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敛巧饭习俗、九曲黄河阵灯俗、柳林盘子会、蔚县拜灯山习俗、马尾-马祖元宵节俗、泉州闹元宵习俗、闽台东石灯俗、枫亭元宵游灯习俗、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永昌县卍字灯俗、九曲黄河灯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在中国,农历正月是元月,古代称夜为“宵”,所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名为“元宵节”。
我国自汉代开始即在元宵燃灯,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风俗;至唐代这一风俗更为盛行,“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之句描述的就是长安元宵节的盛况;明代元宵节已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会连续赏灯10天;清代元宵节是全民共欢的一个民俗节日,赏灯活动中还会燃放烟花爆竹助兴。
元宵节还会进行一些传统活动: 一是“猜灯谜”,这项活动又叫“打灯谜”,最早出现于宋代,活动时悬谜待猜,中者有奖;二是吃元宵,元宵最初称为“浮圆子”,又叫“汤团”或“汤圆”,是由糯米粉制成的球形食品,多带馅心,在水中煮熟后食用,甘美异常,吃元宵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人们在元宵日结伴行走,或相随过桥,或远赴郊外,象征着祛病除灾,安宁康泰。近现代以来,各地元宵节活动中又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表演项目,使元宵节在传承中有了新的发展。
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元宵节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备受重视。除汉族以外,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锡伯族、藏族、白族、纳西族、苗族、瑶族、畲族、壮族、布依族、黎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也过元宵节,节日活动各具特色。
元宵节·敛巧饭习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怀柔区
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由此开始,琉璃庙镇的女性村民每年元宵节期间都会聚在一起吃敛巧饭,这一地方习俗传沿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
每年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十二三岁的少女至各家敛收粮食、菜蔬。正月十六当天,年长的妇女协助少女们将饭菜做熟,全村女人共食。做饭时要在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吃到的人会认为自己求到了巧艺和财运。另外,“巧”字是当地人对雀类的别称。吃敛巧饭前,人们要扬饭喂“巧”即麻雀、山雀等鸟类,同时口念吉祥之词,一是向雀儿谢恩,二是祈求来年丰收。饭后在冰上行走,名曰“走百冰(病)”,以此寄寓百病消除之意。逢到敛巧饭活动,戏班和花会都会举行助兴演出。
敛巧饭习俗历史悠久,长期绵延不绝,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仍坚持定期举行,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这种习俗是中国北方农耕文化的遗存,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怀柔当地春节民俗活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地呈现出北京地区独特的传统民间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及多种娱乐方式的出现,敛巧饭习俗中的一些传统活动已经消失,另一些活动则渐渐失去原始寓意,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挖掘保护。
元宵节·九曲黄河阵灯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密云县
九曲黄河阵灯俗俗称“灯场子”,流传于北京市密云县东田各庄村。
明代洪武四年(1371),山西移民将“灯场子”传入东田各庄,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村中刘继华老人保存的九曲黄河阵灯会图谱已有百年历史,图中阵式按周易九宫八卦方位,以富贵不断头的传统图案九曲而成。阵内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宫加上中宫共有九宫,系模拟古代战阵而成。
每年春节期间,东田各庄农历正月初十开始扎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正式举行灯会,正月十七后撤灯。灯会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灯赏会,走灯阵,看大戏。走进灯阵入口以后,如能顺利地通过连环阵,再从出口返回,就意味着一年顺顺当当、平平安安,故当地有“顺着灯阵走,能活九十九”的说法。
东田各庄九曲黄河阵灯俗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灯场与花会相结合,二是灯会与戏曲表演相结合。九曲黄河阵灯会带有某种智能游戏的性质,灯阵及其外延的灯会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九曲黄河阵灯俗现已处于濒危状态,密云县已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之进行抢救保护。
元宵节·柳林盘子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柳林县
柳林盘子会又称“天官会会”、“小子会会”,是流行于山西省柳林县城及城郊穆村一带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活动时间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至二十六,而以元宵节为高潮。其间各街巷分段轮值,张灯结彩,高搭彩盘,遍点社火,或配以秧歌、弹唱,或佐以转九曲、斗活龙,人们汇聚在一起共庆节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盘子会围绕盘子展开,盘子是一种组合型阁楼式仿古建筑模型,实际相当于放大的神阁子,它制作精美,一般高三至四米,分四角、六角和单层、双层等几种样式,多采用质地细密硬实的上等木料制成。这种木制的小阁楼设有几个乃至十几个神龛,分别供奉天官、财神、送子娘娘、观音菩萨等神祇。
柳林盘子会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一般以街坊邻居集股投资方式运作。据介绍,民国年间柳林的盘子不下五十座。目前,柳林盘子共有两百余座,保存最古老的是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穆村江曲的木刻盘子。
元宵节·蔚县拜灯山习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蔚县
蔚县拜灯山习俗是民间社火活动的一个种类,流传于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蔚县拜灯山习俗出现于明代嘉靖年间,至明末清初进入成型期,清末民初它与民间社火戏曲相结合,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完善。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宋家庄镇上苏庄村人即开始准备举行拜灯山活动,一方面清洁灯山楼和村里的大小庙堂,张灯结彩;另一方面准备祭祀用的供品和点灯山用的灯捻、灯盏、麻油等。正月十四上午,在灯山楼和三义庙之间的十字街口竖起灯杆,并将火神的牌位供于灯杆之上。从堡门外到堡内正街还要挂起木框做架、以纸糊成的长方形排灯和五颜六色的过街纸,上面写有吉祥短语。排灯为十路,取十全十美之意;过街纸平常年挂十二路,闰月年挂十三路,寓意月月平安,风调雨顺。
正月十五晚上,拜灯山习俗正式开始。主要内容分为点灯山、拜灯山、耍社火、唱大戏四部分。夜幕降临,人们用蜡烛点燃摆成图案的灯盏,呈现出灯火字画。拜灯山时,选一名父母双全的男童扮作灯官,四名青壮年村民扮成衙役,抬着独杆轿让灯官乘坐,村里戏班的演员粉墨浓妆伴随左右,从堡门外进堡,村民及观光者则一路敲锣打鼓到灯山楼前祭拜。拜灯山结束后,开始耍社火、唱大戏,戏楼前灯彩辉煌,鞭炮震响,鼓乐齐鸣,村里戏班的演员化装登场,表演以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戏曲。
蔚县拜灯山习俗形式独特,文化内涵丰富,极具民俗学研究价值。保护和利用好这一民俗资源有利于促进河北地区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有效传承,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元宵节·马尾-马祖元宵节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
马尾、马祖位于闽江出海口两岸,相隔不到一百海里。两地居民自古以来便有春节、元宵期间送花灯、闹花灯的节俗活动,这一习俗的起源与闽江口两岸一个古老的传说有关。据说很久以前,玉帝三太子因打抱不平而触犯天规,被贬凡间,投生渔家,在东海岸边与讨海人同甘共苦。他扶困济贫,慷慨仗义,为帮助渔家驱邪消灾,与龙王三太子发生争斗。玉帝大怒,派天兵捉拿,处以分尸三段的酷刑后,将其头部扔在黄岐半岛和马祖列岛之间的“马祖澳”。正月十一日,半岛渔民将玉帝三太子的头抱回岸上,设坛祭奠并尊之为海神。此后每逢正月,渔民们都会自发地扎糊海神头像灯,在元宵节前后举火把通宵陪游,以为纪念。这一活动世代相沿,长期传承不绝,逐渐成为马尾和马祖两地的习俗,寓有祈求平安富足之意。
改革开放以来,两岸民间交流不断加强,马祖居民和海外侨胞纷纷返乡寻根问祖。福州马尾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与海峡对岸的马祖经贸文化交流联谊会继承传统,联合举办马尾-马祖闹元宵活动。每年正月十五之前(约在正月十一),马尾方面将制作好的各式花灯航运至马祖列岛。马尾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心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给马祖岛乡亲送春联、送闽剧,举办书画摄影展览,马祖乡亲则在元宵当天过海峡到大陆参加马尾灯会。每年元宵之夜,马尾与马祖两地灯火辉煌,人山人海,烟花爆竹五光十色,踩街队伍翩翩起舞,欢快热闹的气氛令每一位身临其境者深受感染。尤其是“两马”并列的彩灯制作精巧,寓意深刻,十分引人注目,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人民盼团结、求统一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泉州闹元宵习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泉州市
泉州闹元宵习俗源于中原地区,以灯会为主要表现形式。据南安桃源《傅氏族谱》记载,唐僖宗广明元年(880),河南固始人、威武军节度招讨使傅实从长安带兵入闽镇守泉州,在南安丰州兴建唐王宫(桃源宫)。元宵节时,傅实按照长安结灯仪式与民同乐,其后当地相沿成俗,每年都要举行闹元宵活动。
泉州闹元宵习俗流传于福建泉州各县,流布至漳州、厦门、台湾等地。其中泉州灯会习俗包括挂灯、送灯、观灯、点灯、游灯等内容,古代还有抢灯的风俗。泉州方言“灯”、“丁”同音,“出灯”同于“出丁”,寓意人丁兴旺。元宵节家家户户挂花灯,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小孩走街串巷嬉戏“游灯”,有新嫁女的人家要给亲家送红、白莲花灯和观音送子灯。点灯时不慎把灯烧了,叫做“出灯”。
泉州闹元宵习俗还有猜灯谜、“妆人”等文艺活动。踩街古称“妆人”,其中包括民间民俗表演阵头、花灯、彩车、南少林武术和各种文艺表演,遇到有人放鞭炮,要停下表演表示感谢。泉州元宵还有“敬公”(祭祖)、“听香”等祈福习俗,“听香”者一般为妇女,她们手持点燃的香,倾听别人不经意的话,借以预卜吉凶。除此以外,泉州人还要食用元宵丸、润饼菜等应节食品,寓意全家团聚。
泉州闹元宵习俗是一项全民性活动,届时满城出动,人流如织,一派兴旺热闹景象,连港澳台同胞和东南亚侨胞也都组团到泉州参与灯会,共庆佳节。泉州闹元宵习俗由此成为当地社会繁荣稳定的具体表征和海外侨胞文化认同的情感纽带,具有民俗学及地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元宵节·闽台东石灯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晋江市
海峡两岸有两个同名为东石的滨海乡村,一个在福建晋江,一个在台湾嘉义,两地共有一种全国独一无二的元宵灯俗,世称“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
明代以前已有晋江东石人到台湾谋生,嘉靖年间去台人数增多,他们开山拓海,垦植新区,以故乡村名为聚居地命名,在台湾形成东石、布袋嘴等村落,还将晋江东石嘉应庙的“三公爷”分灵过海,在台湾东石乡建庙供奉,现在台湾已有二十多处嘉应庙分炉。
东石数宫灯活动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为期三天。闽台两东石上一年新结婚的新郎都要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内。元宵午夜时分,众新郎官齐集三公宫。一盏公共大红绣球灯挂在正中,主事者通报当年台湾及当地的宫灯数,共庆两岸人丁兴旺。然后举行数宫灯活动的重头戏“卜灯”。新郎官们在三公爷座前掷茭杯,掷杯数最多的人放鞭炮,以大红甲吹迎请红绣球灯回家。其他人也将各自的宫灯迎回家中,挂在新房内,祈求三公爷保佑婚姻幸福美满,早生贵子。
晋江东石挂宫灯时,台湾的东石乡亲于正月十三提前派人回乡祭祀“三公爷”,同时带来与过去一年内台湾乡亲新婚数相符的宫灯数,再捎回故乡的宫灯数,两地互报宫灯数,共祝子孙兴旺。这种世代相沿的元宵数灯习俗反映了两岸东石人对家族兴旺、子孙昌盛的热切期盼,是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元宵节·枫亭元宵游灯习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仙游县
枫亭位于福建莆田、泉州两地交汇处,是集自然景观、名胜古迹、生态园林、山海田河于一体的千年文化名镇。枫亭元宵夜游灯的习俗始于宋代,至明代更是盛况空前,传承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日,游灯活动在枫亭集镇区的下桥、下街、兰友、学士社区及下街北门自然村依次举行,参与者达四千余人。仪仗队簇拥着装饰精美的头牌主匾前行,车鼓队、十音八乐队、女子腰鼓队则穿插在各式各样的游灯方队之中行进。由蜈蚣灯、松树灯、宝伞灯、水族灯、莲花灯、花篮灯、蝴蝶灯、鸽子灯、蜻蜓灯、凤凰灯、菜头灯等组成的灯架队阵容壮观,千奇百态,异彩纷呈。百戏彩架灯中融入了戏剧、杂技和灯艺技巧,精彩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古朴典雅的棕轿舞、皂隶舞、童身舞别具特色,成为福建民俗文化一绝,舞龙舞狮更是让元宵游灯锦上添花。
枫亭元宵游灯汇集了篝火、社火、放灯、游神、古巫、武舞等多种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将民间灯艺、曲艺、舞蹈、十音八乐、戏剧、杂技等各类艺术融为一体,构成千年古镇的独特民俗,在福建地域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演变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中,枫亭元宵游灯的节俗深入人心,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与吸引力,成为团结海内外同胞的一种重要文化媒介。
元宵节·闽西客家元宵节庆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连城县
客家是汉民族一个特殊的支系,中古以前,客家先民大多居住在北方中原地区,由于战乱等原因,从西晋开始,客家先民先后五次南迁。在南迁过程中,客家人不仅保留了古老汉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且吸收了闽越、畲、瑶等族的文化和风俗,逐步形成闽西客家传统的元宵节庆活动。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活动主要流传于闽西的连城县、永定县、长汀县、武平县、上杭县五个客家聚居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包括连城姑田游大龙、连城罗坊走古事、连城芷溪花灯、永定抚市花灯故事、连城新泉烧炮等。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具有全民性、娱乐性、竞技性、神秘性、艺术性等特点。连城姑田游大龙承传至今已历二十二代,主要道具大龙采用杉木板、篾条、棉纸、牛皮等制作,整个活动由迎接“公爹”、制作大龙、游前准备、出龙、游龙、烧龙等环节组成。连城罗坊走古事承传至今已历二十八代,主要用品古事棚重约200公斤,活动包括组织落实、制作古事棚、安神斋戒、准备活动、竞走古事、古事下溪等环节。连城芷溪花灯采用竹篾、棉纸、通草纸、蜘蛛纱、米粒珠、彩色木偶头、琉璃杯、五彩小绒球、火螺、花灯竹等制成,其制作包括劈竹篾、制作花灯骨架、刻花板、上糨糊布花灯、制作走马灯、组装花灯等步骤,承传至今已历二十五代。新泉烧炮承传至今已历五代,活动所用器具主要有鞭炮、门板、香纸、蜡烛、“三太祖师”菩萨轿、锣鼓、十番乐器等。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习俗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家社会形态、传统精神赖以世代相传的一种重要载体,它具体生动地反映了客家人的价值观和审美理想,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元宵节·永昌县卍字灯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永昌县
永昌县卍字灯俗主要流传于甘肃省永昌县红山窑乡毛卜喇村,据《永昌县志》记载,明代洪武三年(1370),毛卜喇村人将卍字灯从京城引入甘肃永昌。闹灯活动所用图谱绘在一块土织白布上,上面同时标注方位进出口。闹灯时在村中心选择一块空地,按灯谱栽杆,杆高2米,每排19根,横竖各19排,共361根,间距一般为2米,呈正方形排列。主场正中一根为主杆,高8至10米,上挂大型花灯,其余杆上分挂360个小型花灯,象征农历360天,进出口处还要扎一彩门彩灯屏障。杆间按图谱用绳子联结,观灯者只能按规定路线行进,左旋右转,盘旋迷宫,趣味无穷。灯场对面设置“灯山”,用360盏花灯逐次排成不同的祝福字样。闹灯时秧歌队顺道盘舞,热闹异常,表演内容有老牛推车、雄狮舞、旱船、龙舞、熊舞、节子舞等,演唱风格粗犷豪爽,唱腔深受地方戏曲的影响。
卍字灯会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在民俗学及西北地方文化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属于传统民间文化范畴的永昌卍字灯俗受到外来文化、强势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日渐衰落,濒临消亡,亟待保护抢救。
元宵节·九曲黄河灯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乐都县
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俗流传于青海省乐都县岗沟镇的马家台、七里店、李家、水磨湾四个行政村。七里店有一座修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的三官庙,据《西宁府志》记载,这座三官庙正名为赐福观,建观后即开始举办黄河灯会,以作为庙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灯会期间还要搭台唱戏。黄河灯会全名为“九曲黄河灯阵”,其式样布置系由八卦图演绎而来,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九宫”的阵法设计总城、城壕、胡同、内城、仪门等。灯城栽高杆16根,每杆挂高灯一盏,同时按五方不同的方位各悬不同色彩的神幡一幅。
七里店黄河灯会每三年举办两次,俗称“三年两头”。点灯会期三天,始于农历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结束,每晚七点亮灯,约十一点结束,届时整个黄河灯城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犹如一片灯海。七里店地区各农户家中也同时悬挂各种高灯和门灯,光焰与灯城相互映衬,融汇为一,照耀数里。每逢灯会,十里八乡的群众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会场,赐福观外游人如织,每天的观灯人数平均在一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