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人的传统风俗节日——烧白柴

  烧白柴是布朗族人的风俗节日,在每年阳历12月14日。这天晚上,在寨外广场上搭一座5米高的白柴宝塔,点火焚之。德昂族人认为,天气寒冷季节已到了,怕佛祖受冻,需烧白柴,给佛烤火,以驱寒冷,增加温暖之意。
烧白柴

  节日起源

  烧白柴节的来历,据傣文《赕佛经》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心地善良的夫妇。丈夫叫占罗,妻子叫婆帕。夫妻俩每天赶着牛车到城里经商,途中总是遇到露宿在树下的三个僧人。这三个僧人吃的是红薯、芋头和果子,日复一日,孜孜不倦地传教。冬天,三位僧侣仍然露宿在挂满露珠的树下,他们经常被冻得不能去寻找食物。一天,商人备好牛车,车上装满各种货物和食物,叫上妻子,离开了家,翻山越岭向城里走去。来到树下,看见这三位身穿袈裟,手持念珠的僧人已冻僵在树下。

  僧人们见到夫妻俩,便开口对妇人说:‘你快去找些干柴来吧!’妇人迅速到树林找来一大担干柴,并马上燃起了一堆熊熊的烈火。温暖的火驱走了寒冷和死神,三人的身体终于能活动了。他俩不停地往火里添柴棒,渐渐地三位僧人感到饿了,夫妇俩又真诚地煮了一锅稀饭,敬献给他们吃。过后,三位僧人为夫妇俩念经,祝愿升火煮稀饭的功德将伴随他俩九生九世。”从此,人们就把烧白柴当作一种布施而继承下来了,大家同样希望得到佛祖的保佑。

  节日活动

  节前,信众中的青年男女同到至山中砍白柴,把砍回的白柴扛至佛寺晒干备用,农历正月十五日,由男信徒用白柴扎成高4—7米的“亚”安形底座的亭式建筑。顶层置油布条,刨花等易燃物。柴亭中悬挂鞭炮。有的亭顶还悬吊着竹木雕品,有竹花、叮琴、刀、驽、剑等。晚九时许,柴亭下已是香烟袅袅、烛光闪烁、一些老年信徒跪拜在柴亭四周,轻声诵经祷告,其后是围观的村民。僧侣被布奘和寨老簇拥着来到柴亭前,由僧侣诵《苏旦》中的《苤写》章节,其大意是赞颂佛主伟大至上,向佛祖乞求保佑,消灾免难,赐福于民。诵经约半小时。

  诵毕,一位长老手持长竹竿点燃柴亭顶部的易燃物、顿时鞭炮炸响,火星飞扬,烈焰冲天,孩子们在“火塔”下争抢着从亭顶掉下来的吉祥物——各种工艺品。一小时后,柴亭化为灰烬,人们纷纷散去。第二天晚上,各家都带上柴糯米饭稀饭,作为供品送到佛寺。据说,紫糯米粥象征白象的心肝。想了解更多少数风俗习惯,请登录中国。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