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咸丰县
吊脚楼是土家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传统民居。湖北省咸丰县是武陵土家族地区现存吊脚楼实体最多、建造技艺传承最好的县。
咸丰有着吊脚楼建造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技艺。从选择屋基、备料、立屋,一直到装饰完毕,都有完备的程序和不同的技法。特别是“高杆”定位的发明,“穿斗式”房屋构架,“冲天炮”立柱的建造,十分巧妙地解决了线面、角度、承重等建筑中空修造的吊脚楼,解放了地面,克服了山地民居建造与狭窄空间地貌的突出矛盾;“翘角挑”的采檐,“龛子”(走廊)的配置,则使吊脚楼的外观形式产生根本变化,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烙印;而“看风水”、“拜山神”、“祭鲁”、“砍梁木”、“说福事”等众多民俗事项在吊脚楼建造中的大量出现,充分展示了土家族浓郁的乡风民俗;还有廓栏、门窗、柱础、挑方上的花纹图案,无不生动彰显着咸丰土家族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
咸丰吊脚楼建造技艺是随土家族的历史发展逐步丰富并成熟的,见证了土家族的发展历史,凝聚着土家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它是十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理应得到有效保护和良好传承。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永顺县
湖南省永顺县土家族吊脚楼(又称“转角楼”)建造技艺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被专家学者称为古建筑的“活化石”。
转角楼的建造,源于春秋战国,兴盛于唐宋,彭氏政权统治湘西后,转角楼开始全面发展。清雍正年间解除梁柱、盖瓦之禁,转角楼又广泛流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居住条件有较大发展,转角楼的建造技艺达到顶峰。但是,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转角楼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取代,传承区域及传承人严重萎缩,目前,这一传统建筑仅分布在永顺县泽家、石堤、车坪、颗砂、芙蓉等少数乡镇,传承人减少且后继乏人,传承活动难以为继。
转角楼的建造技艺工序很多,主要有:备料、加工、排扇、上梁。土家族转角楼多为木质结构,干栏式建筑,飞檐翘角,四面均有走廊,悬出的木质栏杆上雕有万字格、亚字格、四方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六棱形、四方形,底部雕刻有绣球、金瓜等各种图案;窗棂刻有双凤朝阳、喜鹊嗓枝、狮子滚绣球以及牡丹、菊花等各种花草,古朴雅秀,美观实用,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手工技艺的特色。
转角楼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单吊式转角楼、双吊式转角楼、四合水式转角楼等,具有无坎不成楼、无瓜不成趣、不转不成楼等建筑特征。结构独特,形式活泼,是集建筑、绘画和雕刻等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民间艺术结晶,也是中国建筑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系流传于重庆主城以及部分区县的传统建筑技艺。它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多数修建于南宋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吊脚楼因地制宜而建,以房屋撑柱悬空不落地为主要特征。吊脚楼立于平地,吊脚半边楼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后半边靠岩着地,前半边以木柱支撑,楼屋用当地盛产的木材建成。坡面开成上下两级屋基,下级竖较长柱,上级竖较短柱,使前面半间楼板与后面半间地面平行,形成半边楼。木柱木墙木楼板,楼皆建于数米高的石保坎上,房架高6—7米。每排柱的最外一根自上而下截齐上屋基处,形成吊脚柱,“吊脚楼”因此得名。
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吊脚楼分布十分广泛,特别是在七曜山区、方斗山区和河谷老街最为典型,当地又称之为“干栏”、“千柱落地式”或“转角楼”。它是民族建筑工艺的奇葩,是优秀的土家民族文化遗产。土家族吊脚楼营造工艺科学、构思巧妙、布局合理。营造时充分利用当地石、木材料,飞檐翘角,穿枓勾心,牢固防震。土家族木匠用他们的智慧,利用手中的斧子、锯子、墨斗和凿子等工具,精心打造,将分散的木柱、木方和木板组合为牢固的楼屋。吊脚楼有堂屋、厢房或地正屋、厨房和火塘,楼上是住房,吊脚柱下边是圈舍和柴房。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居住理念的改变,以及重庆地区旧城改造,重庆吊脚楼建筑技艺文化的延续和实物保护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