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时间呈现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
心若微尘藏大千
——刘金禄先生人生与微雕艺术探论
艺术不仅仅是大师们的专利,许多未曾冠以“大师”头衔的普通人也在这个社会的角落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甚至穷毕生精力进行着艺术劳作,在他们手中诞生的另类艺术同样闪烁着人类艺术灵感的光辉,更凝结着为实现梦想而非凡的执着。——作者题记
惊叹于刘金禄先生的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并为之投向一抹百感交集的凝视:细微于发梢,宏大至天地,一幅思维与心力的灵魂之作,一部走向极端精致的历史浓缩画卷。
走近刘金禄先生,走进他的艺术之“家”,让人看不到“艺术”二字,方知刘金禄先生悲怆的艺术人生。这位湮没在武威民间的手工雕刻艺人,虽瓮牖绳枢,室如悬磬,穷困潦倒,但视艺如命,矢志不渝,为梦想成真,耗费一生时光,付出毕生心血,倾其所有家当,演绎了一部刀锋下的传奇人生。
一
对刘金禄先生来说,其艺术人生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祖籍天津,生于工匠世家,在历史名人外祖父(微雕大师)和家父(万能工匠,武威电影和工业的创始人)的影响下,痴迷和执着于雕刻艺术,从一位普通的民间手工艺人成长为一代雕刻能手。60年艺术生涯无怨无悔,60年雕刻佳作耀人夺目,刘金禄先生的经历不能不说是有些传奇色彩。
刘金禄先生是幸运的。七、八岁随父学艺,十六岁经行业专家测试达到四级钳工水平,1979年因“身怀绝技”而进入武威地区歌舞团任美工,八十年代末获得建筑工程师资格,多才多艺的人生之初,为他铺垫了如锦似绣的美好前程。
曾为大型话剧《不准出生的人》制作全部道具298件,得到领导和演职人员的高度赞赏;
曾为大型古装戏《天河配》制作道具牛,其眼神、口形转动可乱真,使来武威拍摄的某电影厂编导大为惊叹;
曾担任电影《大漠紫禁令》高级道具师,装置、设计师,被香港著名导演李瀚祥称为“神手”;
曾为中国艺术节大型民族历史剧《凉州会盟》设计制作集汉、藏、蒙三个民族元朝时期各种道具300多件,受到专家和演职人员高度赞赏,并受时任甘肃省长宋英接见;
曾担任台湾杰米罗广告公司30集电视剧《十八罗汉》总道具师,被台湾著名导演午马誉为“西北道具王”;
曾担任电影《月圆凉州》道具设计师,其作品受业内人士高度评价和赞誉;
曾为“建党70周年武威地区民间工艺美术展”制作工艺品《帆船》、《西洋车》、《木雕人物》等荣获一等奖。
曾为兰州香茗居茶院设计制作茶树、榕树、假山、瀑布、喷泉、木雕茶具等,在省城引起轰动,被称为“假树王”;
曾为武威工商银行设计制作“明朝凉州城”模型,为武酒集团设计制作“武凉古都”模型,分别受到永久珍藏;
曾为甘肃省第二届“敦煌新韵形象设计大奖赛”设计制作“古凉新韵”轰动兰州;“武威八景”获得全场总冠军,并获6枚金奖、8枚银奖、12枚铜奖,同时一举夺得形象设计类全部奖项;
曾设计制作“凉州八景”,荣获甘肃省民间工艺美术展特等奖及一等奖;
……
艺术需要发现和创造,艺术家的价值在于此。艺术是刘金禄先生燃烧的生命化作永恒的那一部分,也是刘金禄先生执著的生命得到升腾的哪一部分,他的微雕艺术无愧于历史,也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中国作协主编黄国光先生为其题字题词:“武威奇才惊华夏,人间巧艺夺天工;此物只应仙山有,世上难见一两回。”
刘金禄先生似乎又是不幸的。走进他的艺术“加工车间”,其设施简陋、狭小,甚至寒嘇,让人无法把它与“艺术”联系起来,更让人不胜伤感,悲从中来。
其人年刚逾六十,但见形容憔悴,身心疲惫,背驼腰弯,视力模糊,花发早生;
其住房属六、七十年代砖混建筑,70多平方米,两代四口人蛰居一起,室内家俱一应自己手工制作,无一现代家具;
其艺术“工作室”竟是不过1平方米的阴台,而厨房和餐厅只能混为一处;
其唯一的女儿,因当年交不起学费而导致辍学,于16岁过早地走向打工者的行列;
其雕刻用材长期受到一家回族餐馆夫妇廉价相助,只因无力购买更好的材料;
其工资受到克扣,竟持续长达16年只给每月260元的生活费,经业内人士多方奔走呼吁,得到每月600-1000元的“名义工资”;
其生活常常捉襟见肘,用清水煮面条惨淡渡日时常发生;
……
只因一个“能”字,嫉贤妒能者有之,百般刁难者有之,苦了两代人,也害了两代人,但他总是以淡定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他人、对待人生磨砺,在世俗的困扰中不屈不挠的坚守着这方净土。刘金禄先生可以用雕刀镌刻出精美的历史景观,却无力为自己、也为家人创造幸福的生活。他能刻出人生百态、世间万象、人间冷暖,但不会世事洞达,迎合生存的游戏规则,改变经济拮据的生活状况。诚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的:“雕刻不需要独创,但一定要用生命”。这是对他人生和艺术的真实写照。
二
“凉州八景”是刘金禄先生无数雕刻作品中的代表之作,件件充溢着造化之奇,天籁之妙,流动之韵,恰似上苍造物的美的典型,成为再现魅力凉州的重要文化遗产。
“凉州八景”是建筑、彩绘、雕刻等多种工艺的集成。先说建筑。“凉州八景”包括“海藏烟柳”、“大云晓钟”、“雷台三星殿”等都是历史遗存的古典建筑,亭台楼阁、殿堂门庭及水榭烟柳极具特色。刘金禄先生深谙建筑设计,宏大的有形建筑,在他的精心构思中达到合适的尺寸和比例,浓缩为精美的微雕建筑,实现了再造艺术的临界与跨越。再说涂漆。一件微雕艺术品,一般要经过多次刷漆以达到一定的厚度而不致于开裂,且每次刷漆后都只能在室内自然阴干,需要花费近百天的时间。刘金禄先生不烦于简单的重复,耐得住枯燥甚至寂寞,他用时光积淀艺术的美丽,用耐心等待“新生儿”的诞生。三说雕刻。单论雕刻的精度,微雕是所有雕刻类里最精细、难度最大的,平面或者大型石刻、木刻,若一刀雕不好,可以重新修复,而微雕则不然,要求一刀到位,精确程度难以想象。刘金禄先生用刀之准确,是一生功力的积淀,也是他精湛技术的表征。
“凉州八景”是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凉州八景”寓历史、文化于艺术创作之中,唤醒了凉州不朽的历史、文化记忆,成为再现这座文明古城的精神标识。以“海藏烟柳”“大云晓钟”为例,古凉历史、地域文化、艺术法式得到了完美的融合,既彰显作品的自然之美,又赋予人文内涵,弘扬民族文化,再现历史盛景,达到了形神共生并有的佳境。
“凉州八景”将建筑、绘画、雕刻、漆饰工艺与历史文化、人文关怀、审美意趣和自身心性融于一体,严谨细腻,形神毕现,造型庄重大方,雕刻技术圆熟遒劲。精致的造型,娴熟的刀法,典雅的敷色,为雕刻艺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成为艺术再造的典范。
刘金禄先生微雕艺术创作的活力源泉在哪里?
一是得益于早年当“杂工”的丰富经历。微雕的工艺过程十分复杂,一件微雕作品形成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画工、磨合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是有一套专业的技术要领。从古至今,这些工艺都是由不同的工人完成的,刘金禄先生居然掌握了全部的工艺,由过去的“杂工”变成了今日的“总工”。
二是源自于对艺术的悟性与灵感。微雕艺术创作,必须要有悟性、激情和灵感。微雕艺术创作是在手与造化、心源与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某种程度上,微雕又是能触摸的艺术,胎体轮廓、涌动的形体凹凸皆因手的参与而生。刘金禄先生从小是在手工艺术的熏染下长大的,加之天赋聪颖,悟性极高,心灵而手巧,最终将其化作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得心应手的挥洒。
三是生活磨琢了他,也造就了他的雕刻艺术。刘金禄先生有过坎坷的过往,也有着坚韧的追求。面对人生中的穷通祸福、悲欢离合,他都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使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他的无数雕刻作品自然超越了对个人生活的津津乐道,诉说苦难时没有抱怨,表述理想时没有喧染,他似乎只是以未经磨染之“初心”在真诚地回顾一件件旧作,客观地串连起一段段往事,进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在境界。这正是刘金禄先生无论遭遇何种境况内心总有一种“足乎已无待于外”的强大持守力量,互为表里。他用一生的时光守望着雕刻艺术的美,以自己的生活与艺术实践践行了“艺人”的品格和操守,一种生生不息的追求精神。
经年累月地对着一段木头或者是一块骨头或者是一片铜板,一锤锤敲打,一遍遍涂刷,一刀刀雕刻,常人是很难忍受这种枯燥,很难忍受这种味道,在他闻来却有一种独特的酸香。雕刻艺术与急躁、世俗、奢侈绝缘,刘金禄先生不会娱乐,不会交友,不会闲聊,不会炫耀,也不会炒作,他把所有心力都用在了雕刻上,他的雕刻作品都是在岁月中磨出来的,在寂寞中熬出来的。刘金禄先生用一生的时光雕刻,又何尝不是在雕刻他的人生呢。
三
尽其精微至远境。尚待出炉的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是刘金禄先生后半生,也是耗费三十年时光的倾心力作。全景式构造,立体式雕刻,生动传神地再现了八百多年前宋朝汴京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图景。业内人士称赞:鬼斧神工,巧夺天工;学界专家预言:这是中国乃至世界雕刻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也是一部极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的国之瑰宝。
从构件繁多的角度看,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中雕刻人物有1400多人,桥梁6座,牲畜 80多匹,船只32 艘,房屋楼宇300多 栋,车40多辆,轿子20 顶,树木300多 棵,百景俱全,无一遗漏。这是刘金禄先生雕刻由过去的单件向多件、系列组合的一次转折,也是艺术水准新的跃升。
从工艺复杂的程度看,须经过初步选材、暴晒、分解、消毒、加热、整平、再次选材、分解、打磨、下料、雕刻、焊接、抛光、定型、编号、填色等近二十多道工序,足见费时、费力、劳心程度,周期长、工作量大、难度也高,非一般人不可能耗费数十年时间不计效益而潜心于此。
从雕刻精细的程度看,《清明上河图》材质用6岁龄坚硬光挺的白牦牛牛角,大如手掌、小似粒米的构件,器物薄如蝉翼,细至毫发,历历在目,尽善尽美,细心、细致、细腻的程度让观者每每观之都眉头紧锁,屏心静气,无不惊叹。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看,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忠于原作,重在传神,充分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深刻解读宋时历史文化风俗,默化于心,付诸于手,通过器形、质感等展现文化内涵,展现内敛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角度看,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以小博大,见微知著,犹如时空复活,名画再现。所刻人物性格、体态、神情各异,栩栩如生;所刻舟车、楼阁、山水惟妙惟肖,神形俱现。“笼天地于形内,凿万物于手端。”艺术构思、表现手法、雕刻技艺超乎寻常,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写一个刘金禄,能让许许多多的人认识这一传统工艺;谈一个刘金禄,也能让千千万万的人了解雕刻的价值所在。对人际境遇的关注,对人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对人性美、艺术美的展示,会引起我们这个社会对传统艺术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成于何时?还能做多久?时光在日复一日的敲打、锉磨、雕刻中流逝,重复单调的流程常让刘金禄先生记不清时间,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但他仍徜徉在八百多年前的宋时历史风云中,沉浸在《清明上河图》全部构件的精心制作中,他每天仍静坐在家中阴台的工作室里,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低着头,眯着眼,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拿铲子轻轻地铲,拿挫刀缓缓地磨,再拿刻刀细细地刻。梦想,注定在孤独地旅行。陷入困境中的《清明上河图》能否让其问世,有不少社会人士要出价买其艺术专利,刘金禄先生没有答应,他想让这件艺术品去它应该去的地方,期望进入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让它属于人民、属于国家。也有业内人士慷慨陈词,指责于地方政府,希望扶持这一壮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使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能否如愿以偿,刘金禄先生从不考虑,但社会大众无不翘首期盼。
真正的艺术品是独一无二的。渐已老去的刘金禄先生仍只身一人坚守、传承、创新这一传统工艺,他无力传艺带徒,只因拮据的生活所迫。他是这一行业的第三代传人,也是全国第一人,或许也是最后一人。让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后继无人,技艺失传,将是最大的遗憾,对历史文明最大的悲哀。老宗祖留给我们遗产的精髓是两个字:创造;留给我们的责任是两个字:传承。我们能任其消失吗?
尘世喧嚣,他甘愿做俗世的隐者,隐藏在咄咄的目光之外,隐藏在闪烁的灯光之外,隐藏在哄闹的俗争之外,他或许落寞在大千世界 之外,却精彩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以独有的方式雕塑生命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