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哭嫁歌

10-11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土家族哭嫁歌.jpg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永顺县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是以土家语言演唱的长篇民间叙事歌谣,主要流布于云贵高原余脉武陵山区、湘、鄂、渝、黔等省市土家族聚居地。“哭嫁”是土家族婚嫁礼仪程序中的一种重要礼俗,演唱哭嫁歌与“哭嫁”程序同步。用哭声来庆贺女孩子出嫁,体现了土家族独特的文化意识。哭嫁歌又称“十姊妹?歌”。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十分盛行,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谭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披’遗意也。”具体描述了土家族“哭嫁”的场景。湘西土家女子自幼都要学唱“哭嫁歌”。能否述唱“哭嫁歌”,是衡量妇女才智的一个标准。在土家婚嫁仪式中以歌代哭、以哭伴乐的习俗仍然盛行。充满了离别牵挂、喜悦欢乐的文化娱乐氛围。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在艺术风格上,语言朴素、形象生动、意境清新、音韵和谐。在表现手法上,普遍采用了比兴、比拟、夸张、谐音双关等手法。巧妙程度令人拍案叫绝。

以女子口头文学方式传承的土家族哭嫁歌,对研究和发展中国民间文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用土家语言述唱,对研究土家族历史、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及保护土家族语言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古丈县

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妇女在婚礼仪式中演唱的一种叙事加抒情的长歌。哭嫁歌流布于湘、鄂、渝、黔等省市的土家族聚居地区,而湘西古丈县是以土家语演唱哭嫁歌的主要地区之一。

土家族哭嫁歌,历史悠久。清代改土归流后,“兴哭”、“哭发”作为土家族婚俗的主要内容而盛行。清代诗人的许多《竹枝词》是这种礼俗盛行的佐证。

在古丈,土家族哭嫁歌的演唱,由哭开声、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亲属五个程序组成。母女对哭是哭嫁歌的重要部分,始终贯穿于整个出嫁的全过程。其次还有哭戴花、哭穿衣、哭离娘席、哭背亲、哭上轿、骂媒人等。“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情真意切、虽喜亦悲,凸现出土家族婚俗与众不同的独特文化现象,对研究土家族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土家族哭嫁歌多运用比兴、比拟、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歌词通俗洗练、直白易懂,句式生动灵活自由、长短不一,也有七言句式,整体上非诗非词。哭时声韵融为一体、优美流畅、动听感人,富有极强的文学艺术感染力和语言科研价值。

土家族哭嫁歌凝聚了土家族妇女千百年来的集体智慧,艺术风格别样,民族特色浓郁,是极其重要而珍贵的土家族口传文学长卷,对于研究土家族社会历史、文化、风土民情、民族心理信仰、语言及音乐艺术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