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服饰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藏族服饰.jpg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措美县、林芝地区、普兰县、安多县、申扎县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

  藏族传统服饰,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一带的藏族聚居地区。它主要包括措美县扎扎服饰、林芝工布藏族服饰、科迦妇女服饰、藏北安多服饰、巴扎藏族服饰、玉树传统服装、华热服饰等类型。

  措美县扎扎服饰历史悠久,其来源在当地有着动人的传说。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扎扎服饰在社会上被视为高尚生活用品而得到推崇。服饰中的彩靴“甲黔”相传原是哲古宗给地方政府缴税时的一种贡品,它底子厚,皮面结实,穿着起来美观舒适。在有关吐蕃王朝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及7世纪藏族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的研究中,扎扎服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林芝工布藏族服饰深受当地特殊生活环境的影响,而与其他藏区的服饰产生了较大差异。这种服饰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实用到华丽大方的发展过程,其产生与工布地区藏族先民放牧、打猎、砍树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林芝工布藏族服饰大体可分节日盛装、平时服装及特殊劳动时穿着的工作服三种类型,它有无领外套、无袖外套等样式,制作简单,风格华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林芝工布藏族服饰在做工、质地、装饰物搭配等多个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在保持原有服饰形态不变的前提下益显华贵动人。

  普兰县科迦村的藏族妇女服饰起源于后宏期,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这种服饰包括服装和首饰两大部分,服装部分由咖啡色氆氇女藏装、彩虹鞋、披肩、帽子、羊羔皮、水獭皮、缎子等组成,首饰部分由嘎穷、嘎累、吉乌、恰恰、巴塔、那玉、方形纯天然金片、翡翠瓶、珊瑚、银片、银粒、松石、超级银链、超级松石链等6815件饰品组成。科迦妇女服饰造型别致,风格高贵典雅,在设计中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体现出丰富的想像力,令人叹为观止。

  藏北安多服饰历史悠久,它在盛唐时期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渐趋成熟,传承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安多牧民世代穿着羊皮藏袍以抵御高寒的气候,在此状况下,安多服饰与其他藏区的服饰形成了较大差别,这在帽子的制作上显现得尤为明显。安多以羊羔皮、丝绸等作为制帽原材料,帽顶中央竖有一根用布条卷成的小柱子,高度在二三十厘米左右。安多服饰的款式达一百八十余种,牧民服装有日常服饰与节日、礼仪日服饰之分,日常服饰讲求轻便耐用,节日、礼仪日服饰则注重精美大方。安多藏袍多有佩饰,男子腰带上往往佩带腰刀、火镰、子弹夹等,既反映出游牧文化的特点,又与现代生活发生着联系。

  申扎县巴扎地区的服饰采用当地羊毛为原料,样式与造型十分独特。这种服饰系由牧民自己手工制作而成,制作工艺在家庭内部世代承传不绝。衣服上的手工刺绣古朴典雅、寓意深刻,与服装相配的装饰品精巧别致、美观大方。巴扎藏族服饰是当地民俗、历史和生产生活习俗的生动反映,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民俗学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玉树传统服装由服装和装饰两大部分组成,服装部分主要包括藏袍、藏帽、藏衫、藏裤、藏靴等。藏袍以藏族传统的长袍为基本款式,分冬、夏两种类型,最常见的冬装有察日桑古、勒察、察日等,夏装有加玛桑古、锦新、加玛等。除此以外,玉树服装还有常服和礼服之分,常服以各种布料氆氇、羊皮、羊羔皮为原料,礼服以各种毛呢、绸缎、氆氇、羊羔皮、狐狸皮为原料。玉树人称藏靴为“朗”,玉树藏靴种类较多,有“囊朗”、“高朗”、“藏巴尕夷”、“锅子朗”等不同的样式。玉树传统服装的装饰部分主要由头饰、耳饰、项饰、手饰、腰饰等组成,显示出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华热藏族服饰有男女之别,男性服饰以白色为吉祥,常采青、紫、草黄色,藏袍宽大,衣长过体,不用纽扣。华热藏族男性往往身穿白色褐衫、浅色布裤及用羊羔皮或豹皮做领、羔皮或氆氇嵌边的吊面皮袄或白板皮袄,腰系红绸带。华热藏族妇女夏季戴嵌黑边、顶缀红缨的尖顶白毡帽,穿布袍、藏靴,冬季戴被称为“四片瓦”的四耳皮帽,穿狐皮领、水獭皮边的吊面皮袍。华热藏族服饰中最有特色的是白色高筒毡帽,这种毡帽嵌有铜、银顶座,上缀红缨穗,风格华美,造型独特。华热服饰保留了华热藏族众多民间艺术和手工艺的原生形态,在藏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藏族服饰是藏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凝聚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具有独特的藏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少数民族服装史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