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嘉定竹刻、宝庆竹刻)
12-09 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反馈
竹刻•嘉定竹刻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嘉定区
嘉定竹刻工艺流传于上海市嘉定地区,嘉定位于上海西北部,北依浏河,盛产竹子。嘉定竹刻技艺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朱鹤所创,主要在嘉定县(区)内传承。
朱鹤将书画艺术融入竹刻,开创了以透雕、深雕为特征的“深刻技法”,使竹刻成为一门独立的观赏艺术。其子朱缨、其孙朱稚征均继承上辈竹刻技艺,并推陈出新。朱缨的刀法比朱鹤更为丰富,而朱稚征的成就更进一步超过了父祖辈,刀法神妙,风格简洁精雅,古朴淳厚。祖孙三代奠定了嘉定竹刻艺术的基本品格,在历史上被人称为“三朱”。“三朱”之后,李流芳、娄坚等“嘉定四先生”在书画之余,亦承朱氏“深刻法”刻竹消遣。清代康熙年间,吴之创薄地阳文刻法,秀媚遒劲,层次多变,被时人称之“鬼斧神工”。另有封锡禄、封锡爵、封锡璋三兄弟,精于圆雕,擅作人物,作品生动传神,将嘉定竹刻推入全盛时期。至乾隆年间,嘉定竹刻流派纷呈,而以周颢为领军人物。周颢集嘉定竹刻之大成,用刀如笔,作品生动浑成,被世人称为“绝顶佳品”。与周颢齐名的还有周笠、施天章,时称“嘉定三艺人”。嘉定竹刻早在清初即被当作贡品送入宫廷,康熙及雍正两帝不仅收藏,还将艺人封锡禄、封锡璋、施天章等召入内廷供奉;乾隆皇帝则将自己的诗题写在笔筒上,让嘉定竹刻艺人刻录。晚清时,嘉定竹刻集中在嘉定城内,作坊林立,店铺繁多,时大经的“文秀斋”、韩玉的“云霞室”、叶端甫的“翠晴斋”、张学海的“文玉斋”、朱厚甫的“酉阳俎”、范雅堂的“文元斋”、申竹芗的“瑞芝斋”及“潘松云斋”、“谢荫轩”等均有一定影响,但此时整个竹刻行业已开始陷入停滞并渐次衰落。1949年后,嘉定竹刻有了专业的行会组织和研究机构。嘉定竹刻传统上主要以家族、师徒授受方式承传,朱氏浮雕透雕刻派、封氏圆雕派、吴氏薄地阳文派、周氏南宗画派等众多流派均有传人。现在这一技艺主要的传承人有范勋元、张迎尧、樊其昌、丁黎良、王威、王乐平、张伟忠、蒋玉铭、苏玉蓉、庄龙、周铿、张伟忠、蒋玉铭等。
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嘉定竹刻的形制多适合文人口味,其品种有以竹筒和竹片制成的笔筒、香筒(薰)、臂搁、插屏、抱对等,也有以竹根刻成的人物、山水、草木、走兽等。其技法包括浅刻、深刻、薄地阳文、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刻等十余种,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原创性,审美价值远远超过实用价值。
由于嘉定竹刻系纯手工操作,工艺流程复杂,制作耗时费神,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经济效益低,所以艺人大都已转业。而美术学院培养出来的中国画画家亦无人操刀刻竹,书画家和竹刻艺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致使嘉定竹刻的文化内涵逐渐丧失。另外,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大片竹林消失,竹刻的原材料出现匮乏。所有这些都导致嘉定竹刻技艺走向衰微,急需制订措施加以抢救。
竹刻•宝庆竹刻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邵阳市
湖南省邵阳市旧称宝庆府,地处湘西南,是湖南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宝庆属西高东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明代编修的《宝庆府志》,曾记载过万历年间宝庆竹刻名师潘一龙及其竹艺作品的情况。清代康熙年间,宝庆竹刻艺人王尚智发明了翻簧工艺和翻簧竹刻。以此法制作竹刻时,艺人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煮、晒、碾等工序后,压平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抛光打磨,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竹簧雕刻色泽犹如象牙,格调高雅,一经问世,即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竞相收藏的珍品,并被宫廷定为贡品和外交礼品。曾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1950年,政务院特定8件宝庆翻簧竹刻工艺品,作为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向斯大林祝寿的礼物。
宝庆竹刻的雕刻技艺种类齐全,题材丰富,手法别致,仅刀法就多达二十余种。宝庆竹刻的历代大师们擅长于将自己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与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中国古典书画的意境融会贯通,创造了无数精美的竹刻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宝庆竹刻这朵民间艺术奇葩虽然在历代战乱和20世纪60年代屡受严重摧折,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但在20世纪90年代邵阳原有的9家竹艺厂全部破产倒闭,技师流散全国各地,现仅存的二十多名老艺人亦年事渐高。宝庆竹刻正濒临消亡,亟待抢救、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嘉定区
嘉定竹刻工艺流传于上海市嘉定地区,嘉定位于上海西北部,北依浏河,盛产竹子。嘉定竹刻技艺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朱鹤所创,主要在嘉定县(区)内传承。
朱鹤将书画艺术融入竹刻,开创了以透雕、深雕为特征的“深刻技法”,使竹刻成为一门独立的观赏艺术。其子朱缨、其孙朱稚征均继承上辈竹刻技艺,并推陈出新。朱缨的刀法比朱鹤更为丰富,而朱稚征的成就更进一步超过了父祖辈,刀法神妙,风格简洁精雅,古朴淳厚。祖孙三代奠定了嘉定竹刻艺术的基本品格,在历史上被人称为“三朱”。“三朱”之后,李流芳、娄坚等“嘉定四先生”在书画之余,亦承朱氏“深刻法”刻竹消遣。清代康熙年间,吴之创薄地阳文刻法,秀媚遒劲,层次多变,被时人称之“鬼斧神工”。另有封锡禄、封锡爵、封锡璋三兄弟,精于圆雕,擅作人物,作品生动传神,将嘉定竹刻推入全盛时期。至乾隆年间,嘉定竹刻流派纷呈,而以周颢为领军人物。周颢集嘉定竹刻之大成,用刀如笔,作品生动浑成,被世人称为“绝顶佳品”。与周颢齐名的还有周笠、施天章,时称“嘉定三艺人”。嘉定竹刻早在清初即被当作贡品送入宫廷,康熙及雍正两帝不仅收藏,还将艺人封锡禄、封锡璋、施天章等召入内廷供奉;乾隆皇帝则将自己的诗题写在笔筒上,让嘉定竹刻艺人刻录。晚清时,嘉定竹刻集中在嘉定城内,作坊林立,店铺繁多,时大经的“文秀斋”、韩玉的“云霞室”、叶端甫的“翠晴斋”、张学海的“文玉斋”、朱厚甫的“酉阳俎”、范雅堂的“文元斋”、申竹芗的“瑞芝斋”及“潘松云斋”、“谢荫轩”等均有一定影响,但此时整个竹刻行业已开始陷入停滞并渐次衰落。1949年后,嘉定竹刻有了专业的行会组织和研究机构。嘉定竹刻传统上主要以家族、师徒授受方式承传,朱氏浮雕透雕刻派、封氏圆雕派、吴氏薄地阳文派、周氏南宗画派等众多流派均有传人。现在这一技艺主要的传承人有范勋元、张迎尧、樊其昌、丁黎良、王威、王乐平、张伟忠、蒋玉铭、苏玉蓉、庄龙、周铿、张伟忠、蒋玉铭等。
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嘉定竹刻的形制多适合文人口味,其品种有以竹筒和竹片制成的笔筒、香筒(薰)、臂搁、插屏、抱对等,也有以竹根刻成的人物、山水、草木、走兽等。其技法包括浅刻、深刻、薄地阳文、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刻等十余种,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原创性,审美价值远远超过实用价值。
由于嘉定竹刻系纯手工操作,工艺流程复杂,制作耗时费神,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经济效益低,所以艺人大都已转业。而美术学院培养出来的中国画画家亦无人操刀刻竹,书画家和竹刻艺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致使嘉定竹刻的文化内涵逐渐丧失。另外,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大片竹林消失,竹刻的原材料出现匮乏。所有这些都导致嘉定竹刻技艺走向衰微,急需制订措施加以抢救。
竹刻•宝庆竹刻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邵阳市
湖南省邵阳市旧称宝庆府,地处湘西南,是湖南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宝庆属西高东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明代编修的《宝庆府志》,曾记载过万历年间宝庆竹刻名师潘一龙及其竹艺作品的情况。清代康熙年间,宝庆竹刻艺人王尚智发明了翻簧工艺和翻簧竹刻。以此法制作竹刻时,艺人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煮、晒、碾等工序后,压平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抛光打磨,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竹簧雕刻色泽犹如象牙,格调高雅,一经问世,即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竞相收藏的珍品,并被宫廷定为贡品和外交礼品。曾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1950年,政务院特定8件宝庆翻簧竹刻工艺品,作为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向斯大林祝寿的礼物。
宝庆竹刻的雕刻技艺种类齐全,题材丰富,手法别致,仅刀法就多达二十余种。宝庆竹刻的历代大师们擅长于将自己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与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中国古典书画的意境融会贯通,创造了无数精美的竹刻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宝庆竹刻这朵民间艺术奇葩虽然在历代战乱和20世纪60年代屡受严重摧折,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但在20世纪90年代邵阳原有的9家竹艺厂全部破产倒闭,技师流散全国各地,现仅存的二十多名老艺人亦年事渐高。宝庆竹刻正濒临消亡,亟待抢救、保护。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