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探秘:揭秘你不知道的丧葬风俗之全过程!

在旧社会,丧葬程式繁杂,往往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一般分报庙、停尸、入殓、送门幡、出殡、圆坟等几个步骤,由于人们贫富程度不一,因此繁简程度不一,因户制宜,老话说:“穷人埋的是人,富人埋的是钱”。

后来,封建陋习逐渐革除,土地庙相继被拆,报庙这一项也逐渐取消。其他主要程序是:

一、停灵

俗称“躺当”,人已垂危,速换寿衣,整容,不管春夏秋冬,一律穿棉衣。去世后,马上烧“倒头纸”,再将亡人抬到堂屋正中,卸下门板作床,头朝西仰卧,也有地区是头朝南,脸上盖上黄纸,双脚用麻绳捆住。若不幸在外死亡,尸身不进家门,在墙上扒个豁口。有些地方若亡者有父母健在则不进家门。

就绪后,烧纸、烧香、行叩头礼,举哀。然后,派人去各亲戚家报丧,安排丧事各项事宜。丧家在门外或者胡同口挂上“门幡”,男左女右,门幡用白纸条做成,根据年龄来确定纸条数,门框上贴白条。

二、吊唁

也叫做“烧纸”,停尸至殡葬前,为“烧纸”期,亲友、街坊陆续前来吊唁,男的去吊唁叫“上纸”,女的则叫“吊问”,晚辈按照辈分、年龄依次排开跪拜在亡人前。吊唁人一般带黄纸前往,也有地区带炸货、糕点、水饺等。

三、入殓

一般来说,死亡下午或者第二、三天,夫妻中若有一人健在,为亡者入殓不能选双头日子。棺木材质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同而有区别。家境好的会选柏木,一般的则选杨木和柳木。入殓前,用白纸将棺材内壁裱糊。底面撒灰或者撒小米,上铺烧纸,由子女投15枚“垫背钱”,旧时用制钱,现在则用硬币。之后再铺上褥子,安放亡者。一切准备就绪,生者瞻仰遗容,但不许哭泣,更不许有眼泪落到亡者身体上。封棺后,棺木头贴寿字,尾部贴纸剪莲花,棺木两侧贴剪纸的金银元宝,同时摆放香烛供品。

停灵期间,在亡者头前点“长明灯”,放“影身草”,还放一个罐子,每顿饭吃饭时由孝女、孝媳放一些好吃的,名曰“仙食罐”或者“浆水罐”。

四、送门幡

又称“送路”“送山”,意为送亡者的灵魂去归宿地,时间在夜晚,用柴草捆两条六七米长的火把引路照明,有土地庙,已经报庙了这时还要去一趟,孝子身背门幡,其他晚辈列队紧随其后,都不能哭,到庙里请暂时寄息的灵魂。回来的路上,孝子要不停念叨“回家吃饺子了” ... ...

送门幡后,继续吊唁,从死亡到出殡,亡者停放时间并不确定,时间短则当天就埋,但一般约定俗成为七天。大户人家有的停灵五期,就是35天。隆重程度根据主家意愿,全孝为最隆重的,旁系下辈和亲戚下辈也要穿孝;其次仅直系亲属下辈人穿孝。

孝衣一般都是肥大的白色衣裤,男的还要带孝帽。女的白布盖头上,手拿一块抹泪布,孝子腰扎麻绳,即所谓的“披麻戴孝”。

五、殡葬

俗称“出殡”,之前先“辞灵”,行三拜九叩大礼。旧时需要几十人抬,中间棺材不可落地。棺材离开,孝子们行大礼,然后孝子摔瓦盆或者瓦片。一路上孝子打幡,两人相架,其他人随后。孝女则手捧金斗银斗。到达墓地后,行祭礼,棺入穴。“浆水罐”放在棺材一侧,盖上一块“金砖”,先有孝子填土,其他人辅助。与此同时,在大街上烧掉“影身草”和亡者生前枕头或衣物。

第二天全家去墓地祭祀,称为:“圆坟”,在这之后一个月、两个月、一百天和一至三周年的忌日都要扫墓。

以上所述,已剔除大部分繁琐的迷信程序,但仍有很多旧习参与其中。同时,地区不同,程序也不同。但无论何种形式,都是对亡者最真诚的尊重,也反应了家人的悲痛和不舍之情。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