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郭素勤:传承印染古老技艺

民间传统艺术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她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蕴含着朴实的情感和美好的寓意。现如今,我们的民间文化正面临着被淡忘的危机,然而就有着这么一些人,他们热爱传统文化,尤其对民间的一些手工艺情有独钟。近日,记者采访到被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阳印染布艺传承代表人郭素勤,她将传统文化的美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让平阳印染布艺成为一朵鲜艳的奇葩绽放在平阳大地。

郭素勤在村民家里看印染包袱皮图案

郭素勤正在画图稿

素心者:一色一画总关情

所谓素心者,拥有一颗朴素之心,纯洁之心,恬淡之心的人。郭素勤因兴趣开始,持着纯粹的信仰拥抱梦想。

郭素勤说,曾经老姑父夫妻俩从事印染的场景,激起了她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从小,我就喜欢这些,爱看古老的物件,老姑姑手里的那些色彩艳丽的印染土布始终令我难忘。退休后有时间了,我就自然而然去研究。”骨子里的艺术情结让郭素勤重拾梦想,从最感兴趣的剪纸开始,再到念念不忘的印染工艺。据她介绍,平阳印染布艺具有百年历史,采用的是套色印染技术,也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独特的印染工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为盛行。平阳印染布艺多以生活物品为主,如:大、小包袱皮,被面、桌布、门帘等等。这种印染工艺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题材中有鱼戏莲、狮子滚绣球、龙凤以及各种花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我最喜欢看那些古老包袱皮的花纹和色彩,那么土又是那样美,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我想让它再次发扬光大。”郭素勤说,平阳印染布艺是家乡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是地域文化最为突出的代表。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机器生产的纺织品占据了市场,人们的选择发生了根本变化,平阳印染布艺作为纯手工用品逐渐被人们淡忘,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

行走者:一足一迹为追寻

为了担负起平阳印染布艺的传承与发展,郭素勤展开了艰辛而快乐的追寻之旅。她多次跋山涉水进村寻访,足迹遍布乡间小路,只为“淘”到心爱的包袱皮、桌布,为此,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走村串巷,郭素勤相继收集保存了近百年的印版60余张,古老的印染布艺数十块,看到村民们手中漂亮的包袱皮或者桌布,总是让她兴奋不已。为了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扬这项古老技艺,她把民间剪纸与印染制版进行融合,通过钻研设计出一些现代版样。

说起印染技术,郭素勤向记者道出自己的心得:平阳印染布艺的关键就是要设计多张相间合理的图案,再经过刀刻镂空出印版,然后把配制好的颜料涂抹到棉布上,做到印染图案色色相套、互相映衬,使色彩出现深浅层次,达到渲染的艺术效果。通常,每次需要五六个版样,才能完成一幅图案的完整印染,设计图案和分色镂空至关重要。”多少次深入学习和亲身制作,让郭素勤对印染技术十分了解,2012年11月1日,郭素勤凭借平阳(套色)印染布艺在“红海杯”山西省首届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获得铜牌及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践行者:一心一念做传承

郭素勤说,民间艺术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蕴含着朴实的情感和美好的寓意。为了创作,她经常废寝忘食,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心血都倾注在挚爱的民间技艺传承上。平阳印染布艺是一项传统手工印染技艺,采用的是套色印染技术,套色印染需要制作者对色彩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控,几经努力,郭素勤的平阳印染布艺已于2013年12月通过申请,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她也荣获了山西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4年,平阳印染布艺成为了山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5年5月17日,她则被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对于未来的打算,郭素勤表示,她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靠智慧与努力将传统文化的美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最近由市妇联组织,我将参加陕西省妇联在‘201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商品展’期间,举办的‘指尖上的巾帼梦——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省(市、区)妇女手工艺品展览展示’,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省(市、区)杰出女性专场交流会活动。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将平阳印染布艺让更多世人知道。”采访结束时,郭素勤如是说。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