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局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南京白局流布于江苏省南京市区及其周边的六合、江浦、江宁和皖东的来安、天长等地。它形成于清代中期,光绪年间已在南京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当地的织锦工人与市民在劳作之余常相聚自娱,演唱明清俗曲和江南小调。每逢盂兰会或婚嫁喜庆之事,市民常邀请工人中唱得较好的玩友摆局表演,演唱者“受请不受物”,白唱不卖钱,故称“白局”,后来出现的收受酬劳的商业性演出则称为“红局”。
南京白局系用南京方言演唱牌子曲,基本演出形式是开席坐唱,即在街头置一长几,燃点香烛,七八人围坐,一人演唱,其他六七人以胡琴、月琴、三弦、笙、箫、铙、钹等乐器伴奏。红局班社演出时,配有绣堂名的堂围椅帔,排场稍显富丽。穷困艺人进行白局表演,则多在茶馆酒肆自拉自唱,而后捧一茶盅讨钱,俗称“抹桌子”;如带一女孩沿街卖唱,便称为“扬花”,盲艺人演唱则谓之“瞽目丝线”。1949年后,南京白局除坐唱外,也能进行表演唱和彩唱。其唱腔采用上、下句结构的俗曲曲牌【数板】,句与句之间用过门连接,可以无限反复。
南京白局的演唱内容往往与时事新闻和基层大众的生活相联系,代表曲目有《打议员》、《机房苦》、《王老头配茶壶盖》等,也有一些曲目如《金陵遍地景》、《南京风俗景》等,以描绘南京景色和社会风貌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目前,南京白局后继乏人,已成濒危曲种,急需保护传承。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