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浦东绕龙灯、直溪巨龙、碇步龙、开化香火草龙、坎门花龙、龙灯扛阁、火龙舞、三节龙、地龙灯、芷江孽龙、城步吊龙、香火龙、六坊云龙舞)

2013-12-09 0 反馈

龙舞.jpg

浦东绕龙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

   “绕龙灯”是旧时上海浦东民众对舞龙活动的俗称,多出现在节日喜庆和求雨、禳灾、酬神、祈平安等民间祭祀活动中。明清时期,浦东地区的舞龙活动盛行,传统的舞龙形式主要有:布龙、纱龙、草龙、香火龙、小白龙、游花龙等。当地的舞龙队伍主要分布在各村镇、氏族及一些行帮中,最负盛名的要数三林镇一批“挑行口”帮(即搬运、装卸工人)组成的舞龙队。

  浦东绕龙灯是一种集舞蹈、民族鼓乐为一体的传统文艺项目,往往与岁时节庆、庙会迎赛等一些世俗化的民间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民俗性。

  当地舞龙讲究艺术性、炫耀性和观赏性,具有强烈的上海民间舞蹈的近代都市色彩。浦东绕龙灯将舞蹈艺术的肢体语言、戏曲的步法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等融入到舞龙的技巧中,表现了祥和、喜庆、欢乐、昂扬之美。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赏者,在这样壮观的场景下,都可以得到愉悦的主体情感抒发和满足。

  浦东绕龙灯作为上海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当地百姓在节日期间的一种风尚习俗和重要的娱乐、审美方式。


直溪巨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金坛市

  巨龙是直溪镇巨村一带流传的一种“龙舞”,它发源于巨村,又因龙身特长而巨大,故称为“巨龙”。

  巨龙始于明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最早是以稻草为材料扎制而成,长约 15 米至 30米左右,由七八个人或近二十个人舞动。此后数百年间制作工艺有所进步,约在民国初年逐步开始改为以竹篾扎制,骨架外裹以龙鳞状的布皮和灯饰等。龙身也逐步增长,目前所舞的巨龙每节为 2 米,最长的龙身有 100 节,全长有二百多米,需一百多人协同表演。

  巨龙的表演转换巧妙,套路的衔接和递进十分紧凑,传统套路多达数十个。

  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巨龙的主要艺术特征。


碇步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泰顺县

  碇步龙是流传于泰顺县仕阳镇的一种风格独具的“龙舞”。

  仕阳镇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仕水碇步”,该碇步修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长 144 米,共233 齿,连接溪东与朝阳二村。以碇步为平台表演龙舞,始创于清嘉庆三年(1798)。据朝阳村林氏族谱记载:林氏裔孙为庆祝朝阳林氏宗祠落成,突发奇想,首创在碇步上舞龙灯,用以庆典。

  碇步龙的道具用竹篾编成圆形笼子,笼外蒙布并绘上龙鳞片的图案,节节连在一起,每一节都装有用来把持的木手柄。舞龙从“开龙门”到“关龙门”共有六十多个套路,全部动作均在溪水中的石碇步上表演。

  碇步龙的主要动作有搭龙坪、龙戏珠、龙舔珠、龙咬珠、排“寿”字、蹲马龙等。舞龙者在铿锵的鼓乐声中,迈着矫健的舞步,在狭窄的碇步上腾挪跳跃;盘旋起伏的彩龙伴着舞龙者的身影倒映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远远望去,宛如流动的画图,蔚为壮观。

  表演碇步龙需要娴熟、扎实的舞蹈基础和强壮的体力支撑。近年来,许多年事已高的老艺人已“不堪重任”,传承状况不容乐观。当前,泰顺文化部门已制定了系列保护措施,使碇步龙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新的转机。


开化香火草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开化县

  舞香火草龙是开化县18个乡镇中秋节期间的一种民间习俗,尤以苏庄镇富户村的香火草龙最为精彩。

  开化香火草龙是用稻草扎成龙身,并插上密匝匝的香火,舞龙时点燃全部香,草龙变成火龙,在月光朦胧的夜色里,烟雾缭绕,香气飘逸,腾云驾雾,狂奔飞舞,蔚为壮观。

  在舞龙前先要“祭神龙”:摆猪头香案,焚香燃烛、诵祭祠、放炮奏乐,仪式隆重。龙舞结束,要将草龙送(抛)入河流,意为龙归大海。

  据苏庄镇汪氏宗谱(康熙二十八年所修谱)记载: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红巾军首领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于江西九江,受挫后退至浙江云台(即今开化苏庄镇)休整。恰逢中秋,当地百姓杀猪宰羊、舞香火草龙犒劳红巾军将士。朱元璋观看后,称草龙为“神龙”。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派中书舍人叶琛到苏庄封金溪村为富楼村。村民认为“神龙”应有銮驾相伴,便扎制了“宝扇”、“桂花树”、“人物像”、“吉字匾”,还有“蝴蝶”、“飞鸟”、“天鹅”、“鱼、虾、蚌、鳖”等动物与草龙伴舞,增添了苏庄草龙的特色,这一表演形式一直传承至今。


坎门花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玉环县

  坎门花龙是流传于玉环县坎门渔乡的一种“龙舞”,俗称“滚龙”或“挵龙”(闽南话)。过去,该舞只在海边岙口居住的从事捕鱼的闽籍渔民中流传。

  花龙龙口衔珠而舞,被渔民认为是“海龙”,是“已经成正果的海里的龙”,舞花龙有着渔民“祭海”、“祈佑”的意蕴。

  “吉日起档”(农历腊月择吉日扎制龙头、龙尾)、“化龙归海”(正月十八将龙头、龙尾烧掉)等,是坎门花龙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仪轨和风俗(龙节可以经年使用)。

  新年期间,舞龙队举着龙灯进村表演,各家各户喜气洋洋地迎接龙灯。接龙人家要给龙头系上红布条(称“挂红”),并将原先系在龙头上的红布解下钉在自家的门楣上(称“换红”)。然后舞龙队就为这户人家舞上一场。

  坎门花龙表演时,最具特色的是“龙绕柱”:八段龙节和龙尾在龙头的带领下,于海滩(或村庙、人家天井廊柱)竖立的数十根龙柱间穿插迂回,时起时伏,盘绕腾跃,将“海龙”的威猛灵活和舞龙人的豪放旷达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目前,与坎门花龙相关联的民俗文化活动日渐弱化,掌握“花龙绕柱”绝技的艺人年届耄耋,该舞传承后继乏人。


龙灯扛阁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临沂市

  龙灯扛阁流传在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三官庙村,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龙舞和扛阁结合在一起表演的广场舞蹈。

  龙灯扛阁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这种传统舞蹈,在过去通常用于祀神和求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龙灯扛阁参加了欢迎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庆祝胜利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喜庆节日里的文化娱乐项目。

  龙灯扛阁的“彩龙”总长 25 米,舞龙者为青壮年,分两组轮番上场,每组 10 人:一人擎珠,另9 人分执龙头、龙身、龙尾。4 副扛阁由 8 人表演,8副扛阁由16人表演,其中,8个成年人为“下扛”,每人身扎俗称“铁背心”的底座,各自扛起一个扮成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的男童或女童(称做“上扛”)。

  表演时,彩龙在擎珠者的引导下按既定套路舞动;扛阁以“走场”为主,龙舞动作激烈时,扛阁在一侧交叉变换队形;舞龙舒缓时,扛阁即插入场中龙队中穿行回旋。

  伴奏主要用大鼓大锣大钹等打击乐器伴奏,曲牌有【流水】、【急急风】两种,表演进入高潮时,有专人在场外“打口哨”,以渲染气氛。龙灯扛阁的表演粗犷奔放、气势宏大,一直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

 

火龙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孟州市

  “火龙舞”又叫“五色火龙舞”,流传在河南省孟州市龙台村。

  龙台村位于孟州市西北蟠龙岭脚下,蟠龙岭也叫“五龙岭”,是全市制高点。村西北有座据说兴建于商代的五龙庙,庙内雕塑红、蓝、绿、黄、白五色巨龙,庙周边有五道丘陵,绵延起伏,活像五条翩翩起舞的巨龙向庙内奔突。

  当地民间传说,隋炀帝年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唯独五龙庙周边依然鸟语花香,万物茂盛,庙内祥云缭绕,紫气升腾。隋炀帝生怕“五龙神威”压了他的“天子龙威”,便下令用铁链将庙内的五色巨龙紧锁在“锁龙柱”上。从此,五龙庙周边旱灾频频,百姓们穷苦不堪。龙台村民为烧毁锁龙柱,特意制作了五条“喷火龙”,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在锁龙柱旁举办舞龙祈雨盛会。届时,五条火龙同时喷火,将锁龙柱一举烧毁后,天降喜雨,百姓们重新过上美好生活。从此节庆期间表演“五色火龙舞”成为当地风尚习俗。

  火龙舞有五龙花、五龙柱、大盘龙、龙钻身、跑龙圈、摆龙阵等多种表演套路和五龙汇、镇五方、拜龙王、摆火阵、跳龙门、巨龙飞等造型。

  近年来部分老艺人相继去世,舞龙者后继乏人。

 

三节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云梦县

  三节龙流传于云梦县伍洛镇一带,因其舞动的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节组成,并与几十名击鼓者同舞而得名。以前表演三节龙为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太平,因而又叫“太平灯”。表演时,由一条老龙和两条小龙组成一组。每条龙由三人分别舞龙头、龙身和龙尾;龙的周围是 99 人组成的跳鼓队与之共舞,以跳跃击鼓象征雷声,祈求神龙保佑风调雨顺。

  “龙头自咬其尾”,将龙舞成圆形,是该舞独具的动作特色。龙时而滚于地面,时而跃上条凳、石磙上表演。舞者上身的动律讲究圆,双手握把贴身,上下成弧线,反复绕“∞”形,使之圆转不断,连贯流畅。特别是在条凳与石滚上的表演难度非常之大,要求舞者动作娴熟,配合默?契。

  击鼓者左手持带柄的双面圆鼓,右手持鼓棒,边跳跃边击鼓。表演时,讲究跳得高、打得响,更要吼得欢。

  三节龙融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民间艺术于一体,是传统龙舞中的一个风格独具的节目。

 

地龙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来凤县

  地龙灯流传于武陵山腹地来凤县的大岩板、板沙界两个相邻的土家山寨,当地称为“巴地梭”,是土家族一种独特的民间灯舞。

  每逢春节和五月十五“中端午节”,两村的地龙灯舞队走村串寨,游舞四乡,深受群众喜爱。据老艺人李英回忆,玩地龙灯来源于楚霸王项羽“龙生虎养凤遮荫”的传说,他家四五代人都玩地龙灯,传到现在,大约有三百来年的历史。

  地龙灯舞蹈套路和动作现存12种,演技难度大,表演性、观赏性很强,且舞法独特。大凡民间舞龙,都是用木棍举龙,而地龙表演不用木棍,由演员 9 人闷藏在龙衣内依次抓身前人的腰带,全凭感觉和默契配合,使龙翻腾舞动。当地有俗谚云:“巴地梭着走,活像真龙行。”其另一独特之处是龙、凤、虎共舞,后又加鱼、虾、龟伴舞,天、地、海洋的动物同场献艺。

  地龙灯把龙、凤、虎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还有活跃群众文化、促进村寨及族群和谐的社会功能。

 

芷江孽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富家团村流传的民间传统舞蹈“孽龙”(又称“劣龙”或“蛇龙”),是由二人表演的龙舞。表演时,一人手举用篾扎纸糊的龙首蛇身形的道具,另一人双手各持一柄篾扎的龙珠,在打击乐的伴奏下回旋起舞。过去,每逢元宵佳节,都要走村串户在各个屋场的禾坪上表演。

  这种龙舞源于当地关于“孽龙”的民间传说:该龙原是南海龙王,性情十分暴烈,稍一动怒,就会翻江倒海。但它心地善良,从不损坏庄稼,并经常为当地百姓驱邪恶,因此人们对它十分崇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每逢元宵佳节都要舞起孽龙在各村巡游表演,以震慑邪祟,祈求年丰岁熟。

  这种传承已逾百年的民间传统舞蹈,经过当地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和改造,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受侗寨人民喜爱。

  芷江孽龙从道具制作到舞蹈表演,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时也是研究当地侗族传统文化的案例。

  当前,随着老一代民间艺人的相继谢世,以及当地大批青壮年外出经商、打工等原因,芷江孽龙这种传统舞蹈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险。

   

城步吊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

  流传于湖南省城步县丹口镇下团村的吊龙是一种道具制作和表演方法独特的龙舞:先用数根长、短竹片扁担和红绳分别制成“小吊”、“中吊”,再将小吊挂在中吊上,将篾扎布裱的龙节吊在小吊上,然后再用一根横起的长扁担和高 2 米的竹竿制成“大提”将其吊起,共制成六组。舞时将龙头和龙节连缀,每位舞者高举竹竿,在打击乐的伴奏下,由舞龙珠者引领起舞,犹如“龙”在云中盘旋,场面蔚为壮观。

  每逢春节或重大喜庆活动,城步县苗乡的九峒四十八寨都要以舞龙灯的形式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以东、南、西、北、中五方区分龙灯的颜色和形象。若时逢盛大喜庆活动或连年丰收等,也有一方村寨同舞“五龙呈祥”的,但必须按村寨的五方五色而定。丹口镇下团村属西方村寨(丹口镇、长安营乡一带),以舞吊龙(当地又称“金龙”)为主。

  丹口镇下团村每逢举行舞龙活动,特别讲究礼节,舞龙队每到一处,都要在村口、寨门、堂屋举行请龙、接龙、贺龙的仪式,由迎接方摆上供桌香案,上供神龙牌位并三牲果品,舞龙者和迎龙群众面对香案行三跪三叩之礼,然后由舞龙方致贺词,接龙方行答礼。在双方一贺一答中以苗族“款词”颂扬神龙、颂扬祖先,以吟诗作对的形式赞美天时、地利、人和,双方互相勉励,温馨和谐,既突出了苗族人民的礼仪风范,又展露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目前,在城步县下团村掌握吊龙制扎、表演技艺的老艺人均已步入古稀之年,而村寨里的中青年一代虽然喜欢观看舞吊龙,却不愿意学扎龙技艺和舞龙技法,城步吊龙的传承不容乐观。

 

香火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南雄市

  广东省南雄市的香火龙源于百顺镇白竹片村,流传于百顺镇一带。每年的元宵佳节或其他重大庆典活动期间,白竹片村的香火龙都要隆重登场;且扎制和舞龙技艺代代相传,现今该村青壮年都能熟练掌握。因此,该村被乡里誉为“火龙”村。

  香火龙用稻草扎制而成,有公龙、母龙之分。公龙体长 9.9 米,母龙体长约九米。每条龙重约二十九公斤。

  每年的元宵佳节,是龙“抬头”的喜庆日子,当地人称“闹春”。夜幕降临后,在开阔的打谷场边,18 名舞者紧张有序地同时为扎好的草龙燃香、插香,要在约十五分钟内在两条龙身上分别插上 1600—1800 根香火。插香完毕,草龙浑身香火缭绕,似星光闪烁。此时,锣鼓声、鞭炮声响起,一舞者在场地中央舞动龙珠(火球),逗引双龙入场,两列舞者分别举着公龙、母龙登场舞蹈,表演“双龙戏珠”、“跳跃龙门”、“双龙出海”、“云游四海”等套路。夜幕中,只见两条香火龙上下翻飞,争奇斗艳,只见香火不见人。

 

六坊云龙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中山市

  六坊云龙舞是流传于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六坊村等村落的一种从春节“游神”传统习俗发展起来的龙舞,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在古镇镇北帝庙前有一古石碑,碑文记载:“庙古已创建兰溪口,朱碑碣则自万历丙子岁迄道光在戊戌岁 — 龙堂之气象,人瞻桑而生恭。”这段文字,写的是在明代开始当地建有北帝庙,居民举着桑枝迎候云龙前来巡游的情景。

  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二十左右,六坊村就会举行“游神”活动,村里近二百名青壮年男性从村中祠堂里请出云龙,于入夜时分点燃蜡烛钻进龙身,使云龙通体光亮,然后由持幡旗、灯笼者开路,由舞龙珠者引领,在持云彩、鲤鱼等道具的舞者护持下,从村中出发,沿着邻近的村庄连续巡游,巡游活动要持续三晚。

  六坊云龙舞动作套路丰富,形态栩栩如生,更由于该舞一般在晚上表演,舞龙者穿的裤子与龙身颜色相同,远远望去,只见云龙舞动翻腾而不见舞者,效果十分奇特。六坊云龙舞于 20 世纪 30 年代和 40 年代分别曾到香港参加庆祝英皇银禧大典表演和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演出,深受海外华人和港澳同胞欢迎。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当地年轻一代对传统六坊云龙舞缺乏学习热情,六坊云龙舞的传承已处于濒危状态。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