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在东方,《本草纲目》被视为药物学宝典。最早流入日本和朝鲜。之后,越南、印度等国家也相继引进。由于这些国家受中国医学药学影响较大,《本草纲目》是被作为医药书籍流传、翻印、学习、翻译的。在这种学习和翻译的过程中,日本、朝鲜的医药界都受到此著作的巨大影响。

    在日本,《本草纲目》出版不到20年,就已受到朝野重视。日本庆长十二年(1607年),学者林罗山(林道春)从长崎得到《本草纲目》(可能是江西本),将其献与幕府首脑(君主)德川家康。幕府首脑得此书后,异常宝贵,常置幕府座右备查,日人称之为“神君御前本”。后来,日本医药家曲直濑玄朔(号东井)又得《本草纲目》金陵版珍本,1875年由井口直树呈交日本明治政府,至今藏于日本内阁文库。

    在朝鲜,《本草纲目》流传的时间不比日本晚多久。正式见于历史记载是李朝三十八年(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自18世纪20年代以后,《本草纲目》成为朝鲜医药学家的重要参考书。引用和依撒本草纲目》的内容而编撰的朝鲜医药学著作就有《本草精华》,《广济秘方》(李景华),《济众新编》(康命吉),《附方便览》(黄度渊)等。它们都是把《本草纲目》作为药学宝典加以研究的。19世纪朝鲜学者徐有渠大量引用《本草纲目》中的有关资料,编撰了《林园经济十六志》一书,这是一部关于自然经济和博物学的巨著。

    《本草纲目》是通过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和驻华使馆人员传入西方的,比在东方传播的时间要晚一些。它在西方学者心目中的价值,也同在日本、朝鲜有所不同。因为西方医学有着同中医学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西方人那时还对中医中药缺乏正确认识,《本草纲目》没有受到重视。在当时,他们所感兴趣的首先是它在矿物学和植物学方面的广博资料。

    《本草纲目》最初引起西方重视的是其内容中的金石部。1732年,在华的法国传教士范德蒙德从金石部摘译了有关资料,连同部分矿物标本带回法国,经过巴黎科学院院士儒瑟,转交到巴黎自然史博物馆。这份译稿在19世纪末,由法国学者整理题为《中国之石》而发表于《古今之石》一书中。

    欧洲人真正重视《本草纲目》的科学价值是在法国学者、传教士巴多明、汤执中等向法国科学界介绍此书的全部内容之后开始的。其重要标志是1735年《中华帝国全志》的出版。这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情况的巨著,它的第三卷题名节录《本草纲目》。这虽是一个法文节译本,但实际上是欧洲人最初所了解的《本草纲目》的概貌。正是由于此系列书籍的出世,让欧洲人大为惊奇,后来陆续被译成英文、德文、俄文等多种文字被多国收藏。《本草纲目》的内容也日益为更多的外国学者所了解,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深入研究。

    《本草纲目》在欧洲和美洲的广泛传播,对西方科学产生了广泛影响,其领域涉及医药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诸多方面。西方研究者们不禁感叹《本草纲目》的大与全,更惊叹的是,在16世纪的中国,既没有掌握西方科学赖以发达的形式逻辑和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方法,也完全没有接受到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信息,却能做出如此辉煌的成就。难怪著名科技史学家英国李约瑟博士高度称赞李时珍的成就。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医学财富,也是世界医学的宝贵财富。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