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虞山琴派、广陵琴派、金陵琴派、梅庵琴派、浙派、诸城派、岭南派)

2013-12-09 0 反馈

古琴艺术.jpg

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等,是一种平置弹弦乐器。古琴艺术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且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除独奏外还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及琴箫合奏等。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完备。经历代琴人和文人创造性的发展,古琴艺术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它与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在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显示出丰富的人文内涵。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常熟市

虞山琴派是中国古琴流派之一,它发源于江苏常熟,影响遍及全国各地。先秦夫子言偃在南方奠定了儒家文化的基石,也使常熟成为古琴之乡。明末清初严天池创立“虞山琴派”,四百年来盛传不衰,影响深远,被后人誉为“古音正宗”。之后的徐青山、吴景略等虞山派古琴大师都为古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虞山琴派的琴乐讲求气韵生动,将“中和”的儒家音乐观和“大音希声”的道家音乐观融合为一,使动静之美交相辉映,形成“博大和平,清微淡远”的琴风。三百年来,虞山琴派不仅催生了广陵琴派、梅庵琴派、日本古琴音乐、今虞琴社,而且也深深影响了岭南派、闽派、川派等琴派的艺术思想。在长期的发展中,虞山琴派以自己的艺术实践自然融入常熟的人文环境,植根在常熟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中,至今仍传续着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国内琴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代表性曲目有《普庵咒》、《梧叶舞秋风》等。

虞山琴派是明清之际最有影响的琴派,该派的《松弦馆琴谱》在琴界有较大的影响,被琴界奉为正宗。目前虞山琴派的古琴演奏艺术已出现濒危趋势,有必要大力加强保护工作。


古琴艺术·广陵琴派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扬州市

广陵琴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主要流传在江苏省扬州一带。这一琴派产生的源头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其地域风格与流派特征则至唐宋方开始逐渐显露。明末清初,一代古琴宗师徐常遇编著的《澄鉴堂琴谱》,标志着广陵琴派已臻成熟,“其指法探微泄奥,极古人所未尽,学者当之为广陵宗派,与熟派并称焉”。1932年,广陵琴家孙绍陶、张子谦、刘绍椿、胡滋甫等正式创建广陵琴社,使广陵琴派以团体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广陵派琴家一以贯之地保持着流派自身固有的艺术特色,以“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为艺术标准,崇尚“清微淡远”的同时又追求“洒脱畅扬”的情趣,其演奏讲究“重而不虚,轻而不鄙,疾而不促,缓而不弛,若吟若揉,圆而无碍,以绰以注,定而或伸,行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广陵派琴曲既有北派的刚健之气,又具南派的柔和之情,两相融合,形成“音随意走,意与妙和”的艺术风格。《渔歌》、《樵歌》、《昭君》、《龙翔操》、《梅花三弄》等均是其独具特色的代表曲目。

广陵派古琴艺术数百年薪火相传,英才辈出。1984年,广陵琴社恢复中断已久的古琴活动,除每年组织琴人聚会外,还与兄弟琴社进行琴艺交流,为中外宾客献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受当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琴乐本身艺术形式等因素的制约,广陵派古琴艺术难以适应现代音乐教学职业化、专业化的趋势,也难以通过市场经济等手段谋求生存之道,有关方面应尽快制订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挽救和振兴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


古琴艺术·金陵琴派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京市

金陵琴派是我国古琴艺术流派之一,形成于明末清初,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南京地区。历史上,金陵琴派与其他琴派借鉴互补,促进了古琴艺术的全面发展。清末民初,金陵琴派出现了黄勉之、杨宗稷等代表人物,黄勉之创办的金陵琴社让琴坛充分领略了金陵气象。1934年,由王心葵、徐元白、夏一峰等人发起创立青溪琴社,活跃金陵琴坛的同时,坚持进行古琴艺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工作。1954年12月,南京乐社正式成立,社中包含一个古琴组,其后古琴组独立出来,定名为“金陵琴社”。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金陵琴派融南北琴风于一体,在节奏、指法和音乐意境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金陵琴派强调琴家应具有全面艺术修养,认为只有通过由“琴心合一”到“天人合一”的道路,才可能达到高雅精致、清澄脱俗的艺术境界。金陵琴派主张琴歌与琴曲并存,反对一味雷同,其指法灵活细腻,演奏风格飘逸洒脱、跌宕起伏,尤善以“顿挫”取胜,《蔡氏五曲》、《关雎》、《秋塞》、《梅花三弄》、《醉渔唱晚》、《潇湘水云》等都是其代表琴曲。

金陵琴派既是我国古琴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又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在中国古琴音乐史占据一席重要位置,并对后世山东诸城等琴派产生较大影响。金陵琴派的艺术活动在“文革”期间被迫停止,1978年后重新恢复。近年来西方强势音乐文化的冲击和职业化、专业化音乐教育的发展,使古琴原有的传承系统遭到破坏。目前金陵琴派在后继人才培养、曲目整理、音像资料保存及乐器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关方面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古琴艺术·梅庵琴派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镇江市

梅庵琴派是我国古琴艺术的代表性流派之一,现流传于江苏省的南京、南通、镇江及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北京、江西、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地,南通梅庵琴社、镇江梦溪琴社、合肥梅庵琴社等团体都属于这一流派。

梅庵派古琴艺术起源于山东,清代嘉庆年间济南人毛伯雨总结古琴艺术经验,编成《龙吟馆琴谱》,这一艺术成果至清末民初为“诸城二王”所继承,并传授于王燕卿。后经康有为推荐,王燕卿到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现东南大学前身)教授古琴,培养出徐立孙、邵大苏等传人,并留下《梅庵琴谱》。1929年梅庵琴社成立,对琴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现在镇江的梦溪琴社与合肥的梅庵琴社即分别由徐立孙的学生刘景韶、刘赤城所创建。

梅庵琴派一改传统琴乐的审美观念,强调古琴音乐的艺术性,重视演奏技巧,突出旋律之美,体现了积极的革新精神。梅庵派的琴谱标明节奏,开点拍之先河;其琴曲则吸收民间音乐风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其中许多琴曲为历代琴谱所未见,代表性曲目有《长门怨》、《平沙落雁》、《捣衣》、《搔首问天》、《洞庭秋思》等。

梅庵琴派在琴界具有较大影响力,1931年出版的《梅庵琴谱》是近十年来流传最广、翻印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琴谱,还是迄今唯一译成外文的琴谱,享有国际声望。1949年以后,梅庵琴派仍在持续发展,其间曾因缺乏经费和场地等原因而一度中止活动。目前,梅庵琴派一些造诣深厚的艺人年事已高,渐渐退出琴坛,能较好继承其琴艺的传人并不多,掌握古琴修复和制作技艺的琴家同样稀少,梅庵琴派的演奏技艺、演奏风格及相关艺术资料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


古琴艺术·浙派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浙派古琴艺术流传于浙江地区,这一流派的发展分古代和现代两个时期。古代浙派古琴艺术起于南宋,创始人为郭楚望。郭氏传艺于刘志方,刘志方又传毛仲敏、徐天民,由此形成在当时琴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浙派。其后徐天民门下在元明时期传承四代,将浙派古琴艺术推向顶峰,一时有“浙操徐门”、“徐门正传”之目。入清以后,浙派古琴艺术渐趋衰微。

现代浙派古琴艺术的兴起与琴家徐元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徐元白的琴艺得清末琴家大休上人真传,理论思想则主要源于清代浙派琴学专著《春草堂琴谱》。1939年徐元白在南京与徐芝荪等组建“清溪琴社”,1945年与杨洁武等人在重庆组建“天风琴社”,1946年又返回杭州与张味真等人组建“西湖月会”,与此同时还编撰了《天风琴谱》及琴论多篇,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极大推动了浙派古琴艺术的复苏和繁荣。

浙派古琴演奏追求“微、妙、圆、通”的音色,以“清、微、淡、远”的艺术境界为指归,追求文雅、恬静、简洁、洒脱的意境。经典曲目数十首,包括郭楚望的《潇湘水云》,毛仲敏的《渔歌》、《樵歌》,徐天民的《泽畔吟》等,传世的浙派琴谱则有《紫霞洞谱》、《霞外琴谱》、《梧冈琴谱》等十余种。古代浙派古琴艺术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史书载:“近世所习琴操有三:曰江、曰浙、曰闽……习浙操者十或六七。”近代浙派也在演奏、琴论、制琴、打谱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目前浙派古琴艺术主要以西湖琴社和霞影琴馆为平台,活动多处于自发状态。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而任其自生自灭,很可能重蹈古代浙派由盛而衰的覆辙。


古琴艺术·诸城派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诸城市

山东省诸城市既是诸城琴派的故乡,又是中国古琴的发源地之一。诸城派古琴艺术又称“琅琊派古琴”,形成于19世纪中叶,经几代琴家的探索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和特定曲目传谱的古琴流派。诸城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代表性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王溥长(既甫)、王雩门(冷泉)、王作祯(心源)、王露(心葵)、王宾鲁(燕卿)等 ,人称“诸城琴史五杰”。其中王露和王宾鲁曾分别在北京大学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古琴导师,使诸城派的影响遍及全国,甚至远播海外。

诸城派古琴的立调体系以三弦为宫而以律吕命调,艺术风格刚中带韧,密中见疏,实中有虚,一气流转,重而不滞,显示出空灵回荡的古典之美。其琴谱划分节奏并附有简谱,节奏固定,标准统一,其中王冷泉所辑《琴谱正律》载琴曲21首,王既甫、王心源、王秀南祖孙三代相传的《桐荫山馆琴谱》载琴曲16首,王露所辑《玉鹤轩琴谱》载琴曲30首,王宾鲁所传《梅庵琴谱》载琴曲14首。《长门怨》、《秋风词》、《关山月》等是诸城派独有的演奏曲目。

历史上,诸城派古琴艺术曾在我国琴坛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国近代琴坛上一支融古开今、别具一格的古琴艺术流派。“文革”期间,它和其他古琴艺术一起遭受了重创。如今在西方文化和现代传媒的影响下,人们对古琴等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十分隔膜,诸城派古琴艺术正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对它的抢救保护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古琴艺术·岭南派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广州市

岭南派古琴艺术主要流传在广东省广州市及周边地区,其渊源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期间,南汉国吏部郎中陈用拙著成《大唐正声琴籍》10卷,备载琴家评论及古代名琴师事况。南宋末年,元军入侵中原,宋帝从临安南迁冈州崖山,一批中原琴谱随之流入冈州。古冈州即今天的广东新会县,相传新会的《古冈遗谱》即为当时的遗留。明代广州琴人辈出,陈白沙、梁启运、释闻一、邝露、陈子壮、陈子升等均名盛一时。至清代,岭南琴派声名日显。道光年间广东新会人黄景星编成《悟雪山房琴谱》,共收集琴曲50首,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岭南琴派的艺术成就。除上述诸人外,云志高、何洛书、何耀琨、杨锡泉等也都是岭南派中影响较大的琴人。

岭南派古琴艺术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在曲目、音乐结构、音色及演奏技法等方面形成了清和淡雅、温柔醇厚、优雅恬静的风格。其琴曲多感慨世事,寄情山水,追求中和至静的境界,代表作品有《水东游》、《碧涧流泉》、《渔樵问答》、《神化引》等。在琴谱和琴学理论方面,岭南派也颇多建树,主要流派典籍包括云志高的《蓼怀堂琴谱》(1686)、黄景星的《悟雪山房琴谱》(1836)、何斌襄的《琴学汇成》(1869)、容庆端和林芝仙的《琴瑟合谱》(1870)、朱启连的《鄂公祠说琴》(1898)等。此外,岭南派还拥有“天”、“松雪”、“振玉”、“水仙”等名琴,清音雅奏与传世法曲相映生辉。

岭南派古琴的演奏营造了清、微、淡、远的意境,构筑出传统文人抒情达意、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殿堂,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外来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古琴等传统民族艺术呈日益萎缩的趋势。再加上古琴“难学”、“难传承”、“难遇知音”等原因,岭南琴派的古琴艺术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