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万载开口傩、仡佬族傩戏、鹤峰傩戏、恩施傩戏)

2013-12-09 0 反馈

傩戏.jpg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戏曲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起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的艺术因素,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清代康熙年间,傩戏在湘西出现,随即由沅水进入长江,迅速传播开来,与各地的民间艺术相融汇,形成多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像湖南、湖北(主要流行于鹤峰和恩施地区)的傩堂戏就是吸收花鼓戏表演技巧而形成的。

 

傩戏·万载开口傩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万载县

    万载傩戏又称“跳魈”,流传于江西省万载县乡间和邻县。它大约诞生于元末明初,是当地民间驱鬼逐疫、祈福求平安的一种民俗活动。整个仪式中,当地民众奉唐末五代的“杨吴将军欧阳晃”为傩坛主神。到1940年,万载全县已有傩队17支,傩神庙9座,其中最早的潭埠镇沙江桥傩庙始建于明代初年。

    万载傩戏分“开口傩”和“闭口傩”两类,开口傩有《关王下笺》、《开山》、《关鲍大战》等7个表演剧目,有生、旦、净、丑的脚色分工,演出动作古朴粗犷,唱、念、做、打齐全。万载傩戏在赣傩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傩文化的载体,在傩舞发展和傩戏形成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傩戏·仡佬族傩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仡佬族傩戏至迟在元明时期传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由此开始在当地流传。它以巫为内核,与贵州地域文化和仡佬族文化合流,形成佛巫或道巫、清巫、儒巫合一的特殊坛门形式。目前在道真从事傩仪活动的有五十多个坛班、六百三十多人。

    道真仡佬傩戏以祈福迎祥为目的,由民间称为“道士先生”的艺人组班表演,它有冲傩、打保福、阳戏、梓潼戏等一百三十余种表现形式,演出时以锣、鼓、钹、唢呐等乐器伴奏,有歌有舞,或说或唱,庄谐交作,文武并重,山王、秦童等角色表演时需戴上特制的傩面具。参与表演者一二人至十余人不等,时间一两个小时至几天几夜不等,内容因信众目的与坛门派别而异,整个演出过程呈现出娱神和娱人结合、祭祀与艺术交融的特征。目前道真仡佬族傩戏记录成文的约有八百余万字,据初步估计,全部傩戏加以演示约需两个月。

    仡佬族傩戏是仡佬族文化与贵州巫傩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宗教、历史、民俗、音乐、文学、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傩戏·鹤峰傩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鹤峰县

    湖北省鹤峰县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傩戏出现在明代天启年间,容美土司田信夫在《澧阳口号》中写出了当时傩戏在鹤峰盛行的情景:“山鬼参差迭歌里,家家罗帮载身魔。夜深响彻呜呜号,争说邻家唱大傩。”

    鹤峰傩戏班称“坛”,班主则称“掌坛师”,一个傩坛8人至10人不等。新中国成立前鹤峰约有25个傩坛,分布在走马、白果、锁坪、南北、阳河、铁炉、马家、五里、桃山、六峰、清湖、下坪、北佳、中营、邬阳等乡镇。目前燕子乡的清湖村、铁炉乡的江口村还有两支完整的傩坛队伍常年演出傩戏,入坛者中不乏当地青年。除此两处以外,其他地方亦有零散的傩戏艺人在活动。鹤峰傩戏有一套完整的祭仪,由“发功曹”、“白旗扫台”、“请神”、“修造”、“开山”、“打路”、“扎寨”、“迎神”、“窖茶”、“开洞”、“戏猪”、“出土地”、“点猖”、“发猖”、“报卦”、“收兵”、“扫台”、“邀罡”、“祭将”、“操兵”、“立标”、“勾愿”、“撤寨”、“送神”等表演环节构成,号称“二十四戏”,亦称“二十四堂法事”。简化的祭仪也仍有“发功曹”、“白旗扫台”、“扎寨”、“迎神”、“开山”、“出土地”、“祭将”、“立标勾愿”八个环节,称为“正八出”。

 

傩戏·恩施傩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恩施市

    湖北省恩施市流传的傩戏由“傩愿戏”和“坛傩”两个部分组成。傩愿戏现存于红土乡的漆树坪村和大河沟村,由湖南经湖北鹤峰县传入,有三百二十余年的历史;坛傩现存于三岔乡,它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恩施谭姓、杨姓等人家祭祖的“弘农堂”,至今还保留有交牲、开坛、请水等25坛完整的法事。恩施傩戏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傩面具制作成就尤为突出,现为湖北独有,近百个面具每个都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密切相关。

    目前恩施傩戏尚保留着一批古老的剧目,如《鲍家庄》(关索戏)等,每年都会在当地及鹤峰县、宣恩县、建始县等地演出四五十场。红土傩愿戏“戏中有祭”,山岔坛傩“祭中有戏”,都包含着典型的古老祭仪。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