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制作技艺(油纸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
伞是日常生活中用以遮阳或挡雨的工具,可张可收,携带方便。我国制伞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鲁国著名匠师鲁班之妻王氏将竹子劈成细篾条,上蒙兽皮,张如盖,收如棍,此即最初的伞。古代伞有“盖”、“华盖”、“伞盖”等别称。西晋时期,帝王和贵官出巡时往往有侍从执伞随侍,成为仪仗。古代伞面均用丝绸制成,南北朝时代北魏君主、臣僚等出行已采用罗帛制成的伞盖,不同级别的人使用的罗伞大小、色彩各不相同。东汉蔡伦造纸成功后,伞面逐渐由丝绸改为纸质,至宋代出现了油纸伞。我国油纸伞产于四川、湖南、广东、福建、浙江、贵州等地,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当前由于尼龙绸折叠伞的普遍流行,传统的油纸伞和绸伞已经悄然从人们身边隐退,相关的制作技艺亦逐渐湮没不彰。
伞制作技艺·油纸伞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
据《泸县志》记载,四川省泸州市分水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分水伞厂是泸州油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者,它以传统手工方式制造的桐油纸伞至今仍显示出古老工艺的独特价值。分水油纸伞选料精细,上油厚重,绘图雅丽,呈现出民间传统的艺术特色。
分水油纸伞以泸州当地盛产的桐油、楠竹、水竹、岩桐木、皮纸等为原料制作完成,伞身轻便美观,伞面诗画兼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民间举办婚庆、进行原始宗教活动时常用的物品。泸州油纸伞制作技艺流程复杂,一把油纸伞要经过锯托、穿绞、网边、糊纸、扎工、幌油、箍烤等九十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完成,缺一不可。制成的产品质量优良,反复撑收三千余次不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顶五级风行走不变形。泸州分水油纸伞深受用户和民间收藏者的欢迎。
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西湖绸伞始创于1932年,其工艺由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研创,传承至今已有七十余年。西湖绸伞以杭州本地独有的淡竹、杭州丝绸为原料,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装饰图案,整个生产流程包括18道重要工序。西湖绸伞主体由伞骨和伞面组成,伞骨制作采用古老的套合技艺,不用任何黏合剂。伞面用丝绸为面料,而以刷花、彩绘和刺绣等技法加以装饰。刷花以杭州西湖风景为题材,采用多种套色;彩绘利用传统国画技法,在伞面上绘制仕女、花鸟等内容;刺绣题材多样,工艺精细,鲜丽秀雅,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西湖绸伞按其用途可分为日用伞、装饰伞、舞蹈伞、杂技伞、排须伞等种类。西湖绸伞造型轻盈,设计奇巧,制作精细,高雅美观,既很实用,又有艺术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