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清明节

  现在清明节的前几日,乡村、城市的人们都要为祖先及已经亡故的亲人上坟。会宁陇右民俗亦如此。清明节到来之前,家家户户基本上都要上坟。上坟之前要备上纸钱之类的东西。会宁陇右人家一般也就由留在老家的人早早拓印一些冥票。到了上坟这天,出门在外的族人们都回到家里,汇聚起来,一同去上坟。除了冥票,上坟时大都做好了献祭的食品。有些人家就准备些一般的饭菜,粉条子肉臊子加上几片新鲜的韭菜叶,打上几个荷包蛋,盛在容器中带上。茶水、香酒、香烛、馍馍、果品也要带上。大概是遵从寒食的习俗吧,还要特地带上一瓶特制的姜汤凉水。这姜汤凉水也就是在窖凉水里加上些醋,放进去一些白糖或者红糖。烧纸拜祭之后,姜汤凉水和茶酒一同也就那么朝着坟丘一洒,算是为先人献祭。

  清明节在我国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现在已经是法定的全国性休假日。

  据说韩国好像还抢注这个节日是他们的文化遗产。其实翻翻中国古典文学就知道,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符号,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上写清明的诗文,大概以杜牧的《清明》最为著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张继的《闾门即事》也很招人喜欢:“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黄庭坚的《清明》诗风味独特:“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两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封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这里引用两个典故把君子小人两种人生境界比较得十分清楚。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充满了田园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向来脍炙人口:“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其中的名句“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流传甚广,色彩感很强烈,诗境也很旷达。程颢的《郊行即事》写道: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这首诗里只有文人的风雅,没有道学者的保守。朱淑真的《浣溪沙·清明》的“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

  恼人光景又清明”,写出了女性视觉中江南清明的神韵,也透露了闺中少妇的春困春忧。后世清代李渔《清明节一日》“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战场花是雪,驿路柳为鞭。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则写出了离乱年月又当清明的迷惘、悲沉。曹雪芹笔下《风筝》一诗写道:“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他借清明节民间儿童放风筝的风俗抒情,表达别离之苦。

  其实到了现代,清明节前后,无论城市乡村,许多地方还是有放风筝的习俗。春日天气晴朗,又当节假日,会宁城镇里的大人们领着孩子,带着买来的风筝到广场上去或者干脆到郊外找一块空旷的地方去放。大人们帮孩子把风筝放起来,孩子们就一片欢呼,晃动着手中的线团,希望自己的风筝越飞越高。有时候放风筝的人多了,高空的风筝有可能互相绕线,结果可能导致两只风筝都会一头栽下来,那样就一片惋惜。乡村的孩子也爱放风筝,但清明前后已经是一年中的大忙季节。有些家庭男人们急急忙忙回来上坟,然后又都去城里打工,留在家里的老人妇女还忙着庄农上的事情,没有那个闲情逸致。读书的孩子们休假回家一两天,大人们也要他们帮家里人做这做那。俗话说,“清明前后,栽瓜点豆”,一年农时是不敢耽误的。

  有时候清明前后,春风已经开了,整天黄风土雾,田地里劳作的北方人,心思都在庄稼上,不知不觉也就把清明节的一些传统习俗给淡忘了。等到夏田种完了,瓜豆种子都躺在湿润的泥土中,苞谷种子也种上的时候,三月也就不知不觉结束了。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