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威县乱弹)

2013-12-09 0 反馈

乱弹.jpg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威县

乱弹是清代康熙末年兴起的地方声腔剧种,至嘉庆、道光时已形成独特的风格。京徽合流以后,乱弹脱颖而出,自立门户。威县乱弹是一个多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河北省威县一带,其声腔包括乱弹腔、昆腔、扬州乱弹、高腔、罗罗、唢呐二黄和杂腔小调等。

威县乱弹以板腔体的“乱弹腔”为主要唱腔,有明显的俗曲痕迹,演唱上近似丝弦腔,但较丝弦腔更为浑厚、粗犷。演唱时男女腔均以本字咬音,假嗓拖腔。其主要板式包括一鼓头二鼓头慢板流水板等,唱词为上下句结构,一般采用七字和十字句式,昆腔唱词则采用长短句式。乱弹曲牌流传至今尚有一百多支,其中“混牌子”一般都有唱词和锣经,“清牌子”分大唢呐曲牌、笛子曲牌和海笛曲牌三部分。威县乱弹的音乐采用“纯律”,唱腔与伴奏采用“支声复调”的多声部音乐表现形式,每个声部在整体制约下独自运行,形成独特而微妙的旋律对比效果,这在中国戏曲声腔中是独一无二的。其锣鼓经也十分丰富,仅开场锣鼓就达9种之多。

威县乱弹保留了南曲以檀板司节奏的习惯,以唢呐等吹奏乐器伴奏,具有民间吹鼓乐的特点,音繁节促,红火热闹。传统文场伴奏乐器为唢呐两支、七孔笛一支、小方笙两攒。生脚多用唢呐、笙伴奏,旦脚多用笛子、笙伴奏,文角多用笛子、笙伴奏,武角多用唢呐、笙伴奏。

威县乱弹脚色体制规范,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表演浑朴古拙、粗犷热烈,注重唱、做、念、打。老生、胡子生为生行之首,重头戏较多。武戏讲究把子,成套把子达三十多种。

威县乱弹剧目丰富,约有三百多种,《临潼关》、《广武山》等是其中代表性的作品。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