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笙管乐(白庙村音乐会、雄县古乐、小冯村音乐会、张庄音乐会、军卢村音乐会、东张务音乐会、南响口梵呗音乐会、里东庄音乐老会、辛安庄民间音乐会、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东韩村拾幡古乐、子位吹歌)

2013-12-09 0 反馈

冀中笙管乐.jpg

冀中笙管乐流传于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以北的近三十个县市,是冀中平原一带特有的一个鼓吹乐品种,民间俗称“音乐会”,因主要用管子领奏、用笙等合奏,又称“笙管乐”。除笙、管、笛等吹奏乐器外,冀中笙管乐使用的乐器还有云锣、鼓、铙、钹、铛铛等击奏乐器。笙管乐的乐曲分套曲、小曲及独立成套的打击乐三类,其中套曲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是整个演奏曲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冀中笙管乐遍布整个冀中平原,这一地域内的农民以村为单位借乐结会,在本地的祭祀、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演奏,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世代传承。

  

冀中笙管乐·白庙村音乐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大兴区

白庙村音乐会流传于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白庙村,以小型乐队形式演奏,属于僧传笙管乐,它与北京潭柘寺的渊源极深。相传明代末年,潭柘寺僧人将寺中乐曲传到白庙,其后又在传承中不断改进,融入道家音乐及民间音乐的成分,从而使白庙村音乐会具有了北京禅乐和民间鼓吹乐的特点。 

白庙村音乐会所用乐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吹奏乐器,主要有笙、管、笛等;一类是击奏乐器(一律称为“法器”),主要有锣、鼓、铙、钹等。白庙村原藏有古乐谱,内收乐曲一百多首,皆采用中国古老的工尺谱方式记谱。“文革”时期乐谱全部被烧毁,目前仅存有《玉芙蓉》、《翠竹帘》等七十余曲的曲谱,系1985年后由老艺人根据记忆整理而得。

目前白庙音乐会乐队由15人组成,一般由9人或11人表演,管子领头,用小镲控制速度。表演时分前后两场依次坐定,前场由小镲开场,鼓、锣等打击乐器 演奏,后场由笙、管子、横笛等乐器演奏,前后两场交替进行,依次循环,直至曲目演奏结束。

白庙音乐会吸收了禅乐和民间音乐的精华,既有清虚的宗教色彩,又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风格庄严肃穆、豪放高亢。在乡村社会的相关仪式中,白庙音乐会已成为地方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白庙村音乐会乐器破损严重,人员青黄不接,技艺濒临失传,亟待抢救。


冀中笙管乐·雄县古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雄县

雄县古乐属于民间鼓吹乐的北乐支系,它起于宋元,盛于明清,与宫廷音乐有着极深的渊源。目前仍活跃在民间的雄县古乐有亚古城、开口、赵岗、杜庄四家音乐会,这些音乐会与佛道等宗教信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直是雄县人民祝福迎祥、消遣娱乐不可或缺的重要艺术形式。

亚古城音乐会曲目文字古朴,曲意典雅,蕴喜含悲,别具特色。其中文场套曲包括《孔子探颜回》、《普坛咒》等曲目,开堂曲包括《小花园》、《大走马》等反调,散曲包括《挑袍》、《讨军令》、《四季》等曲;武场从开堂钹始,共七节,后钹头收,高亢激昂,令人耳目一新。开口音乐会是文武乐兼备的道传北乐,当地现存工尺谱集一部,其中有包括《骂玉郎》、《回雪》、《孔子探颜回》等在内的大套曲五部,小曲八十余首,会论一部,河西钹一部。赵岗音乐会为北乐,保存古乐曲二十多首,套曲二套,打击乐五套,按种类分有佛教曲、道教曲、民俗曲等。杜庄音乐会是典型 的北乐派系民间鼓吹乐,所奏曲目均为古曲,既可坐棚吹奏,亦可在行进中演出。

雄县古乐以民间音乐会为载体,自发组织,世代传承。音乐会曲目均以工尺记谱,乐队中文乐以管(大管、小管)为领奏乐器,辅以笙、笛、云锣,所奏曲目庄严肃穆。武乐以大镲、铙、钹、鼓为主,其中的河西钹气势雄伟,令人振奋。

雄县古乐的演奏曲目均是历经沧桑的古曲,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民族音乐的原貌,为中国古典音乐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目前,由于受西方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雄县古乐人员老化,生存困难,亟待保护。


冀中笙管乐·小冯村音乐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固安县

流传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渠沟乡的小冯村音乐会是用于祭祀和丧礼仪式的一种乡俗雅乐,它创始于明代洪武年间,因是道家所传,俗称为“道乐”。小冯村音乐会吹奏谱使用“四一上尺工六五凡合乙”十个音符,同时采用平仄变声和阴阳变调技法及变化莫测的“那口”垫音,使音乐更加悠扬动听、卓尔不俗。 

小冯村音乐会采用大工调(降 b 调)演奏,其乐曲由传统曲牌和自身独有的曲目两大部分组成,涉及祭祀礼仪、道场规范、故事传说、封建宗法、军政事务、自然生态、节令、动物、景致及人物事迹等多方面的内容,目今尚有9支套曲、6支大板曲和三十多支小曲存世。音乐会使用的乐器包括小管、笙、笛子、引铃、云锣、木鱼、小镲等,另外还使用鼓、铛子、大镲、大铙、小铙等打击乐器,整个演奏阵容由八支管、八支笛、八攒笙、两架云锣、一只木鱼、一副引铃加全套打击乐器组 成,共有三十多人参加演奏,具有阵容庞大、气势磅礴的艺术特点。小冯村音乐会的代表性乐曲有套曲《颜回》、《小花园》、《骂玉郎》等。

小冯村音乐会以特有的方式在民间传承延续,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为民俗学、民族音乐学及音乐史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材料。如今,传统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逐渐发生变异,在此环境背景下,小冯村音乐会的生存发展及传承情况不容乐观,需要有关方面认真制订措施加以保护扶植。


冀中笙管乐·张庄音乐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霸州市

流传在河北省霸州市信安镇张庄的音乐会俗称为“老道经”,属于正一派道传音乐。资料显示,清代乾隆晚期,张庄音乐会即已呈现纯正道传音乐的面貌。张庄村关帝庙最后一位传乐道士李都岐现已八十多岁,尚能吹奏大引子正调、小引子正调、小凡背调等。在当地,每年逢到正月十五放灯、二月十九南海大士寿辰、七月十五放荷灯和九月十五供火神,音乐会都会开坛演奏。

张庄音乐会所用笛为 e 调,曲调节奏进行稍快。演奏时,乐手可多可少,一般分两个队列,专门念唱经的“高公”居于两队队尾中间。平日音乐会主要在丧事等民俗活动中演奏,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演奏相应的曲目,如“取水”时奏《取水小赞》,“观灯”时奏《金然神灯》。张庄音乐会所用乐器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以旋律乐器为主,包括小管、笛、笙、云锣等;武场以打击乐器为主,包 括鼓(手鼓)、钹、铙、小镲(小板)等。音乐会原有4本工尺曲谱,现仅存1本,系清代重抄本,内收145支曲牌和5支残曲,在传统音乐研究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张庄音乐会的代表性乐曲包括《玉宝毒》、《二节》、《琥珀苗儿》等。

张庄音乐会自创立以来,从未受过其他音乐形式的影响,一直完整保持着原初的形态,是研究我国古代民间道教音乐的重要参照和资料。它立足当地,为乡里民俗服务,强化了张庄地区朴实淳厚的民风,充分凸显出音乐的教化功能。当前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少,音乐会的生存空间正日益缩小。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辞世,张庄音乐会演奏技巧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冀中笙管乐·军卢村音乐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

军卢村隶属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杨税务乡,这里的音乐传统历史悠久,早在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之前,村中就有名为音乐会的民间乐队组织形式,长期活跃在当地群众中。义和团大师兄冯兆来善吹管子,是军卢村音乐会的主要成员。义和团在军卢村三关庙前设坛举义之后,音乐会全体成员 都参加了义和团。冯兆来认为,义和团应该文武兼备,以武杀敌,以文鼓舞将士们的斗志。基于这种设想,他扩大了音乐会的规模,将之变成为军卢村义和团的“军乐队”,根据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对原有曲目进行选择加工和改编,使之为义和团的需要服务。

军卢村音乐会有文、武场之分,演奏者通常为10人,文、武场各5人。文场乐器由一根管子、一支笛子、一架云锣和两攒笙组成,武场乐器由一副钹、一副小镲、一架堂鼓或扁鼓及两副铙组成。

军卢村音乐会以往演奏的曲目很多,其中不少现在已经失传。当年冯兆来留下的乐谱在“文革”中被烧毁,现经老乐师回忆并整理成工尺谱传承下来的有《堂头令》、《望江南》、《浪淘沙》、《三教》、《斗鹌鹑》、《挂金锁》、《柳含烟》、《刀兵祭》、《翠竹帘》、《巧跳神》、《淘金令》、《倒提金灯》、《跌落金钱》、《三支箭》等三十余首。

军卢村音乐会源于民间,又与当地民众的斗争生活紧密相连,显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及地域特征,在义和团运动及相关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目前音乐会的传承状况很不理想,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亟待抢救保护。


冀中笙管乐·东张务音乐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

东张务村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落垡镇,流传在这个村的音乐会属于禅宗临济派与曹洞派并传的佛教音乐,系清末由寺院传入民间。东张务音乐会的曲目十分丰富,其中最主要的是《三皈赞》、《普庵咒》、《往生咒》等佛教名曲。在义和团运动中,东张务村于1900年设立坛口,音乐会也投身参与,并在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乐师们创作出《上马台》、《鹅浪子》、《扑蚂蚱》、《哭黄天》等一些与当时形势相适应的乐曲,以配合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东张务音乐会的乐师们曾经演奏着音乐参加了落垡阻击战,使古老的佛教音乐作为义和团的军乐,融入到抗击侵略者的战斗中,谱写了一曲中国农民自发组织的用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抗击外来侵略的慷慨悲歌。

东张务义和团音乐会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为缅怀先烈,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义和团音乐会把这些音乐完善地保存下来,在节日和农闲时候演奏。

东张务义和团音乐会现有成员二十余人,各种乐器齐全,可以熟练演奏三十多首乐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会出现设备陈旧、后继乏人的现象,需要加以保护传承。 

 

冀中笙管乐·南响口梵呗音乐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

流传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落垡镇的南响口梵呗佛教音乐,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成祖以前,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先后传承二十四代。1950年当地寺庙拆除时,梵呗音乐已传到“沙”字辈。

南响口梵呗音乐会的乐队有固定编制,五吹四打一圆帽共10名乐手为满班,只有五吹或四打则为半班。五吹为文乐,其中包括吹笙乐师2名、吹笛乐师1名、吹管子乐师1名、打云锣乐师1名。云锣是打击乐器而非吹管乐器,所以五吹实际只有四吹。四打为武乐,其中包括打铙乐师1名、击钹乐师1名、敲歌子(小钹)乐师1名、鼓手1名。除五吹四打外,还有圆帽,只在诵经、参灵、拜佛时随班演奏。梵呗音乐会的演奏一般采用正调、背调、皆止调、小工调四种宫调,此外还有一种越调。念曲时常会出现借字现象,这是构成南响口梵呗音乐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南响口音乐会主要在寺庙诵经、散灯坑儿、迎会、庙会表演及民间丧事等场合演奏,丧事从棚是它主要的活动形式,其演奏形式也因场地、场合的不同而分为走街和坐吹两种。南响口梵呗音乐会代表性的乐曲则包括《柳含烟》、《出坛记》、《玉芙蓉》?等。

南响口梵呗音乐会历经数百年传承,始终保留着传统音乐的诸多特征,是民俗学和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宝贵材料。目前在外来文化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一古老民间音乐的发展传承已举步维艰,急需抢救保护。


冀中笙管乐·里东庄音乐老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文安县

里东庄音乐老会流传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里东庄村,它源自明代寺庙音乐,嘉靖年间里东庄村观音庙住持和尚将佛门音乐传授给村人,其后一直在村中传承不绝,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 

音乐会演奏时乐手们围长桌而坐,持管者居中,单独演奏打击乐器。合奏时鼓在中间,钹、铙及铛子、小镲演奏者分坐在鼓手两侧。演奏《琵琶令》、《辞曹》等翻调(也称“背调”)曲时,变调基本上不改换乐器,这种背调在河北省是少有的。音乐会的乐队编制自清朝中后期以来即不固定,一般包括管2支、笛1支、笙至少10攒、支锣1架、小镲1副及鼓、钹、铙、镲、铛子等。以笙管乐器为首带领乐队演奏,笙的数量不限。管在乐器中为主奏乐器,其他乐器随管齐奏。打击乐器中,鼓统领其他乐器。里东庄现存的演奏曲目中,大套曲有《大走马》、《锦堂乐》、《四季鹅郎》、《青吹山坡羊》、《关公辞曹》、背调《关公辞曹》,《玉芙蓉》、《哭城》、《讨军令》、《张公赶子》、《流水三归赞》等,小曲有《山东歌》、《滴落金钱》、《弦子令》、《琵琶令》及背调《琵琶令》、《弦子令》等。

里东庄音乐老会主要在正月十五、庙会庆典及丧事中演奏,它曲目丰富,套曲完整,乐手技艺精湛,传承方式比较严格。由于音乐会的传承一直是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故能以原初状态保存至今,为我国传统佛教音乐及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如今,里东庄乐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年轻人又不愿学习传统艺术,因此音乐会的承继成为重大难题,需要有关方面采取措施,围绕这一传统民间音乐展开积极的保护工作。

 

冀中笙管乐·辛安庄民间音乐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任丘市

辛安庄民间音乐会是河北任丘最早的民间音乐会,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因一曲《关公辞曹》辛安庄音乐会受到皇封,由是出 现了与之相关的文字记载。自此以后,音乐会立标制旗的一应物件均采用原为宫廷专用的黄色。辛安庄音乐会也是河北省任丘市保留曲目最完整的音乐会之一,现存演奏曲目三十余套,在全市音乐会保留曲目中所占比例几近一半。辛安庄民间音乐会演出阵容强大,乐手多达四十余名,每年较大规模的演出活动有二十多次。辛安庄音乐会演奏风格优雅舒缓、自然流畅,主要乐器包括管子、笙、曲笛、云锣、大镲、小镲、大鼓、小鼓、铛子等,其中有些乐器是创会初期遗留下来的,如有一架云锣,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不但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还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音乐会演奏技艺最初以师徒授受方式传承,其后主要以家族继承方式历世传沿不绝。目前已搜集整理辛安庄音乐会古乐谱35套,谱中每个曲牌都包含着优美的历史传说或典故,具有音乐与文学的双重审美价值。

辛安庄民间音乐会历经六百年风霜传承至今,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它扎根乡土,深得民众喜爱,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当前,音乐会骨干力量严重老化,后续力量不足,经费紧缺。整理出的35套曲谱一般乐师只能完整演奏出8套,其余27套仅有几个年事已高的老艺人能完整演奏。这说明辛安庄民间音乐会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展开一系列有效的抢救保护措施。

 

冀中笙管乐·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安新县

流传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城东南圈头村的音乐会始创于明末清初,其乐谱、乐曲均为僧传,属北方音乐。音乐会的乐器包括笙、管、笛、云锣、鼓、镲、铙、 钹、铛子等,其演奏乐曲中保留着明清乃至更早时代的曲目,历经数百年传承,相沿至今。圈头村音乐会形成以来,一直在本村及周边地区为民间丧礼、祭祀活动及官方庆典活动提供无偿服务,久而久之与当地民俗融为一体,成为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的演奏技艺极具特色,所使用的乐器均为 e 调,全套曲目共有乐曲40首和一套打击乐《坐禅谭》,其中包括小塌曲14首,短小精悍,略显低沉;小尖曲10首,同样短小,但曲调比塌曲高;小大曲13首,较前两类为长,演奏时间6至12分钟;大曲3首,演奏时间约20至40分钟。所有乐曲根据节拍可分为散板、导板、节子板、慢流水板和快流水板五种。圈头村音乐会信奉药王扁鹊及邳彤、华佗、孙林、张仲景、孙思邈、刘河间等中国历代十大名医,与民间信仰的结合使音乐会获得了丰厚的民间文化土壤,支持着它一直传承至今。圈头村音乐会代表性的乐曲有《柳黄烟》、《五四牌》、《大走马》等。

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整体上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民俗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圈头村民众已经没有了农闲的概念,这使得乐队的训练受到极大影响,加上会资不够充裕、乐器年久失修等问题的困扰,圈头村音乐会的发展承传前景堪忧,需要积极加以保护。 

 

冀中笙管乐·东韩村拾幡古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易县

东韩村拾幡古乐是一种从清朝宫廷传入民间的古典音乐,流布于河北省易县凌云册满族回族自治乡东韩村。它演奏时使用乐器很多,最多时达到108件,故著“拾”字以概其全,又因演出仪仗队伍中有10面幡旗,所以称为“拾幡古乐”,又称“拾幡圣会”。拾幡古乐传承至今已历九代,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东韩村拾幡古乐在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宫廷音乐、江南丝竹等多种成分,所用乐器种类数量繁多,其中的火不思、轧琴、提琴等都是古老稀有乐器。东韩村拾幡古乐的演奏形式包括行乐和坐乐两种,演奏时以宫廷传入民间的工尺谱为依据。乐谱包括文曲25首,武曲十余首,演奏起来风格古朴、鲜明、优雅,旋律高亢优美、婉转动听,既有江南丝竹的韵味,又有宫廷古典音乐的特征。

拾幡古乐文曲的曲式结构分只曲、联曲和套曲三种类型,只曲是由一支曲牌构成的乐曲,篇幅长短不一,《山桃红》、《万年欢》等皆属此类;联曲是两支曲牌联合构成的乐曲;套曲则是三支或三支以上曲牌按一定程序连起来构成的乐曲,以四支曲牌联缀构成的《春来》、《夏来》、《秋来》、《冬来》“四来”即是其中的代表。东韩村拾幡古乐中的武曲大多已经失传,保存至今的只有十余首。东韩村拾幡古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信息,对于古代音乐史、乐器发展史特别是清朝宫廷音乐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娱方式受到冲击,这种古老的艺术逐渐失去了以往的活力,急需有关方面制订计划,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保护。 

 

冀中笙管乐·子位吹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定州市

吹歌是河北省民间的器乐形式之一,它是打和吹的结合,系从古代鼓吹乐和清代铙歌乐发展而来。保定市定州子位镇的吹歌会是这一器乐演奏形式的突出代表,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子位吹歌乐队中包括管子、唢呐、笙、横笛、海锥(俗称“喇嘛号”)、大胡、鼓、小钹、手锣、梆子等多种乐器,而以管子(小管)、小唢呐为主。整个乐队的编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形成各种不同的组合。子位吹歌的演奏形式包括坐摊和行进两种,坐摊即撂场演奏,乐队围桌或横排而坐,多用两笙、两管、两唢呐加上锣、镲、鼓进行演奏;行进即踩街演奏,乐队排列中云锣在前,笛、笙、唢呐、鼓、镲、铛、钹依次在后。演奏时速度较快,旋律多变,声音高亢洪亮,风格热烈火爆,极富艺术感染力。

子位吹歌曲目繁多,既有传统民歌曲牌,又有地方戏曲唱腔和民间器乐曲牌等,其中的代表曲目包括《放驴》、《打枣》、《朝天子》、《茉莉花》、《万年欢》、《一枝花》等。新中国成立初期,音乐学家杨荫浏、曹安和曾对子位吹歌的乐器和乐曲进行记录,整理出版了《定县子位村管乐曲集》,收录乐曲34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子位吹歌乐手善于学习吸收各种民间小调、地方戏曲曲调及其演奏技艺,他们的表演自由夸张,不拘一格,甚至边吹边唱、边吹边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间艺术风格。子位吹歌通过吹歌会代代传承,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器乐演奏人才。子位吹歌以吹奏传统民歌、现代歌曲为内容,具有红火热烈、轻快活泼的演奏风格,是冀中民间鼓吹乐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20世纪90年代中期,子位吹歌出现人才断档、实物资料流失等状况,传承陷入窘境,急需政府有关机构尽快展开系统全面的抢救、保护、整理、发掘工作。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