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连响

2013-10-11 0 反馈

肉连响.jpg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利川市

肉连响是一种少数民族地方舞蹈,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利川市的都亭、汪营、南坪一带。它是根据旧时“泥神道”演变而来的,源自社会最底层。新中国成立前,乞讨者将稀泥涂在裸露的身上,手舞足蹈,沿街沿门拍打,迫使主人施舍,俗称“泥神道”。20世纪80年代,利川市文化馆工作人员与“泥神道”传承人吴修富等人,对传统“泥神道”进行挖掘加工整理,并配上“莲花落”的曲调,辅以锣鼓点子,演绎成今天的群体健身舞——肉连响。它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特色,演出过程中用手掌击打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因而被称为“肉连响”。

肉连响多由男子表演,场地大小不限。其表演风格生动诙谐、自由活泼,动律上讲究圆转柔美、自然协调,舞者须随着击打部位的转移不断改变身体倾斜角度。肉连响的主要动作有“秧歌步”、“穿掌吸腿跳”、“颤步绕头转身”、“双打”、“十响”、“七响”、“四响”、“三响”等十几种。最初演出时无唱腔和乐器伴奏,由艺人自编自唱,同时用舌头和手指弹动的声响伴奏,以增添舞蹈的欢乐气氛。在传承发展过程中,肉连响中先后糅进了秧歌、竹莲湘等民间舞蹈动作,且相应配上了“莲花落”的曲调。

土家肉连响与利川灯歌、利川小曲一起,被誉为利川民族文化“三绝”。肉连响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成为土家族的“绝舞”,对于研究土家族人文传统具有重要价值。

因肉连响表演对动作的要求极高,习艺者不多,使得这一珍贵民间艺术传承链过于脆弱,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