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营造技艺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蒙古包营造技艺.jpg

蒙古包营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乌珠穆沁旗、陈巴尔虎旗

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早在秦汉时期就以“穹庐”、“毡帐”等名称见之于我国史籍,从清朝开始以满语音译和意译的方式改称“蒙古包”。

蒙古包以木头、毛绳、毡子三位一体的材料,“套脑”(天窗)、“乌尼”(伞股式辐射的椽子)、“哈纳”(网格状木围墙)三位一体的架木,幪毡(覆盖天窗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