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民歌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滁州市
凤阳民歌是流传于安徽省东北部凤阳县特色鲜明的歌种。可分为生活民歌、情歌、时政歌、劳动歌几大类,计有300首之多。尤其以《凤阳花鼓》、《鲜花调》(《茉莉花》)比较有名。
自明朝中叶以后,凤阳民歌除在当地流传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凤阳民歌随着《凤阳花鼓》到处流传,尤以江南、北京、山西为多。20世纪初,凤阳民歌是当时录制唱片的民间艺术之一,有10首之多,风靡一时。其中,以“金嗓子”周璇演唱的《凤阳花鼓》最为著名。1935年,凤阳民歌《新凤阳歌》作为电影《大路》的插曲,由黎莉莉演唱,引起强烈反响。
凤阳民歌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情景为主,如《杨姑娘上吊》、《姑娘吵架》等;情歌的数量最多,也最受民众喜爱,如《打菜苔》、《送郎》、《二姑娘倒贴》等,反映了旧社会青年女子对婚姻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劳动歌是指在生产劳动中唱的歌,有秧歌和号子之分,当地最流行的是打夯歌;时政歌主要反映人民群众对社会事件的认识态度,有歌颂的,也有讽刺的,政治色彩浓厚,如《十杯酒》、《土改歌子》和《打离婚》等。
凤阳民歌的历史价值在于:它以生动朴实的形式内容反映了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境、理想和追求,成为活态的珍贵音乐史资料。自明朝中叶,凤阳民歌随《凤阳花鼓》流传到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