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樟木一把刀,刻画栩栩众生相,据说这是传男不传女的民间工艺

以樟木为原料,借助专业雕刻工具,经艺人的一双巧手,精雕细刻出四百多种造型,个个面目不同,性格各异,生动传神。这就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漳州木偶头。

这项传统的汉族民间工艺,主要流传于福建漳州、厦门、泉州及周边地区。它不仅是木偶戏的演出道具,更是民间艺术中的工笔画精品,具有很浓重的中国色彩和闽南乡土气息。

漳州木偶雕刻起源于晋,盛于唐,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木偶的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造型严谨,精雕细刻,彩绘精致,着色稳重不艳,保留唐宋的绘画风格,人物性格鲜明,表情丰富,造型夸张。

漳州木偶造型种类繁多,既有生、旦、净、未、丑等多种行当,又有神仙、鬼怪、动物等形象,还有传统戏剧中的知名角色,例如关公、曹操、梁山一百单八将等等。

漳州艺人雕刻木偶头注重五形,即眼、口、鼻、眉、耳,和五骨,即眉、顶、颧、额、颏骨。其中,木偶头最重要的是木偶脸。脸要讲究的是五形三骨,即是两眼、一嘴、两鼻孔(五形)和眉骨、骨、下颏骨(三骨)。

漳州艺人在雕刻的时候,根据角色的外形、性格、身份、经历和气质来构思,加上利用造型、线条、色彩来抓住角色的神髓以及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

一个木偶头的诞生,前后经过开胚、定型、细雕、裱纸、磨光、补隙、刷泥、上粉、开脸、盖蜡等十几道工序。除了刀工的精湛,木偶雕刻还对原材料樟木的鉴别选择、涂料的配制都很有讲究的——樟木采用较坚韧、防蛀、不易变形的木料;涂料是世袭的秘制的。这样,木偶保存百年都不会掉色、变形。

据传,漳州的木偶戏是陈元光率军入闽,创建漳州的时候带来的。当时的漳州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天灾不断,可谓是“蛮荒之乡”。当时人们为了祈求生活安定,便祭拜仙佛鬼神。因此,古老而神秘的木偶戏便在漳州民间流行。这些木偶人不仅木偶戏的重要道具,还适用于丧礼驱鬼,也用于婚礼、寿诞、添丁等喜事。

漳州木偶戏表演者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表演,既能够体现唱、念、做、打,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表现的动作。木偶头的造型分为生、旦、净、丑、杂五大类。

木偶的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沿袭传男不传女的传承古制。但现代老艺人的后代大多不愿意传承这项工艺,因为既费时费力,经济上也没有较好的收益。但民间工艺应该继续传承下去,这种有着民族气息的艺术文化形式,不应该随着老一辈艺人的离开而消逝殆尽。不管传男也好,传女也罢,在外来新鲜事物日益增多的时代里,在机器普遍取代人工的潮流中,这种一刀一划、一笔一刻,精心雕琢的手工艺术,应该为它的绽放保留一片天地。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