于一切道教活动仪式,可以为经韵曲调的演唱伴奏,也可以单独演奏笙管曲牌;打击乐包括以大小铙镲为主击乐器的铙镲牌子和以铛铛、小镲为主击乐器的铛镲牌子两类,它既可在各项科仪活动程序的转换、连接处演奏,又可在经韵曲调、笙管乐的演唱、演奏中作为引子、间奏和尾声使用。现已搜集记谱的白云山道教音乐曲调有142首,包括经韵曲调65首,笙管乐曲52首,打击乐器25首。其代表乐曲有《刀兵记》、《中堂赞》、《三教圣人赞》等。

白云山道教音乐在传承过程中吸收了当地佛曲及晋剧、唢呐、陕北民歌等音乐曲调,使演奏风格和演奏技巧带上了鲜的地方特色,成为当今少见的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遗存,具有道教音乐史、民族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演进,民俗祭祀活动逐渐宣告消歇,白云山老一辈道士相继去世以后,观中很难再组成一支阵容可观的乐队。长此以往,白云山道教音乐将面临衰亡危机。为此必须尽快制定保护扶持方案,保证这一宗教艺术能够按照以往的方式继续生存与发展下去。


道教音乐·清水道教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清水县

流传于甘肃省清水县的清水道教音乐也称“斋醮音乐”或“道场音乐”,它源自12世纪创建的道教全真派,明神宗万历年间形成了“龙门”和“华山”两个支派,属于全真派的道教科仪音乐。清水道教音乐以全真正韵作为龙门与华山支派宫观的统一范本,道乐一般由道士口传心授,高功则由士师密传。由于十方丛林之间联系密切,道士常四处游走,因此清水道教音乐在遵循全真正韵规范的同时产生了几种地方韵,音乐风格也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清水道教音乐常用经典有六十部一百八十多卷,它以经韵唱诵为主,主要以打击法器伴奏,也有笙、管、笛、箫等吹奏管乐,但丝弦乐器较为少见。道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为纯人声演唱,可根据不同道场的具体状况配以不同的韵律交替演唱,最初有曲调三百六十种,至今尚存两百多种,多以经词命名,如《开坛韵》、《奠茶韵》、《大赞韵》、《山名韵》等。华山派柔中带刚、节奏舒缓,龙门派低回缠绵、婉约动听。

清水道教音乐是清水县特有的优秀民间艺术,具有音乐史、道教史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新时期以来,在外来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清水道教音乐经历了严峻的考验。目前,这种音乐形式后继乏人,传承者大都年事已高,无法继续从事演奏活动。基于此,必须从速采取抢救措施,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