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内画:鬼斧神工的艺术

作者:扈文立

王自勇作品《自然之趣》

内画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民间工艺,被称为“不可思议、鬼斧神工”的艺术。2006年,衡水内画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来,经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衡水内画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习三及第二代传承人王自勇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衡水内画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先后涌现出了4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37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内画与鼻烟、鼻烟壶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鼻烟是将烟草精工泡制并混入香草、香料花露研制成褐黄色粉末,据传有“消寒辟疫”之功效,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以贡品的形式传入中国。到清代,这种宫廷用品传入民间,出现“人人相见递烟壶”的习俗,并且“争羡收藏器皿”,这种习俗促使鼻烟壶的制作越来越精良。1696年,极好鼻烟的康熙帝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玻璃工厂,专门制作鼻烟壶,赏赐给大臣和外国使臣。鼻烟壶成为八旗子弟夸耀地位、身份的象征之一。乾隆末年,内画鼻烟壶诞生。内画使鼻烟壶工艺达到“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艺术效果,堪称精美绝伦。

王习三原名王瑞成,1938年5月24日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省阜城县杨庄。1957年高中毕业后,王习三考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拜著名内画艺人叶菶祺和叶晓峰为师,是祖传五代的“叶派”艺术的第一位外姓传人。衡水内画将国画皴、擦、染、点、勾、丝等技法引入内画,将内画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后来又将油彩加入内画技法,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水彩作画的局限,使内画的图、形、神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被称为“中西合璧”之作。

1977年,王习三在衡水创建了地区特种工艺厂,衡水内画从民间登上大雅之堂,并且跨出国门,屡次获得国际大奖。1983年,王习三被国际烟壶学会授予该会的第一位中国籍“荣誉会员”。1990年,王习三的儿子、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的王自勇(又名王又三)从石家庄回到衡水子承父业。在继承父亲内画创作技法的基础上,王自勇融入新的表达方式,发明了钻石钩笔等特殊工具,与现代科技结合。传统的艺术内画是反向作画,如画老虎的胡须,和外画的做法是相反的,胡须留出来不自然,而画完之后通过钻石笔一提一滑,包括胡须、眉毛、白发高光的表现就非常自然,这项工具的创新让墨色和光影有了层次的变化,更加生动,进一步提高了鼻烟壶的艺术美感。

王自勇作品《闲情雅趣》

王自勇大胆地把时尚和实用功能融入非遗产品,让内画不再局限在鼻烟壶上,同时让实用品通过内画元素的装饰更显时尚。父子俩从开发第一个新型内画专利产品内画奖杯开始,研发出内画屏风、内画艺术茶具等50多种新型内画专利产品。这些新型产品给传统内画技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契机。同时,他们还与旅游相结合推出内画旅游产品,与企业、个人等合作推出内画定制服务,先后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同时,他们还将内画与年画、剪纸、皮影、景泰蓝等多种非物质文化艺术充分融合,做成集成礼品;与河北博物院合作,把镇馆之宝绘制成精品内画,开发出内画项链、耳钉、内画丝巾等;与芳香疗法结合,推出内画精油、内画香水瓶等,以内画作为载体,承载文化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生活。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