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渔歌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临高县
临高渔歌是海南省传统民歌的重要歌种,主要流传在海南省临高地?区。
汉代以来就有来自内地的渔民迁入今之临高县(汉时儋郡属地),以捕鱼为生。宋代临高的渔业已相当发达。渔民习惯住在海边,成年的未婚男女有集中居住的习俗,聚居的地方称为“男子馆”、“女子馆”。天高月明之夜,他(她)们集中到沙滩上斗歌,“渔歌唱晚”的歌声此起彼落。渔民出海,渔歌也随着在海上飘荡。渔场、村场处处都是赛歌场。
临高渔歌是临高渔民生活的写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历史人文、渔乡风光、捕鱼织网、爱情生活、祭祀海上保护神等等,无所不歌。渔歌具有浓郁的“海味”,曲调似大海般辽阔,似浪花般优美。悠扬抒情的“哩哩美调”在渔乡几乎家喻户晓,在省内外也享有盛名。“哩哩美调”经国家教委审定被编入初中音乐教材。
临高渔歌备受文艺家、音乐家的青睐。1962年,我国戏剧大家田汉到临高考察采风,赋诗赞道:“椰子林边几曲歌,文澜江水袅新波。此间亦有刘三妹,唱得临高生产多。”1977年,我国著名作曲家黄准到临高采风,称“临高渔歌‘哩哩美’是中国最好的渔歌之一”。著名作曲家吕远到临高采风,吸收渔歌“哩哩美调”的优美旋律,创作电影插曲《西沙,可爱的家乡》。临高县因渔歌的名牌,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7年11月,在舟山群岛举行的“中国渔歌邀请赛”中荣获一等?奖。
近年来,临高渔歌由于受时尚流行音乐的冲击而出现后继乏人的危机,2008年入选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