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戏

12-09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侗戏.jpg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黎平县

  侗戏大约产生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由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歌师吴文彩始创,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吴文彩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根据汉族说唱本《二度梅》编制出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之后,侗戏不断吸取桂剧、彩调、祁阳戏、贵州花灯戏等其他戏曲剧种的营养,逐渐提高和完善,最终演变成表演有说有唱、曲调丰富、别具风格的独立剧种。
  侗戏主要流行于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其主要曲调包括【平板】(又称【普通板】、【胡琴板】)和【哀调】(又称【哭调】)等,此外还有【仙腔】和【戏曲大歌】等;伴奏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扬琴、竹笛、芦笙等,开台和人物上下场时用鼓、锣、钹、镲伴奏。侗戏表演比较朴实,服饰、道具都是本民族普通的或稍加美化的日常用品。表演时一般由两人用侗语对唱,每唱完最后一句,表演者便在音乐过门中走“∞”字交换位置,然后再接着唱下一句,如此反复直至一段唱词结束。侗戏没有严格的行当划分,惟丑角的表演有独特程式,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场,都只能向里跳,人称“跳丑脚”。《梅良玉》、《毛洪玉英》、《刘知远》、《江女万良》、《珠郎娘美》等是侗戏的传统剧目,其中《珠郎娘美》已被摄制为影片。


  侗戏尽管发展缓慢,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侗族地区,多数村寨都有群众自己组织的业余侗戏班。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现代传媒的发展,侗戏不再在民众的娱乐生活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侗族没有文字,过去戏师们全凭记忆把整出甚至数出戏记于脑中,再传授给演员;还有的则利用汉字记音,借用汉文字把传统的侗戏记录下来。这种方式的脆弱性影响到侗戏的顺利传承,有必要设法加以解决。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