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藏族牛羊毛编织技艺、东乡族擀毡技艺)

2013-10-11 0 反馈

毛纺织及擀制技艺.jpg

  毛纺织擀制技艺是一种特殊的织造工艺,它先将羊毛、骆驼毛等用热水浸湿,然后加以挤压,用棍棒碾轧和揉搓等方式使毛绒粘合在一起,形成名为“毡”的无纺织型毛织品。毡在古代称为“ ”或“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有用棍棒碾轧制毡的工艺。周代史籍记载:毡, 毛也,揉毛或毡。北魏(386—534)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称:“凡作毡不须厚大,唯紧薄均调乃佳。”可见当时毡的制造已较为常见。进入唐代,毡的使用更加普遍,原州(今宁夏固县)、灵州(今宁夏灵武县)、宁州(今甘肃宁县)、丰州(今内蒙五原县)的鞍毡均闻名西北。据《新唐书》记载,吐蕃国(位于今青藏高原)也以红毡、霞毡著称,并进贡长安。目前毡的主要产地集中在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宁夏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根据用途可分为多个品种,其中包括炕毡、坐垫毡、祈祷毡、内围毡(围于蒙古包等内壁)、外围毡(围于外壁)、彩色毡(以彩色羊毛擀制而成)、绣活(饰以刺绣)、剪刻毡(按毡上彩色图案轮廓剪成立体状)、火炉毡(置于火炉旁)等。毡还可用于缝制挎包、褡裢、杂物袋等,是西北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昭觉县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主要生活在海拔两千五百米左右的凉山地区,这里盛产绵羊,彝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以羊毛和羊皮制作袈什、瓦拉、毛裙、毡帽、毡袜等服饰的习俗。“袈什”汉语名为披毡,主要以羊毛擀制而成。它是彝族男女老少不可或缺的服饰,颜色以黑、白、蓝为主。擀制袈什的工具包括竹席、弹弓、夹板、竹帘等,擀制的工序比较复杂。袈什有单层和双层之分,单层袈什擀制完成后,加水打湿,叠成30至90个2寸宽的皱褶,而后再用夹板夹起晒干,即制作完成。单层袈什一般用2至3斤羊毛擀制,双层袈什则要用5至7斤。

  “瓦拉”是另一种彝族的代表性服装,其制作工艺由剪毛、捻线、弹毛、搓线、织毛布、缝制等环节组成。毛布织成以后,按照设定的长度用剪刀剪裁,再把单幅的毛布缝制连缀起来,就形成瓦拉的雏形。随后把织布时预先留下的垂线三线一股、三股一根地搓成一根根一尺左右的吊须,再在领口处缝上一根毛线编制的扁形毛绳,收拢领口。这样,一件完整的瓦拉便制作成功了。瓦拉分有吊须和无吊须两种款式,可单件穿着,也可搭在披毡外面。除原毛色外,彝族人还常常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用植物染料把瓦拉染成蓝、青等色。彝族瓦拉具有厚重、保温、耐用等特点,夏日能防晒,冬季可保暖,是彝族人民常年必备的衣物,充分显示出与其他少数民族服装相区别的特色,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凉山彝族毛纺织和擀制技艺工序复杂,费工费时,目前从事这一技艺的工匠正日益减少,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的抢救保护工作。


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藏族牛羊毛编织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色达县

  藏族牛羊毛编织技艺是草原特定生态环境的产物,从远古至今,这种技艺及其制品一直伴随着草原牧民,成为其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四川省色达县藏族牧民从日常生活用品到衣着和居住帐篷等,都离不开牛羊毛编织技艺。色达县毛绒织品是以牦牛、绵羊、藏山羊等牛羊毛为原料,应用纺织、擀制工艺加工生产而成的,既保温防潮,又经久耐用,极具青藏高原特色。


毛纺织及擀制技艺·东乡族擀毡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擀毡是东乡族家庭必备的炕上用品。早在元代至元年间,东乡境内已出现了擀毡工艺,它是由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从中亚传入的。历史上这一技艺在整个自治县境内均有流传,而以龙泉、董岭等乡最为突出。

擀毡是东乡族的传统工艺,其工序包括选毛、弹松、成形、洗毡等。毛毡的种类有春毛毡、沙毡(山羊毛制成)、秋毛毡和绵毡等,其中以秋毛毡和绵毡为佳。毛毡按大小规格通常可分为四六毡(宽4尺、长6尺)、五七毡、单人毡、礼拜毡等,按颜色则可分为白毡、花毡、红毡、瓦青毡(黑白羊毛混合制成)等。此外,毛毡还可以制成毡帽、毡鞋、毡鞍鞯(垫马鞍用)等。东乡毛毡以柔软、舒适、匀称、洁净、美观大方、经久耐用而驰誉西北,深受各族人民及牧区群众的喜爱。正因如此,它在当地成为姑娘出嫁时重要的陪嫁品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制毡工艺受到现代纺织技术的冲击,几近失传,擀毡技艺后继乏人,急需保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