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坪曲子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九寨沟县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原为南坪县,这里是汉、藏、羌、回多民族杂居区,东北部与甘肃毗连。据史料记载,清代雍正年间,大批陕甘移民迁入南坪,陕甘文化、巴蜀文化及各民族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南坪曲子。
南坪曲子以当地汉语方言演唱,表演时基本采用弹唱的形式,主要以南坪琵琶伴奏,也常配以瓷碟、碰铃等打击乐器。
南坪曲子按其曲调结构和演唱风格可分为“花曲子”和“背工曲子”两部分,其中“花曲子”为短小精练的抒情性民歌,代表性作品有《采花》等。其结构多采用分节歌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齐唱等表现方式。它有“高腔”和“平调”两种演唱方法,“高腔”多用于男声,“平调”则男女皆可。“花曲子”节奏规整而又丰富多变,既有南方小调的平稳,又有北方小曲的活跃和跳荡,旋律酣畅流利,多为五声性,表现力很强。
“背工曲子”主要是演唱短、中篇故事的叙事性民歌,它有单曲体和联曲体两种结构。联曲方式有以某一曲牌作首尾,中间插入其他曲牌的,也有用不同曲牌联缀的。唱词多为长短句,文体包括叙事和叙事、代言结合两种类型。“背工曲子”的歌唱形式相对单一,仅有独唱和齐唱两种方式,演唱时男声均采用“高腔”。唱词吐字较重,节拍不甚规整,音域宽广,旋律跳动幅度大,带有很强的陈述性。其代表性作品有《盼红军》。
南坪曲子内容广泛,有爱情、农耕、历史传说等多种题材,在九寨沟历史文化、社会状况等方面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由于南坪曲子演唱难度较大,目前能比较完整地掌握其曲目和歌唱技巧的已不足三人,亟待采取保护措施。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