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为什么要吃地菜煮鸡蛋?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由来。关于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由来,民间有很多传说,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由来
“三月三,荠菜(地菜)煮鸡蛋。”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民间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说吃了荠菜煮的鸡蛋,一年当中腰腿不疼、头不疼。
关于“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楚地,人们因为风吹雨打,头痛病很常见。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今湖北孝感一带),见乡民头疼难耐,他找来野鸡蛋和地菜,煮给人们充饥。当人们吃了以后,头突然不痛了。“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习俗也延续至今。
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到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米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米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就逐渐流传开来,形成了风俗。
还有一种说法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纪念祖先,并希望沾点灵气等。做法很有讲究的。首先是选荠菜。
地菜被誉为“菜中甘草”,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将鸡蛋同地菜煎煮,可使蛋味更加鲜美。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为什么要在三月三采摘荠菜
农历三月初采摘的荠菜药性最好。
荠菜在南方四季都有。如果做菜吃,不论什么时候采摘都可以。但是入药的话,就以农历三月初采摘的荠菜药性最好。
采药采药,采的就是天地之灵气,所以不管哪一种草药,都讲究采摘时间。不是合适的时间采来的,药效就会大打折扣。三月初的荠菜,开春发出来的第 一批嫩苗刚刚成熟,储存了整个冬季的能量,而且初春天气还比较寒冷,生长慢,所以药用价值最高。以后再发出来的就长得快了,药用价值也就下降了。
吃的荠菜,只采嫩芽。入药用的荠菜,就得用全株,一定要连根一起采摘,根部的药性更强。整株采回家晾干,就可以用一整年了。放一些在厨 房的灶台上,还可以避蚂蚁。需要治病的时候,取几株,用开水煮七八分钟,就可以喝汤了。没有条件煮的时候,用干品来泡茶喝,也是可以的。
地菜煮鸡蛋不要真当灵丹
真正的“地菜煮鸡蛋”是将荠菜洗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配上桂皮、八角茴、五香粉、酱油等佐料,同鸡蛋一起煎煮,将鸡蛋煮熟后捞起再吃掉。
尽管风俗中说“地菜煮鸡蛋”能“做灵丹”“治百病”,但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保持风俗是一件好事,也可以讨个口头上的吉利,但过分迷信风俗的说法就显得过于愚昧了。
荠菜煮鸡蛋相比白菜煮鸡蛋或者白水煮鸡蛋在营养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网友们不可为了“治百病”的目的吃太多荠菜煮蛋,尤其是血脂偏高的人群和老人,以免从蛋黄中摄入过多胆固醇。建议此类人群以喝地菜煮水来代替地菜煮鸡蛋。
另外,在食用荠菜时也最好购买人工培植的荠菜,如果是在农村有条件割到货真价实的野荠菜,也应当注意观察荠菜生长的位置,确认其没有受到水污染等影响才可以割回家食用。食用之前应当注意多洗一两遍,并在吃之前用开水焯一焯,以保证野菜的卫生性和安全性。
勿随意食用野菜
不少野菜含有毒性成份,比如野芹菜、野胡萝卜、蛇床子、野大蒜等野菜,均可导致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有些可食用的野菜,过量食用也会产生副作用。如灰菜、苋菜、苜蓿、槐花等野菜,吃后经日光照射可诱发日光性皮炎,重者出现头昏、脑晕等症状。
另外,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公路两旁生长的野菜,因遭受污染,汞、铅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很高,食用这种被污染的野菜也很容易中毒。切勿食用不认识的野菜,可食用的野菜,食用前最好在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以上,以减少有害成分。过敏体质的人,更不能乱吃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