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搓蹉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搓蹉汉语意为“跳舞”,是普米族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的通甸、河西、啦井、金顶及磴等乡镇普米族聚居的村寨。由于搓蹉以四弦的“比柏”伴奏,以羊皮鼓击节,因此又被称为“四弦舞”、“羊皮舞”。
搓磋源于普米族传说,据说很久以前,一位英俊的普米族小伙子,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与仙女相会,第二天清晨仙女飘然而逝,小伙子为了纪念心中的仙女,便创作了一套搓磋舞。搓磋舞有很多形式,比如碗筷舞和撞胯舞。在碗筷的伴奏下,彼此有意的男女会用撞胯的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爱意。
普米族搓蹉保留了古代艺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点,活动时人们围成一圈或数圈,在四弦和羊皮包所奏音乐的引导下欢快起舞。舞蹈中舞步变化丰富,舞者在舞曲变换的空当放声歌唱,一领众和,张弛结合。普米族搓蹉分为开放式搓蹉和封闭式搓蹉两个类型,其中开放式搓蹉属自娱性舞蹈,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成为普米族民众日常自娱自乐的重要形式,也成为普米族交际、喜庆之类大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普米族搓蹉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参加者可随时介入舞蹈。舞者可以先后起步,也可以部分人舞蹈,部分人边走边唱,唱完后再行起舞。跳舞时,踏跺的力向为纵的关系,跨步的力向为横的关系,退步时前偏,上身和下身方向相反,上前时后仰,上下身方向亦相反。速度一般为中速。速度慢时,舞步轻盈、飘洒,仿佛微风有节奏地牵动着衣裙。速度加快时,舞步粗犷、有力。传袭至今的开放式搓蹉有十二套舞步,其队形包括手牵手的单圆圈、双圆圈和半圆圈几种,一般以逆时针方向跳,也可按顺时针方向跳。围成双圆圈时,同方向和不同方向跳均可。
搓磋舞蹈套名多,队形、舞步变化丰富,有张有弛,不受参与人数的限制,少则几十人参与,多可上万人齐跳,多用于各种自娱、喜庆、健身活动,表达了民族团结和欢乐的情绪,是普米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20世纪80年代起,文艺工作者整理改编的“搓磋”开始在国内外演出,多次获得省、国家级奖励。
目前,传统的普米族搓蹉正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出现生存危机,急需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