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扬琴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四川扬琴.jpg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曲艺团

四川扬琴是重庆、四川的曲艺音乐品种之一,两地拥有共通的曲调音乐体系,但也具有各自的传承发展脉络和腔调特征。

清代以来,南方的弹词类曲艺说唱,与北方的大鼓或鼓书的鼓词形式,同宗分流,皆属于弹词曲艺类型的说唱形式,与重庆、成都本土戏曲民曲相结合而流变产生了四川的“洋琴”说唱音乐。清光绪年间,重庆(又称渝州)属“扬琴”的“州调”派系。重庆《巴县志》有“傅七扬琴”当为“州调”的载文。1937年,重庆为陪都期间,曲艺艺人汇集重庆,“扬琴”班社林立,竞相开场子演出,既营生又争名,扬琴得以革新发展。尤其是与川剧艺人的交流,或者直接用其唱本唱胡琴戏,或者是川剧流落艺人改唱“扬琴”等,茶社酒楼“扬琴”盛行。抗战时期,重庆“民众教育馆”汇聚和影响了大批的曲艺艺人,其中不乏扬琴名家,宣传抗日救国,鼓舞爱国热情。20世纪40年代,重庆有重新扬琴社、蜀雅琴剧社等。50年代开始出名的扬琴艺人遍布市区和郊区。自1951年始,重庆扬琴以及其他曲艺品种和艺人,从“戏曲曲艺艺人学习会”、“曲艺演唱生产组”、“曲艺队”到“重庆市曲艺团”,传承培养了一代代的扬琴传人,继承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曲目和节目。重庆四川扬琴起因有据,传承久远,派系共存,尚有传人。其渊源信史亦在百年以上,迄今,重庆四川扬琴的历史尚在艰难地不断延续。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