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易县摆字龙灯、曲周龙灯、金州龙舞、舞草龙、骆山大龙、兰溪断头龙、大田板灯龙、高龙、汝城香火龙、九龙舞、埔寨火龙、人龙舞、荷塘纱龙、乔林烟花火龙、醉龙、黄龙溪火龙灯舞)

12-09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龙舞.jpg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舞龙灯”,是中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龙舞风格迥然不同。

根据龙的造型来区分,龙舞有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多种形态,龙的形态不同,其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舞龙”、“送龙”等环节组成。龙舞中蕴涵着开拓奋进、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舞·易县摆字龙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易县

河北省易县西陵镇忠义村位于清西陵,它始建于清代雍正元年(1723),原为建造泰妃陵的内务府衙门,辛亥革命后更名为“忠义村”,摆字龙灯即在这里长期流传。易县摆字龙灯系因龙体内置灯并可用龙体摆出各种字形而得名,又因龙体分节而产生“节龙”、“段龙”的别名。据传它原是乾隆年间成立泰妃陵衙门时由承德避暑山庄带来,至今已有二百八十余年历史。

摆字龙灯由13节龙身组成,另加领龙绣球1个。龙身又称“龙节”,外罩绘有龙鳞、龙爪的龙衣。每节龙身长1.2米,直径约0.5米,节中央有一个固定的把手,身内设三环套月式蜡烛签3个。这种蜡烛签设置精巧,舞动时烛火始终朝上,不会熄灭。摆字龙灯由14人表演,引龙人“蜘蛛”在前领舞,另外13人分别举着龙头、龙身、龙尾摆字。表演常在晚上进行,届时先让周围的光线全部暗下来,而后在锣鼓镲铙的伴奏下,一条火龙夭矫起舞,舞龙者不断变换队形摆出汉字,组成“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立(利)见大人”、“正大光明”等吉祥祝福的词句。龙灯队形变化丰富,有龙摆尾、地卧龙、天卧鱼、龙塔垛、跑八字等多种形状。在整个表演中,龙尾可以单独行动,每个字的最后一笔均由龙尾完成,每摆好一字,龙尾都要绕场一周,再到达应在的位置,显示出轻松幽默、灵动活泼的特色。

易县摆字龙灯对于弘扬满族文化传统、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具有推动作用。目前,易县摆字龙灯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加上当地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不强,这一古老的民间龙舞传承困难,濒临失传,亟待抢救保护。


龙舞·曲周龙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曲周县

曲周龙灯起源于宋代,是河北省曲周县独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据传,宋代曲周县十年九涝,禾稼欠收,当地农民贫困交加。为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特地制作了一条体内燃灯的龙,起名“龙灯”,舞动起来以表对龙王的崇仰。其后形成元宵舞龙灯的习俗,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曲周龙灯最初兴起于曲周镇的东街村、南甫村,现已扩展到十个村落,而以东街村的龙灯最为典型。

曲周龙灯造型别具一格,龙头用竹篾编成,威武雄壮,大有雄霸天地、气吞八荒的气概。龙舞表演基本在夜晚进行,龙灯仪仗规模宏大,舞法奇特多变,有盘龙、滚龙、钻龙、跑龙等二十多种表演方式。表演开始,鼓乐手敲锣打鼓,纸糊的鱼、鳖、虾、蟹、河蚌等水族在龙前引领,打开场子。而后十个舞龙人随着鼓点摆开架势,大红蜘蛛上下蹿跳,龙头紧咬蜘蛛不放,龙身一节牵一节划着倒弧舞动起来,场面火爆而热烈。龙灯内点燃的油捻映照着随舞蹈而跳动的鳞片,呈现出或明或暗的效果。持火把人舞动烟火,冒出带着浓重烟雾的火球,给整个表演笼罩上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

曲周龙灯是汉民族龙灯舞的典型代表,其圆身龙灯属于一种独特的创造。目前因经费短缺、制作和演出无保障、后备人才缺乏等缘由,曲周龙灯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亟待抢救。


龙舞·金州龙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金州龙舞又称“西门外龙舞”,流行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地区,至今已传承九代,历史长达一百二十余年。清代光绪七年(1881),毅军提督刘盛休率马步十二营驻防金州,每逢元宵节,均在军营内表演龙舞,但不许外传。光绪十一年(1885)至十三年(1887)铭字军接防,每年灯节依然耍龙。此时百姓可以进到营中与官兵们一起观看,金州西门外园艺村的扎棚匠陈德员和纸匠李田英利用这一机会偷仿了一条龙并逐渐加以改造,由此形成神奇而富有魅力的金州龙舞。

金州龙舞多在农闲、节庆时作助兴之用,动作变化多端,已成为带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表演中,一支舞龙队由两条龙和一个龙珠组成,共19人。舞姿变化多端,花样近40种。伴奏音乐主要运用东北秧歌的曲牌,对乐器、演奏的曲牌没有严格的要求。龙的形象剽悍俊美,具有审美价值;龙的动作的配合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质,并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金州龙舞作为流传于民间久盛不衰的艺术形式,已不再是农民农闲时的消遣,也不单是节日里的助兴节目,而是具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金州龙舞传承困难,目前只有两支龙灯队坚持活动,如不及时加以抢救保护,这一珍贵的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面临消亡危机。


龙舞·舞草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松江区

草龙求雨是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的古老习俗,相传唐代这里曾遇到一场旱灾,八仙中的韩湘子是叶榭镇埝泾村人,为解家乡危难,召来东海青龙普降大雨,使叶榭镇盐铁塘两岸得获甦生。以后乡民每年都以金黄色稻草扎成牛头、虎口、鹿角、蛇身、鹰爪、凤尾的四丈四节草龙,以祈风调雨顺。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草龙舞、滚灯舞、水族舞等民俗舞蹈。

舞草龙是一种群体性的祭祀活动,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三、九月十三当地关帝庙会时举行。活动包括“祷告”、“行云”、“求雨”、“取水”、“降雨”、“滚龙”、“返宫”7个环节,仪式过程中供奉象征韩湘子的“神箫”和“青龙王”牌位,摆上陈稻谷、麦、豆、浜瓜、鲤鱼等供品以表感恩之情。表演中,舞龙的人充分运用手(甩、摆、翻)、眼(望、顾、盼)、身(转、仰、扭)、步(踩、蹲、蹉)四法,全队配合,箫龙合一。演到“降雨”段式时,8名村姑边跳欢快的“丰收舞”步,边将手中盆、桶之水不断泼向观众,称为“泼龙水”,泼到龙水即为吉利,故而观灯者纷纷争着让村姑泼水,将草龙舞推向高潮。

风格古朴的舞草龙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地域风格异常鲜明。直至1950年,叶榭镇还为解除旱情而举行了舞草龙仪式。其后,这一活动随着庙会的式微而长期中断。近年来,舞草龙在叶榭镇有所恢复,但许多技艺都已逐渐失传,亟待抢救保护。


龙舞·骆山大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溧水县

骆山大龙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兴起据说与江苏溧水孔镇骆山村的明代进士杨培庵有关。传说当年杨培庵避雨庙中,偶遇一条受到惩罚的小白龙。他见龙尾已断,心生怜悯,将其携归家乡,从此骆山村便有了舞龙的习俗。骆山大龙仿小白龙扎制,所以龙尾光秃,与众不同。

骆山大龙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年终岁末,家家为孩子赶制绣衣,户户出人出钱参与舞龙。全村如过节一样忙着扎龙、糊灯笼、刺绣、排练,气氛热烈,情绪高昂。舞龙活动一般从头年的腊月二十四开始,至来年正月十八结束。骆山村邻近石臼湖,冬季为枯水季节,宽阔的湖滩就成了舞龙的最好场所。

骆山大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跳珠,由掌珠人在前面引导龙首前行;二、跳龙,掌珠人手持火红龙珠百般挑逗诱引,大龙在掌珠人的引导下,高低起伏跳龙,其阵式有巨龙摆尾、一字长蛇阵、盘旋阵等;三、跳云,由66名8至12岁男童身着彩衣、彩帽、绣鞋,每人分别手持两块绘有云彩的云板,在龙身四周围起的空场中表演,表演分为“图阵”和“字阵”两种。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骆山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舞龙特色。一是龙身巨大,长近百米,头宽2.2米、高2.3米,每节龙身长2.8米,一共24节,号称“江南第一龙”。其与众不同之处是无龙尾。表演环节较多,分工明确,舞起来蜿蜒曲折、上下起伏,无论白天夜晚都要在龙身里点蜡烛,由9人负责换蜡,6人放马蹄炮,18人敲锣打鼓,8人吹唢呐。二是参与者众多,骆山舞龙的表演者达到500人,分别承担掌旗、掌灯、吹喇叭、舞龙、跳珠、跳云等任务。

由于历史原因,骆山大龙活动时常中断,造成几十年舞一回的局面,扎龙技艺失传,给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幸舞蹈花样还有保留。据说20世纪它只在抗战胜利时和80年代进行过一些表演,中间断档很长时间。2005年后骆山大龙重新得到恢复,但仍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整理,实施保护。


龙舞·兰溪断头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兰溪市

断头龙是流传于浙江省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的一种民间龙舞,其起源与一则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密切相关。据说唐代贞观年间连年大旱,龙王为拯救凡间百姓,违背玉帝旨意连降大雨,获罪被斩,身首分离。兰溪百姓感于龙王救命之恩,特制成断头龙,春节期间沿街而舞以示纪念。

断头龙的最大特点是头身分离,整条龙由龙珠、龙头和7节龙身组成。龙头和龙珠可单独表演出多套高难度的技巧动作,龙身每换一个阵图,龙头和龙珠就舞出一个套路。龙头、龙珠和龙身中可燃点红烛,夜间起舞时光影闪烁、色彩斑斓。近百年来,断头龙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双元宝”、“金瓜棚”、“八仙跌”等二十多个套路,后来又出现了“单龙”变“双龙”的尝试。

承载了百姓对龙王恩德的浓厚深情的“断头龙”,舞出了百姓的哀思,舞出了丰收吉祥的祝福,是民族历史积淀的产物。整个舞龙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敏捷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血脉。目前,由于生存发展空间不断缩小,传承日益艰难,兰溪断头龙后继乏人,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龙舞·大田板灯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大田县

大田县地处福建省中部,简称“岩城”,板灯龙在唐末传入这里,长期盛行不衰,一直承沿至今。每年的元宵节,大田人都要在乡村或街巷舞动板灯龙,俗称为“迎龙”。

大田板灯龙系用竹木、灯板、龙纸分节扎制连缀而成,分为龙珠、龙首、龙身、龙尾等几部分。龙头高近三米,龙身短则几百节,长则千余节,最长的有三千多米。每节灯板长约两米,上面钉着两个或三个裱贴透明龙纸的灯座,龙纸上画着鳞纹、花草或写着祈颂语,每个灯座配插一支粗长的龙烛。龙尾的灯板略长,扎有彩饰的尾鳍。灯板前后两端各有一个锄把大小的圆孔,一根尺把长的硬木龙轴从孔中穿过,将各个环节连缀成一条长龙。活动中,由表演者持硬木龙轴,或高举,或低举、侧举,蜿蜒前行。

大田板灯龙是炎黄子孙龙图腾崇拜的具体表现,其制作融绘画、剪纸、书法、雕刻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表演熔体育、杂技、舞蹈为一炉,韵味无穷,具有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目前,大田板灯龙已陷入濒危境地,急需挖掘整理、保护扶持。


龙舞·高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汉阳高龙是湖北特有的一种龙灯艺术,盛行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江堤乡、永丰乡及蔡甸部分地区。它起源于唐代贞观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汉阳高龙采用竖式舞法,与其他各种龙灯均不相同,其扎制、开光及相关的焚烧抢福活动也颇具特色。高龙的龙头高4米多,重40公斤,显得格外高大威猛,舞起来更是气势非凡。高龙舞表演场面宏大,气势壮观,其中舞龙头的动作套路包括叩高龙、扫高龙、举高龙、抖高龙等,表演者口衔齿托,将几十公斤重的高龙舞得飒飒生风,活力四射。

1999年12月,汉阳高龙应邀晋京参加中华舞龙大赛,获得“国安杯”金奖第一名和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第一名。作为中华龙舞的优秀代表,高龙在纸扎工艺、结构和造型等方面显示出华中地区舞龙纸扎工艺的鲜明特征。清末民初以来,经过周氏、李氏等数代民间扎龙、舞龙艺人的传承,汉阳高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扎龙技艺后继乏人,已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濒临灭绝,急需抢救。


龙舞·汝城香火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汝城县

汝城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湘粤赣三省交界之处。据传汝城香火龙最早起源于历史上祀龙止雨和祀龙止水的民俗活动,其形象则主要来自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香火龙以汝城所产稻草、棕叶、竹片、竹竿及特制龙香为主要制作材料,用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制成。

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多在每年的元宵节期间举行,届时人们齐聚空场,在夜色中舞起龙灯,以祈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仪式中,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动作,其中“沉海底”和“吞食”表演技巧上难度较高。引路和尾随的两头狮子,除各自翻滚跳跃的动作外,还做些引龙和随龙“护驾”的动作。香火龙龙头复杂精美,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龙须等,环环紧扣,形成整体。待各部分扎成后,水平方向于龙身两侧插龙香,用细篾片连接形成线,密密匝匝,十分壮美,装上抬杆,煞是好看。

汝城香火龙盛会以城郊乡的益道村、津江村、厚坊村及土桥镇的广安所等一百二十多个村最为热闹,这些村落的香火龙造型精美、气势威猛、香火明丽,招龙仪式气氛热烈,场景壮观,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汝城香火龙及与之相关的招龙仪式集传统工艺、音乐、舞蹈及民俗礼仪于一体,形象地展示出当地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在汝城地域民族来源、民族性格、传统工艺及当地民间音乐、舞蹈、礼仪等的研究中,汝城香火龙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汝城香火龙传承困难,后继乏人,生存出现危机,亟待抢救保护。


龙舞·九龙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平江县

九龙舞发源于湖南省平江县的伍市镇并长期在当地流传,它始于汉代,至唐达于兴盛。相传爱国诗人屈原投江后,每年的端阳节人们都要划起龙舟前来打捞。此事感动了洞庭龙王的9个儿子,9条小龙大闹洞庭,逼着老龙王将屈原遗体送回人间。为纪念九龙的义举,人们模仿其舞姿创造了九龙舞。

平江九龙舞表演套路复杂,包括“九龙戏水”、“八宝笼灯”、“金盆吊水”、“老龙脱壳”、“铁龙关象”等在内的传统套路有26套之多。这些套路排列有序,变幻莫测,9条龙时而相互缠绕,时而组成精美图案,转眼又变化成新的阵式,令人目不暇接。曾有一本规范九龙舞表演套路的《龙谱》在当地姚姓家族内部传承,其范式沿用至今。

九龙舞表演阵容强大,气势磅礴,撼人心魄。表演中9条彩龙配以4面龙旗、4面大堂鼓、4面大铜锣和4把长号,186名舞龙队员头戴龙盔,身着龙服,足穿龙靴,高举“政通人和,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四海升平”的长条幅,威风凛凛。九龙舞从洞庭阵出场,经过“二龙戏珠”、“五龙捧圣”、“七层花楼”、“九龙戏水”、“群龙聚首”、“铁龙关虎”、“老龙脱壳”等环节,最后以“龙归大海”结束。表演所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均由平江民间的铜匠、鼓匠艺人制作,音色浑厚,对比强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旧时白杨村设有“龙会”,铜锣一响,号令全村。每次出龙都要在祠堂设摆香案,燃放鞭炮,以雄鸡祭龙。香案下面摆有一口五担水的大缸,内盛汨罗江畔智峰山中的清泉水。祭龙赞语为四言韵词,祭祀完毕,九条彩龙依次在香案前摇头摆尾而过,然后大吼一声,冲出祠堂。九龙外出后,祠堂内香火不熄,由9位老人轮流值班,日夜祭拜。香案前的神水散予乡民饮用,以祛病消灾。

九龙舞是中国民间艺术一绝,传遍三湘四水。近年来,平江九龙舞艺人日渐老去,生存发展出现困难,前景堪忧,急需加大保护力度。


龙舞·埔寨火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丰顺县

埔寨火龙是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村民闹元宵的传统活动内容,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每逢新春佳节,埔寨镇村民便会出钱出力制作火龙,并于元宵之夜在埔寨的龙身(地名)进行表演,以祈风调雨顺,吉利祥和,年年丰收,岁岁平安。火龙舞动时,居住在周边的数万名群众闻声来观,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民俗传统,世代传沿不绝。

埔寨火龙表演由燃放“禹门”、“烟架”、“火龙”三个部分组成。“禹门”高6米、宽10米,内装各式烟花,用导火线进行连接。“烟架”高达十余米,以木料搭成,上下若干层,每层有着不同的景观,也用导火线进行连接。“火龙”最早以稻草扎结,缚上硫磺、白硝和木炭制成的火药即成,手法十分简单。经过长期不断的实践,埔寨火龙的制作变得日益复杂,它全长可达35米,内装各式烟花、火箭,外部用纸裱面,绘上色彩后显得精致美观,栩栩如生。制成的“火龙”可以张嘴、吐珠、躬身、摇尾、喷火,舞动时能自动点燃和发射各类烟花火药,造成绚丽耀目的景观。“火龙”表演夜晚时在广场举行,由火缆队、喜炮队、龙灯队和鼓乐队共一百多人配合表演。表演者赤膊上阵,高擎龙头,舞动龙身,摆弄龙尾,边舞边发射出各类烟花、火箭,在穿梭的鱼虾映衬下,形成蔚为壮观的宏大场面。

埔寨火龙发展至今,已由原来的丈余发展到三十多米长,烟架也由5架、7架发展到现在的13架,高15米。其中失传六十多年的“禹门”经重新挖掘后发展为民间艺术。近年来,埔寨火龙后继乏人,面临生存危机,亟待保护传承。


龙舞·人龙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佛山市

人龙舞是流传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光华村的一种传统民间广场舞蹈。岭南水乡光华村是著名的南派武术之乡,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清代中叶,人龙舞已在光华村兴起。道光十年(1830),光华村人梁耀枢高中状元,村中的武林高手自动发起180人表演舞人龙活动,迎接状元荣归故里,一时轰动全村。自此,光华村每逢喜庆节日都会表演人龙舞助兴,世代沿袭,承传至今。

人龙舞表演时,数十人至百余人组成长达数十米的龙形。整个人龙分为龙趸(龙的底部)和龙面(龙身)两部分,担任龙趸者须体魄强健,能用肩部和腰部承托龙身。担任龙身者骑坐在龙趸肩膀上,身体后仰躺在后一龙趸的肩膀上,双手挥动红色绸带作龙爪。龙头由3人组成,一人双手持龙角骑坐在龙趸肩上,另一人双脚紧夹龙趸腰部,上身悬空向前伸出作龙舌。龙尾亦由3人组成,一人双手合掌高举作龙尾,或持龙尾道具骑坐在前一龙趸肩膀上后仰,由最后的龙趸用头部顶着其背部。人龙舞队服饰整齐,随锣鼓起舞,呈示出阳刚大气的面貌。

人龙舞保留了古百越族龙图腾信仰的遗风,展现出南国水乡龙文化的精髓。它将民间舞蹈因素融入南派武术,被媒体誉为“中华一绝,别无他龙”。近年来,人龙舞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发展传承面临重重危机,亟待保护扶持。


龙舞·荷塘纱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江门市

蓬江区荷塘镇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东北部,是西江主航道下游的江心岛。这里常住人口四万三千多人,分散在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近四万人。荷塘纱龙即起源于荷塘镇的篁湾村,明代篁湾举人李唐佐在本地草扎游龙的基础上模仿四川彩龙扎成纱龙灯,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改进,一直传承至今。

荷塘纱龙全长五十多米,以竹篾、木板等材料做骨架,纱布做龙衣,彩色布贴做龙鳞,头、身、尾以四条粗绳连接。制作时一般先扎龙头,再扎龙尾、龙珠、鲤鱼、龙身,最后上龙布。夜晚舞龙时,还要在龙体内装上特制的防风防滴蜡烛。荷塘纱龙材质优良,工艺细巧,形神兼备。龙舞有平面式和立体式两种套路,平面式套路采取行进路线的姿势,立体式套路采用技巧性龙舞造型。整套纱龙舞表演约需一个多小时,共有二十余种舞步,花式纷呈,高难动作频见,反复舞动,龙体内蜡烛始终不灭。舞龙者每轮26人,接力交替时龙舞不停歇、不乱阵,堪称绝技。

荷塘纱龙具有很强的广东地方特色,是增进社会和谐、加强海外侨胞文化认同感的重要纽带。近年来,荷塘纱龙日趋衰落,传承不力,急需保护。


龙舞·乔林烟花火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揭阳市

乔林乡位于广东省揭阳市区西部,地当岐山之阳、榕江之滨。俗称“烧龙”的乔林烟花火龙是揭阳最隆重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它始兴于明代,在磐溪都古乔(今揭阳市东山区磐东镇乔东村、乔西村和乔南村)传承不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在潮汕民间,人们以烟花火龙表演来祈求平安兴旺、吉祥如意。在历代艺人的发展加工和民众的参与下,乔林烟花火龙融舞蹈、服饰、潮州音乐、武术于一体,表演风格刚强威猛,语言动作洒脱干练,呈现出独特的潮汕民间艺术特征。一条龙需三十多位青年组成队伍表演,舞动中有许多花样套式。表演中,掌珠人在前面引导龙首前行,龙身、龙头、龙尾均火花四溅,十分壮观,曲折蜿蜒,高低起伏,时而盘龙,时而腾云驾雾。

乔林烟花火龙反映了当地人民刚强勇敢、百折不挠的品格,且到达较高的艺术水准,具有舞蹈学、民俗学、潮汕音乐等方面的研究价值。近年来,乔林烟花火龙的生存出现危机,亟待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强抢救保护措施。


龙舞·醉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中山市

醉龙是古代广东中山民间特有的一种舞蹈,它起源于宋,盛于明清,原为自发的即兴跳神舞蹈,后发展成道具舞蹈,每年在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后举行的巡游活动中表演。醉龙源于中山西区的长洲村,并从长洲辐射到石岐张溪、沙溪、大涌、火炬开发区濠头等地。除此以外,它还经由早年从长洲等地移民澳门的中山籍邑民传到澳门。

醉龙表演包括拜祀、插金花、请龙、三拜九叩、喝酒、席间舞龙、灌酒和巡游等内容。表演过程中,舞龙者需先被灌入足量的酒,然后带醉而舞。稍稍清醒,持酒埕者必从旁强灌,务使之进入沉醉状态。表演队伍除了龙头、龙尾有倒酒人,每条龙需“喝”两瓶酒,舞龙者喝至似醉非醉,口喷啤酒,手抱龙头,醉步起舞,热闹开幕。似醉非醉的舞步看似踉跄,实则精彩。原先舞醉龙者在拜祀过程中随意舞动龙头、龙尾,称为“转龙”,后发展成一种民间舞蹈。

醉龙融会了武术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自古以来深受中山当地群众欢迎,影响及于周边地区,堪称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瑰宝。目前,醉龙的主要传承人年事已高,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濒临灭绝,亟待保护。


龙舞·黄龙溪火龙灯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双流县双流县

黄龙溪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川西水上古镇,火龙灯舞是这里最驰名也最具民间韵味的一项传统群众文化活动。它起源于南宋,当地先民根据主宰光明与黑暗的“烛龙”、主管风雨的“应龙”及“龙生九子”等相关的神话传说,融合蛇身、鹿角、虎眼、牛耳、象腿、马鬃、鱼鳞、兽须,创造了火龙灯舞这一优秀的民间表演艺术。

火龙灯舞历史悠久,流传广泛,黄龙溪每遇年节和典礼盛会都要照惯例舞起火龙灯。为了使火龙表演更加神奇,人们研制出热量较小而火花艳丽的独特火药,舞龙时喷射出来,绚丽异常。黄龙溪火龙表演时,宫灯、排灯、牌灯在前开道,龙身随着龙头起伏摆动,在伴奏的乐声中做出各种飞舞的姿态,烧花人对准队伍进行烧花表演,场面十分热闹。

黄龙溪火龙灯融龙、灯、舞、火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川西地方特色。它展示了川西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黄龙溪火龙灯舞面临生存危机,急需抢救。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