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清明节

  清明扫墓,一般认为是到唐玄宗那个年代才有明文规定,进入国家礼制的。《唐会要》卷二十有一段文字说:“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埽礼。”说此前礼制并不明确,既然民间已成风俗,干脆规定下来。又说只许祭拜,不许作乐云云。说明唐代对于扫墓这个风俗,是有一系列规矩的。在我国历史上,俗上升为礼、礼又下沉为俗的事常有发生,清明扫墓便是一例。

  清明在春天里,是踏青游春的好时机。坟墓大多在城镇之外,人们借扫墓的机会,一家人都可以来到郊外放松心情。从《梦粱录》《武林旧事》等典籍的文字记载可以看出,南宋时候的杭州百姓“野祭者尤多”,此日“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可见清明扫墓同时又形成了一番十分热闹的景象。许多文献提到,这段时间里人们踏青,放风筝、荡秋千、采百草、射柳、拔河、蹴鞠、扑蝶、斗鸡等娱乐游戏都是颇有吸引力的。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记当时杭州的清明节风俗,“是日,倾城上冢,南北两山之间,车马阗集……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筋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而外方优妓、歌吹觅钱者,水陆有之,接踵承应……是夜,人家贴‘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之句于楹壁间,谓如此,则夏月无青虫扑灯之扰。僧道采杨桐叶染饭,谓之青精饭,以馈施主”。由此可见,以家庭为单元的扫墓固然是清明节一大主题,而由此引发的踏青以及在风景区里的各种游乐活动则已经成为当年清明节的又一大内容。这种节日格局由来已久,至今依然难改。

  在浙江各地,清明团子,又称清明粿,作为一种节日食品,也是流传已久的。人们到野外采集野荠、青蓬、嫩艾、小棘姆草一类植物,取其绿色,揉入糯米粉,做成团子,香软可口,人人爱吃。明代郎瑛《七修类稿》称:“古人寒食采桐杨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耳。”从青精饭到青团子,民俗演变的轨迹依稀可寻。

  “清明狗”也颇为有趣。《江乡节物诗·粉犬》题注云:“和五色粉为犬,清明戏具也。至立夏则烹之,以食小儿,欲其健壮相似耳。”在嘉兴一带,清明时节有四种菜肴往往必备,那就是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据说都与养蚕有关。桐乡《濮院志》云:“清明前一日谓之清明夜……食螺蛳名曰挑青,盖蚕病谓之青娘故云。”人们还会把吃完剩下的空螺蛳壳抛上屋顶。老人对上述食俗的传统往往还会有所解释,最终的寄托则总会说是祝愿蚕桑生产能有个好收成。

  清明时节,浙江的许多地方都即将进入农忙,人们渴望借着朝山进香的机会去购物和游览,都有出去走走的需求,一些庙会也就应运而生。诸如湖州含山的轧蚕花和嘉兴的网船会,都颇有些影响。网船会在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的莲泗荡举行,那里有刘王庙,主祀刘猛将。传说刘猛将是灭蝗英雄,这与嘉兴一带稻作生产的历史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刘猛将如今在这一带却成了水神,是杭嘉湖、苏锡常、上海一带船民、渔民心目中的保护神。每年清明节和农历八月十四刘王生日,这一带船民、渔民都会驾着大大小小的船只前往莲泗荡进香赶庙会。船队从莲泗荡的刘王庙门口一直延伸到江南运河,长达十余里。昔日浩渺的水域这时候被船挤得只剩一条单行航道。船上旗帜高耸,人声鼎沸。许多船家除了进庙烧香之外,往往还在自己的船上设供祭拜。庙会期间,戏文、杂耍、高跷、舞龙、舞狮、花鼓、莲湘等民间艺术表演此起彼伏,又有踏白船竞技,气氛热烈。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