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糕点铺史话 饽饽铺里的故事

作者:头上有朵蘑菇云

老北京糕点铺史话 饽饽铺里的故事

    北京的糕点业的特点十分突出,它吸取汉、满、蒙、回、藏等民族食品的精萃,融汇南、  北、荤、素、甜、咸之特点,形成了与其它地区所不同的“京味糕点”。

  老北京人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及祭祖敬神、婚丧嫁娶、生辰寿日都离不开糕点;一些小康人家还把糕点当作早点和夜宵,或用来做招待客人的茶点。因此,北京的糕点铺特别多,而且,除糕点铺外,一些副食杂货店也兼卖这些糕点。

  老北京人把糕点铺称为饽饽铺。“饽饽”一词始于元代。元世祖定都北京(大都)后,市面上出现了以蒙古饽饽为主的民族食品。经营这种食品的称鞑子饽饽铺。明朝永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