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歌(科尔沁叙事民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鄂尔多斯古如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蒙古族民歌内容丰富、节奏自由、情感细腻、曲调高亢、悠扬婉转、回味深长。它可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类,长调民歌一般以蒙古语演唱,篇幅广、气息长、情感深,颤音运用细腻独特、曲调悠远,旋律、唱腔体现出草原民歌辽阔、粗犷的特色;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混居的半农半牧地区,多用汉语演唱,篇幅短小,节奏齐整,节拍固定,喜用叠字、歌词简单、自由灵活。
蒙古族民歌·科尔沁叙事民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科尔沁叙事民歌简称“科尔沁民歌”,是蒙古族代代相传的一种叙事民歌,主要流布于内蒙古大草原东部的科尔沁草原。蒙古叙事民歌始见于元代,其中最著名的有《阿莱钦布歌》、《鹿羔之歌》等作品。但其后漫长的历史阶段中,蒙古叙事民歌特别是长篇叙事民歌几近绝迹。直至清末民初,这一风格瑰奇的民族艺术样式才在科尔沁草原得到空前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