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调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爬山调.jpg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乌拉特前旗

爬山调也称“爬山歌”、“山曲”,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一种短调民歌。爬山调的艺术风格源于古风,可以在《诗经》里找到源头,同时它也深受《敕勒歌》、《木兰辞》等北朝民歌的影响。

爬山歌具体的产生时间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据记载,当时绥远城将军放垦土地,大量招集晋、冀、陕、豫等地的汉族移民。咸丰年间,连年的灾荒与战乱促使大批山西、陕西等地的汉民迁徙到大青山一带安家落户。移民们将各自家乡的民歌带到内蒙,通过长期的交流碰撞,最终形成了融合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民歌特点,吸收蒙古、回、满等民族音乐元素的爬山调。爬山调可分山区爬山调和平原爬山调两种类型,前者以武川为代表,后者以河套地区为代表。爬山调还有室内、室外之别,室外爬山调多由男性演唱,以劳动歌、社会歌、生活歌和爱情歌为主;室内爬山调多由女性演唱,以生活歌、爱情歌和恩怨歌为主。

爬山调唱词短小精悍,多用乡土方言重叠词,字数无定,虚实相间。音乐以徵调式、商调式和宫调式居多,大都采用两乐句的乐段结构,下句多是上句的变化重复。节拍以二拍子或四拍子为主,偶尔也能见到三拍子或变换拍子。除常见的五声音阶旋律以外,六声音阶甚至七声音阶的旋律在爬山调中也能见到。其艺术风格大都高亢粗犷、开阔奔放,善于运用比兴、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

爬山调内容丰富,历史传说、民众生活、爱情歌咏、军民情谊等均是其常见的题材。其代表性曲目有《想亲亲》、《阳婆里抱柴瞭哥哥》、《大黑牛耕地犁黄土》等。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优秀的爬山调演唱者。爬山调是蒙汉劳动人民共同创作的口头艺术形式,它为促进内蒙古地区民间文化的繁荣和各民族的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爬山调的生存环境正逐渐变异,许多优秀的爬山调歌曲已濒临失传,亟待整理保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