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清明节”是唐代以后被赋予了人文意义的仪式,唐代“清明”由“气”转为“节”,成为一个风行全国的民俗节日,历千百年而不衰。

  清明祭祖扫墓、洗头插花、踏青赏春,各地皆然。而乌镇更有许多与养蚕相关的习俗,故有“清明大如年”的说法。清明前一日为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家家檐前插杨柳枝,男女亦各戴之,民间认为,柳有灵性,可以避邪,柳能驱鬼,而被称为“鬼怖木”,民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此习俗今已近乎消失。

  清明前一夜称“清明夜”,裹粽子,备酒菜,在家祭祀祖先,俗称“请阿太”。四郊乡间有以牲醋斋神者,名“清明利市”,并用石灰在门前场地上画弓矢,以驱蚕祟。还有一些人家祭请“棚头五圣”,在第三进(即羊棚头),用一只竹筛棣代表案桌,摆上酒盅筷子、一碗清蒸川条鱼、一个煮熟的鸡蛋(代表全鸡)、一块肋条肉和用米粉做成猪头样的团子(代表全猪),以及清明圆子,最特别的是用一根稻草打成一个人形结(俗称“柴咕咕”),用六只“柴咕咕”代表六畜。讲究一点的人家还会在羊棚柱上缚一张“五圣纸马”,这是一种木刻印刷的神像,一般用红、绿、黑三套色,上面写有“六畜五圣”的字样。点上蜡烛后,主人对着羊棚礼拜一番,再以敲打铜广勺(铜制水瓢)来驱赶害六畜的瘟神,祈祷“棚头五圣”保佑家中六畜兴旺。祭毕,将六只“柴咕咕”焚毁。祭“棚头五圣”除了清明节外,在大年初五还要行接“棚头五圣”之礼,有时羊生病或者长得慢,也要祭请“棚头五圣”。

  清明夜与除夕夜一样重要,外出之人都要赶回家来吃清明夜饭,以示合家团圆。桌上的菜有发芽蚕豆、糯米嵌藕、长粉丝、马兰头、炒螺蛳、剥壳熟鸡蛋,以及形如蚕茧的清明圆子等等,均与养蚕有关。发芽蚕豆象征蚕业有发头;藕的丝很长,将来养蚕采下的蚕茧丝头就长;长粉丝也是祝愿蚕宝宝吐丝白又长;马兰头能健脑明目,蚕娘吃后眼明心细看得好蚕;吃螺狮的好处最多。清光绪《桐乡县志》记载:“清明前一日插柳、祭墓……是夜育蚕家……也食螺蛳,名挑青,盖病蚕谓之青娘,故云。”将螺蛳(不剪去螺蛳尾端)以针挑取螺肉,称为“挑青”。一说可以明目;一说为祛蚕病,因病蚕谓之“青娘”,故深恶而绝之。食后将螺狮壳撒在屋面上,谓可除瓦刺,俗称“赶白虎”。剥壳鸡蛋寓盼望蚕茧大如蛋;吃了如蚕茧的清明圆子定能采得茧子多又大,圆圆满满获丰收。

  塘南(运河南岸)一带的乡间,清明夜有“听声卜蚕”(亦称“听叶仙师”)的习俗。人们吃过清明夜饭之后,在铁锅中放满水,取来汤罐盖浮于锅中,再取下灶山上的灶神马嶂,置于汤罐盖之上,接着由当家人用手拨一下汤罐盖,任其在水上转动,待其停止后,派人顺着灶神马嶂之头所指方向走出门去,直到听到声音才回家。然后根据所听到的声音预卜今年的蚕事好歹。如听到狗叫声:汪汪(旺旺),即预示今年蚕事兴旺;若听到羊叫声:哮哮(没没),即预示今年蚕事不佳。而地属塘北的乌镇乡间则有“呼蚕猫”之俗,此晚每家每户用竹筷在家门口敲打碗盏。

  一边敲一边喊叫着“猫—咪咪,咪—猫猫”。传说清明夜“呼蚕猫”,老鼠就不会来偷吃蚕了。多少年来,世代以蚕为业、以茧为生,与蚕茧结下不解之缘的蚕农们,把清明与养蚕联系起来,尽管有不少迷信色彩,却反映了他们的一种美好虔诚的愿望,也给当地的清明节增添了不少乐趣。

  《乌镇志》(2001年版)记载:清明节俗尚扫墓,合家去祖先坟前祭扫,坟上添几块带草的泥土,或插上“飘白祖先坟前祭扫,坟上添几块带草的泥土,或插上“飘白纸”,以表纪念。

  扫墓之俗,从秦代开始就已形成,不过那时一般在初一、十五或三十日进行,到了唐代才确定扫墓在清明举行,诗人白居易有一首《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写的就是乡郊扫墓的情景。乌镇人扫墓大多在清明节前一天,人们备好酒菜供品,挑一担或提一篮来到祖先坟上,在墓前摆一张师姑箱(竹匾),供上肉、鱼、鸡、千张、豆腐干及酒、饭、粽子、青团子等,然后点烛燃香,按长幼辈分依次向祖先叩拜。除请祖先的一桌祭品以外,必定还有一只小匾,内设小鱼、小肉、鸡蛋、酒和香烛,是请地主(即地主阿太)吃的,叫作拜坟墓土地。生活于郊外的农人,祖茔离住宅不远(500米之外),人死头3年,则梢方桌去坟前祭拜。拜毕,焚烧事先准备好的用黄纸或锡箔折成的纸钱和元宝,添加坟土,并在坟顶及墓地周边松柏等树枝上,挂上色纸剪成的网带(俗称飘坟)。旧时,镇上无公墓,镇上人往往到乡间购置坟地,为此,镇上人每年清明也都要去乡下上坟。上坟时除带供品之外,还要带上一提提粽子,送给墓地周边的人家,俗称“谢坟亲”,以求他们帮助照管坟地上的树木。茅盾小时候就曾跟家人去乌镇东栅乡下上过坟,还跟“坟亲”人家的小友一起放过风筝。

  风筝在古代称纸莺。清明放风筝是各地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掣盒,轮毅相望。各携纸莺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顾禄在《清嘉录》中也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眼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莺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莺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晦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清明节这天称头忙日(也称正清明,第二天称二忙日)。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树绿草青花黄,充满生机,又在农事蚕事繁忙前夕,所以人们往往趁这大好春光到野外去踏青郊游。乌镇则有清明迎香市的习俗,《乌镇志》(2001年版)记载:

谷雨”收蚕,香汛渐淡,不久,“香市”便结束了。

  清明之后就是蚕事大忙季节,对于蚕乡的人来说,“养蚕有银子,种田有白米”,这是关乎一年生计的大节日。所以自古至今留下了不少清明与蚕桑的谚语,如:“二月清明叶等蚕,三月清明蚕等叶”、“清明丫雀口,看蚕娘娘拍手;清明一粒谷,看蚕娘娘朝伊哭”、“清明浓拱头,饿煞大眠头”、“清明热,只话叶;清明寒,只话蚕”,等等。长期以来,家家栽桑,户户养蚕,而清明时节又与蚕桑生产密切相关。民国《乌青镇志》上有一首清文人洪景皓的《蚕诗》,描写从清明始一直到采茧留种的情景:

  清明时节柳毵毵,姐妹相逢访浴蚕。

  约去采花好撒绿,喜神今日在东南。

  谷雨蚕身细似丝,家家门外插花枝。

  禁他邻里间来往,还戒儿童萧管吹。

  阴晴冷暖总天时,底是吴娘皱着眉。

  昨夜贪眠愁失晓,蚕饥巨耐雨如丝。

  花蚕立夏恰三眠,一月禁人声寂然。

  遮满村儿也鲜事,暂呼春笋作钻天。

  采山须避鹤神方,落茧盈箱复莫筐。

  拣出干圆留作种,明年依旧十分强。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