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经音乐(文昌洞经古乐、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洞经音乐.jpg

洞经音乐主要流行于云南省的汉族、白族、纳西族群众中,它原是一种道教礼仪音乐,因以诵唱《大洞仙经》经文为主要内容而得名。其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每个流传地区都有独立成套的各类曲调,数量四十首至百余首不等。


洞经音乐·文昌洞经古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梓潼县

文昌洞经古乐又称“洞经音乐”,是祭祀文昌帝君时演奏的一种民间音乐。它最早起源于南宋乾道年间梓潼县七曲山作为文昌祖庭的大庙,初时名为“檀炽钧音”,后因弹演《文昌大洞仙经》而改称“洞经古乐”。文昌洞经古乐流传于四川省梓潼县七曲山文昌宫及县城周围的善堂、斋堂,在当地民间影响十分深远。

文昌洞经古乐主要在弹演《文昌大洞仙经》时作为伴奏音乐出现,它有多种曲牌,可分为大乐曲牌、细乐曲牌和锣鼓经曲牌三类。大乐曲牌主要由吹打乐器演奏,细乐曲牌主要由丝竹乐器演奏,锣鼓经曲牌则由多种打击乐器演奏。大乐和细乐主要用作各种仪式活动的伴乐,也可作为经腔之间的间奏。锣鼓经主要用于开坛、收经,或在各类经腔及大乐、细乐曲牌结尾处起衔接作用,也可用作诗文吟诵时的背景性伴奏。音乐风格舒缓淡雅,格调虔诚庄严,令人肃然起敬。文昌洞经古乐的代表性作品有《文昌赞》、《正行香》、《雁鹅过青天》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昌洞经古乐逐渐走出寺庙,步入民间,对其他民族音乐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与传统宗教密切相关的一种民间音乐,它是中国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研究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目前,受现代文明的冲击,农耕文化习俗逐渐打破,年轻一代的思想发生了明显变化,与传统民间信仰联系在一起的文昌洞经古乐生存空间不断缩小,传承发生严重危机。增加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减缓这一民间古乐的衰亡速度已成当务之急。


洞经音乐·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通海县

通海洞经古乐流传于云南省通海县境内,以秀山镇、河西镇为中心,传播及于九街、扬广、四街等镇。近二十年来,更进一步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流传。洞经古乐兴起于元代,正式创立于明代初年,明末开始趋于兴盛。它并不是单一的民间音乐,其中还包含了西北、江南的音乐曲牌和演奏技巧。云南现有的几百支洞经演奏队伍中,以通海妙善学女子洞经(古乐)班的表现最为突出。

通海妙善学女子洞经(古乐)班成立于1943年,全班由18位少女组成,她们大胆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成立通海“妙善学女子洞经会”,经过两年的学习,掌握了工尺谱和简谱,能熟练演奏四十多首曲牌。1947年,她们在三元宫弹演洞经后,独树一帜地将这一弹演活动带入民间礼佛仪式,其后相沿成俗,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2001年9月,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应邀进京演奏,引起广泛关 注。

女子洞经会的演奏曲目有【小开门】、【阴阳调】、【鹧鸪天】、【叠落金钱】等39首,可分为古典音乐、江南丝竹音乐和民间音乐几种主要类型。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在继承通海音乐演奏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展示出女子演奏所特有的魅力,在为宗教仪式伴奏时严肃中不失热情,虔诚中显出慈善;演唱时激昂中别见清脆,舒缓中透着甜润;演奏时则以纤巧细腻、缠绵婉转的艺术风格取胜。女子洞经会的演奏为通海洞经古乐增添了新的活力,在当地产生了极大影响。多年以来,这一特殊的音乐演奏形式一直在通海民间传承不衰。

作为云南省唯一的女子洞经组织,妙善学女子洞经会开女性弹演洞经的先河。它最完整地保留了洞经弹演的程序和内容,为云南地方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目前,通海妙善学女子洞经(古乐)班仅剩4人,女子洞经音乐生存困难,发展受阻,亟待保护传承。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