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彩(北京灯彩、上海灯彩、秦淮灯彩、苏州灯彩、佛山彩灯、潮州花灯、洛阳宫灯、汴京灯笼张)

12-09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灯彩.jpg

灯彩·北京灯彩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崇文区、朝阳区

灯彩又名“花灯”,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装饰性传统手工艺品。在历史上,张灯结彩是元宵节最主要的节俗活动,火树银花是元宵夜最突出的景观。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光”与“彩”综合的灯彩艺术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北京灯彩长期流行于北京地区,按使用方式分,它主要有吊灯、座灯、壁灯、提灯等几大类;按制作材料分,包括纱灯、宫灯、走马灯、立体动物灯、金属灯、料丝灯等多个品种。北京灯彩制作技艺较为丰富,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剪纸、书画等都是其重要的技术手段。

北京传统的灯彩活动主要在元宵节举行,后来逢到盛典、新婚、寿辰、节庆等喜事也都要张灯结彩。灯彩成为祥瑞吉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和对幸福未来的向往。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灯节的消失,北京灯彩仅剩下宫灯和红纱灯两个品种,其余各种花色灯彩的制作技艺均已失传。面对灯节衰落、灯彩逐渐消失、外来节俗削弱中国传统节俗文化、现代科技冲击传统手工艺等一系列的难题,北京灯彩举步维艰,后继乏人,急需抢救保护。


灯彩·上海灯彩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卢湾区

  上海灯彩是在上海都市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灯彩艺术,它继承古代灯彩的优秀技艺并加以合理发展,不仅材质有所更新,品种也更为丰富。海派灯彩分撑棚灯、走马灯、宫灯、立体动物灯四大类型,其中以何克明为代表的立体动物灯彩集观赏性、艺术性、装饰性于一体,是上海灯彩艺术最精粹的部分。

  何克明有“江南灯王”的美誉,是立体动物灯彩的创始人。他博采南北灯彩之精华,又吸收西洋雕塑艺术,别出心裁,逐渐突破流行的灯彩形制,形成了自具面目的个性化风格,制作中以艺术手段赋予灯彩灵动的生命,命意讲究雅俗共赏,往往借助吉利话、“讨口彩”寄托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何氏灯彩以动物造型为骨架结构,用铅丝缠绕皱纸代替传统的竹篾,扎制出的灯彩骨骼结构准确,细致精湛,造型生动,姿态传神。

  因社会经济发生转型,在现代商业气息浓厚的上海地区,传统的灯彩技艺已失去生存空间。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海派灯彩传承人无力扎制精品巨作,只能做些小型的旅游纪念品以维持生计,加之后继力量匮乏,传统灯彩技艺难以继续发展传承。以何克明灯彩为代表的海派灯彩已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有关方面施以援手,帮助重振。

  

灯彩·秦淮灯彩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句容市

  秦淮灯彩亦称“金陵灯彩”、“南京灯彩”,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晋时期,这一地区即已出现了有关灯彩的文献记载。秦淮灯彩汲取中国传统纸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艺术之长,在制作中综合木工、漆工、彩绘、雕饰、泥塑、编结等诸多工艺手段,形成自己的技艺特色。现代以来,秦淮灯彩在种类上得到进一步发展,除荷花灯、狮子灯等传统灯彩以外,又推出了一系列与时代关系密切的花灯作品,如远洋轮船、运载火箭、城市建设、山林景观等。

  作为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的重要源头,江苏省句容市在历史上民风民俗即与南京十分接近。明清以后,南京一带的花灯艺术由宫廷走向民间,元宵节成为秦淮河流域一个以灯为俗、用灯造景、借灯兴舞的传统岁时节日。秦淮河畔的句容河桥村与南京毗邻,这里农闲时扎花灯的习俗与南京一脉相承。从七十多岁老艺人李益富扎的花灯看,其风格和手法同南京夫子庙艺人制作的花灯似同出一源。

  作为我国传统灯彩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秦淮灯彩客观地反映了民间灯彩由自然之火、生活之火、祭典之火到艺术之火的历史演变进程。它将地方传统民俗加以融汇,从古韵悠远的秦淮民间工艺中开发出富于吸引力、感染力和商业价值的新型文化产品,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做了很好的示范。

  目前,由于资金缺乏,秦淮灯彩没有固定的保存、开发和展示场所。年轻人对灯彩的制作也缺乏兴趣,技艺传承无法顺利实现。秦淮灯彩的发展前景尚不容乐观,要巩固已有成果,各方人士还需做更进一步的努力。

  

灯彩·苏州灯彩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灯彩是流行于江苏省苏州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在当地的节日庆典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年的苏州灯会为节日营造了热烈欢快的气氛,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据考证,苏州灯彩制作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明代以来,苏州灯彩制作技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国久负盛名。其造型以苏州古典园林的亭台楼阁为范本,灯体以苏州上乘丝绸为面料,灯面以吴门画派的艺术技法绘制,灯花以唐代“华胜”再现的苏州套色剪纸做成。苏州灯彩制作具备了全国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苏州灯彩门类齐全,品种丰富,色彩雅丽,造型独特,工艺细致,制作精良,它有挂灯类、壁灯类、座灯类、大型艺术灯彩、人物灯彩组合景五大类一百二十多个品种,形制大小兼备,小到十公分左右,大到三十多米不等,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苏州灯彩每个品种的工艺皆各具特色,制作迄今仍采用手工方式完成,扎架、裱糊、剪纸、绘画、装饰等多道工序上下衔接,层层把关,完整地沿袭了传统的彩灯制作方法,自然而然将吴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苏州灯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集剪纸、绘画、纸扎等多种工艺手法于一体,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典范和吴文化的形象表征。

  

灯彩·佛山彩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佛山市

佛山位于广东东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这里气候温暖,物产丰饶,民俗活动异常活跃,民间工艺丰富多彩。佛山彩灯俗称“灯色”,是佛山民间艺术与当地习俗结合而形成的工艺品。它品类丰富,题材广泛,以喜庆丰收、吉祥纳福及戏剧人物故事为主要表现内容,有头牌大彩灯、人物故事组灯、彩龙灯、元宵花灯、中秋灯、秋色特艺灯及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彩灯。

佛山彩灯的制作包括设计、扎廊、扪衬、装配四大工序,它用料考究,工艺精湛,造型生动,色彩艳丽,画面欢快热烈,形制千姿百态,成品彩灯以佛山独有的铜衬剪纸做装饰,给人以金碧辉煌的富丽之感。

佛山彩灯是中国传统灯彩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岭南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它将中国南北文化融于一体,为民间艺术和岭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佛山彩灯展演是当地群众最为熟悉和喜爱的民俗文化项目之一,同时亦不失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手段。佛山是著名的侨乡,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沟通海内外华人及台湾海峡两岸同胞民族情谊的过程中,佛山彩灯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目前,受市场经济影响,投入成本高、制作工时长的佛山彩灯产销很不稳定,技术全面的老师傅仅余一人,已年过八旬。佛山彩灯后继乏人,前景堪忧,急需加强保护。


灯彩·潮州花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

  潮州花灯流传于广东省潮州市辖下的广大地区,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潮州花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彩扎的立式屏灯,二是彩绘的挂灯。屏灯是一种集彩扎、绘画、刺绣、泥塑、剪刻于一体的综合性造型灯屏,它以戏曲和历史人物故事为主要表现题材,配以楼台亭阁、山水园林、动物形象等,做成一屏屏的景物,再装配灯光加以映衬,一屏一灯,精美异常,在潮州民间工艺中堪称上品。挂灯以藤竹木和金属条片做成框架,外罩以丝纸、绢帛、玻璃,而后在表面彩绘诗画图文,再依造型需要镶嵌装饰缨络、螺钿、珠串、铜片等,呈现出古雅典丽的风格特色。

  潮州花灯工艺繁复,制作过程一般包括构思、扎胚、装裱、装饰、组装等环节,不同品种的花灯在用材和制作过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潮州花灯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厚,作为节庆和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潮州文化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潮州花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目前潮州地区传统民俗逐渐淡化,导致花灯展示平台日益减少;花灯老艺师年事已高,年轻人不愿继承传统工艺,导致花灯制作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潮州花灯使用的季节性较强,从业者不能以此为主业,导致花灯研发与创新的滞后。凡此种种,使得潮州花灯陷入濒危困境,亟待抢救。


灯彩·洛阳宫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洛阳市

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著名的古都,流传在这里的花灯艺术最早起源于宫廷,后来逐渐散布到民间,形成雍容典雅的宫灯艺术。  宫廷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交融造就了洛阳宫灯的宽泛性,使其类型和样式较一般花灯更为丰富,除严格意义上的宫灯外,纱灯和其他一些体现不同民俗需要的灯彩也都被纳入洛阳宫灯的体系之中。

  作为老样宫灯的圆形纱灯是洛阳宫灯的主打产品,它以洛宁县出产的青竹制成篾骨,外糊纱绢,上面以文字或图案进行装饰。这种灯的形制能长久保持原貌不走样,骨架可开可合,宜于收藏。制作洛阳宫灯一般需经过七十多道工序,工艺十分讲究。过去洛阳制灯艺人众多,涌现出杜、李、王等一批宫灯世家,目前多已衰落,只剩王家还有传人。如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洛阳宫灯这一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之花将难以避免迅速凋零的命运。


灯彩·汴京灯笼张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开封市

元宵节赏灯是重要的年俗活动,花灯扎制由此成为一种带有民俗性的特殊民间技艺。河南开封的张姓艺人以扎糊花灯而闻名,据《开封县志》记载,清末时期的张泰全首度创制“汴京灯笼”,至今已传承六代。

开封灯彩历史悠久,北宋定都开封以后,元宵赏灯活动盛况空前,花灯及灯彩品类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具体而详尽的记载。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元宵赏灯活动渐趋式微。特别是“文革”中将灯节及花灯归入“四旧”行列,肆意摧残,使得花灯扎制工艺濒临灭绝。

汴京灯笼张的张氏彩灯造型和扎糊技艺源于开封民间的彩灯制作传统,其主要品种“龙凤呈祥灯”、“莲生贵子灯”、“牡丹富贵灯”、“吉祥高照灯”等均体现着祈求吉祥如意的传统文化内涵。

目前,张氏彩灯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传统民俗的日益淡化,汴京灯笼扎制的手工技艺备受冷落,后继乏人,某些绝技已经失传。开封张氏灯彩工艺前景不容乐观,积极开展抢救保护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