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重阳节历史溯源

  广东重阳节俗基本承传中原,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普遍性节俗与地区性特有节俗。
  广东位于南岭之南,上古时并不归于中原政权管辖,其土著称越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将任囂率秦军平定岭南,建立政权,设置南海、桂林、象等三郡,当时南海郡郡治在番禺(今广州)。中原文化随之进入南粤大地。不久,任囂病死,另一位秦将赵佗继任郡尉。约在刘邦在中原创立汉朝之时,赵佗割据岭南,建南越国,定都番禺,其王城在今广州中山四路以北、旧仓巷以西一带,近年发掘出南越国宫苑遗址。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冬,汉武帝灭南越国,在南越国故地分设了南海、苍梧、郁林等九郡,岭南地区从此直接归中央政府统一管辖。
  上文说过,重阳节的起源在中原,广东的重阳节俗是北方汉人带过来的。
  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中原文化随之进入岭南,与南越文化相互融合,并逐渐成为岭南大地的主导文化。
  第一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在秦代。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随后“谪徙民五十万戍岭南”,“屯垦戍边,与越人杂处”。数年后,朝廷“又以女无夫家者万五千人予南越”。这数十万男男女女连同先前南下平定岭南的数十万秦军将士,其数量可能占到当时岭南人口总数的一半,为以后岭南的发展和向文明社会的迈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过那时中原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