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句。
  清明是二十四个节气之一,为何在这时节江南一带的天空,总是阴沉沉的,下起连绵细雨,使人在泥泞的路上行走艰难呢?
  原来,清明时节正是寒冬过去,春天到来,草木萌发的时候。江南地区,受太阳照射的时间愈来愈长,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平均气温一般都在摄氏10度以上。再加上来自东南海面温暖潮湿气流的吹袭,使这一带暖空气显得活跃异常。与此同时,南下的干冷气流,在长江流域的势力也并不示弱,当暖空气和冷空气碰在一起,便发生“搏斗”。由于来自东南方的湿热气流温度高而轻,南下干冷的气流温度低而重,所以,湿热而轻的气流被干冷而重的气流“抬”着上升,或者自己慢慢地“爬”到干冷气流上面。暖空气到达高空以后,受冷而温度下降,空气里的水气,便凝结成小雨滴落下来,出现纷纷扬扬的“牛毛细雨”。如果南下的冷空气,不能用压倒优势把暖空气赶下海去,那么,它们就“顶牛”,出现相持的局面。这样一来,“雨纷纷”的日子,就会一连好几天。
  假使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微弱,北上的温润气流强大,那么,它们的“搏斗”,将移到长江以北,江南地区将是无雨的晴天。倘若南下的干冷气流特别强大,北上的湿润气流微弱,江南地区“雨纷纷”的日子,就会迟一些,降落的地方,也会南移一些。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的降雨,对春耕育秧、植树造林、蔬菜栽培都很有好处。

  中国的农历反映了农业生产规律,对农业生产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但农历中的节气只是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节日的形成还必须有一定的风俗活动作为基础。
  古代节日来源于农事,大多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而清明则是一个时序与节日合一的节气。
  清明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历来都与一定的气候物象相关联。清明时节,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属于春耕的大好时光。清明时节春光明媚,适合植物生长,也是人们野外踏青及进行其他各类户外活动的好时机。
  因此,清明不仅仅是传统农业生产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人们一年之中最富生机的一段日子。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