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剧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姚剧.jpg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余姚市

姚剧诞生于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发祥地浙江省余姚市,流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姚剧属滩簧类吴语剧种,其前身为“余姚滩簧”,又称“鹦哥戏”或“秧歌戏”,系由余姚当地的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发展而来,至今已有两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姚剧传统剧目丰富,贴近民众心理,现存《打窗楼》、《秋香送茶》等72种,多为反映平民生活、男女爱情的“对子戏”、“三小戏”和多角“同场戏”。其表演质朴自然,带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不受戏曲程式束缚,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真情实感的体现,唱、念、表演之中透出幽默诙谐的情趣。姚剧较早采用男女合演的表现形式,生、旦同宫异腔。其唱腔音乐富于民间艺术风味,以节奏明快、活泼流畅见长,主要包括“平四”、“紧板”两种基本调和数十种辅助性的小调杂曲。两种基本调兼具抒情和叙事功能,既能独立运用,又能相互转换。

姚剧群众基础深厚,为浙东广大农村观众所喜闻乐见。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它深刻影响了绍兴滩簧、桐乡花鼓戏、小歌班(越剧前身)等地方戏曲剧种,有力推动了这些剧种的发展。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