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杂技

12-09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吴桥县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沧州管辖,是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
  吴桥杂技文化伴随着中国杂技的发展而形成,现在主要流布于吴桥县域、山东省宁津县和陵县的部分地区。
  河北省是中国杂技发源地之一,战国时期中山国成王墓中已有演练杂技形象的银首人俑铜灯出现。吴桥很早就是冀州大地杂技密集的地区,晋代墓室中已有宴乐杂技表演的壁画出现。到了宋朝,杂技走向民间,出现“勾栏”、“瓦舍”等演出形式。清代和民国时期,吴桥杂技达到鼎盛阶段。

  在两千多年的变迁过程中,吴桥杂技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着。它供奉“吕祖”为自己的行业神,创造了行业“春典”(即行话),衍生了表演中的“说口”、“锣歌”等口头文艺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道具、管理以及传承等方面的规则,构成了完整的行业文化体系,受到全国杂技界的推崇,其影响远播五洲,素有“十方杂技九籍吴桥”、“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之说。
  吴桥杂技从业人员多,节目种类丰富,流布地区广。据统计,传统节目主要有肢体技巧、道具技巧、乔装仿生、驯兽、马术、传统魔术、滑稽7大类486个单项,集中体现了尚武好义、百折不挠的吴桥杂技文化精神,为人们所传颂。
  但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演出组织形式、活动形式的改变,老艺人、老教练、老手艺人越来越少,行业规矩淡化,吴桥杂技文化有逐渐走向消亡的危险,亟待挖掘和抢救保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