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华县皮影制作工艺

制作工艺,华县皮影制作,工艺精细,工序繁多,流程严谨,从制皮、雕刻、染色到边缀成形共有二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其特殊要求,形成了一整套严密、完整的工艺流程。下面简要概述一下主要的工序。

1、选皮

选择上好的牛皮,是刻出好皮影的前提。华县皮影雕刻者喜用略薄的皮子,但大片景物用太薄的皮子来刻就很难坚起来。从牛的颜色上说,认为黄牛皮好,透明度高,为上品。

2、泡皮

选好牛皮后,将它放到盛满清水的器皿中,放入些许洗衣粉或草木灰、石灰等,使其发酵,以便于刮去其毛肉,留下净皮;也有只用清水,不放它料的。春秋两季最适宜泡皮,一般需泡7-10天,每天换一次水、洗衣粉等。冬夏二季较少制皮,因为冬天的冰水容易将牛皮里的纤维组织冻断,夏天泡的牛皮则容易腐烂发臭。

3、刮皮

刮皮时要用光滑的圆木压和特制的一尺长两头有把手的月牙形刀具斜刀法地将牛皮一寸一寸地挨着刮,里外肉毛两面都要刮净,快的话一天可刮好一张。

4、绷晾

刮好后,用木框将皮子撑开、用绳子绷好、阴干。春秋三四天、夏天两天即可。该过程中,切忌日晒,因为晒后皮子会“暴”起来,皮子里的纤维组织就断裂了。也不能放在火上烤,烤后一掰即折。一般,夏天8-9小时即可,冬天3天后才干,春秋2天多就干了。

5、打磨

阴干后,用细砂纸打磨,也可用碗的外层光滑面将皮子两面都擀平(磨光滑),使皮子光滑。打磨后,即可根据需要进行裁剪。

6、选料

皮影角色不同或部位不同,所选用的皮料也有差异,武将用厚些的,生旦用略薄的,上臂薄些,下臂厚些,表演用的需厚些,工艺品的用薄些,大片背景用厚的,小片用的略薄的。后腿皮厚,前腿皮薄,前腿窄、短一些,后腿宽、长一点儿。

7、画稿

用钢针在皮子光滑面上照画谱或模子描划,画出需刻的线条纹路,有的是直接将画谱或模子放在皮子下,固定后画,有的是用照明箱投影来画。画图谱时一定计划好,套用得当,使料子少浪费。

8、焖皮

画后刻前需先将皮子润湿,方法是用湿布包裹住,使之湿软,便于雕刻。用温水将棉布浸湿然后扭干——湿程度以拧干到时最大限度为最好,裹住牛皮卷成卷(东路的是直接平压),这叫“焖”。焖的时间因皮子厚薄和季节有关:厚的时间长些,薄的时间短些,冬季时间长些,夏季时间短些。布湿些焖得快,但湿布拧得干些焖出来的效果好——尽管慢一些。焖时要常看看,检查一下,用手摸摸硬软,太软太硬都不行。根据情况,有的可能焖的不够火候,有的可能焖过了,最好将薄厚皮子隔着放。也可将之放入塑料袋,将塑料袋口折压住,保证让水份不跑——去没塑料袋就用旧的雨伞布。

9、雕镂

雕镂即按图刻皮成型。其顺序是:先凿眼再雕刻。

凿眼。即用特制的凿子所需的各种形状孔眼;雕刻即用各种刀具刻镂所需的线条纹路。华县皮影的雕刻工具:凿眼工具有圆形的,半圆的,套花的等10种左右。一般大些花眼如龙眼、马眼、鱼鳞也可以用刀子刻成。其中刀子刻提好些,纯用凿子凿出来的太死板。刀具主要是平刀和尖刀两类,有二十余种之多。平刀自0.1—2.5㎜的至少十二、三把,龟板、鱼鳞、3字等形状的雕镂用平刀;尖刀,用于雕镂特细的花形如牡丹等,半尖刀,用于拉比,不易断,如刻头发、胡须等。雕刻艺人在实践中总结出各种图案雕镂的经验方法,编了些顺口溜:刻花形——做活先把眼眼打,然后再把框框画。雕雪花——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棱刻出来,雕成雪花花;刻字——字先把四方画,横竖交叉就成了;刻旦角——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刻丑角——想笑,嘴角翅;刻头帽——刻帽,后刻脸,最后再刻鼻子线。华县的汪天喜所用雕刻工具多为自做:刀具——尖刀具7—8把,刻花型平刀15—16把,用0.1㎜平刀刻花型、图案(雪花、字、龟板、鱼鳞、人字、梅花),尖刀刻圆弧型。凿子——0.5㎜及以上的至少有20种。

为了演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雕镂时也要选皮,要求影子上臂薄下臂厚,前腿腰部要薄些,后腿上身都要厚,这样影人竖起来才有垂直挺拔的效果。前腿短,后腿长,前脚平,后脚斜,后腿带骨缝、装饰多。

华县皮影影人的高度一般在33-35㎝。

雕刻刀法:华县皮影推刀——“推皮刀法”,即雕镂时扎皮子上的刀子不动,手指推动皮子来刻镂,这也是华县皮影雕刻艺人觉得独特、高明、常挂在嘴边引以为自豪的。推刀法,刀迹处不够光滑,如人物的身子边,长线条外边。当然,还有技艺水平的因素在内。

过去,皮影雕刻艺人都是穷人,富人请去刻皮影,要求高,管吃住,艺人们每天刻得不多,但很精细,原因之一也是为了多吃几天富人的饭。

10、摊实

皮子上的眼儿全部凿好后用40—50公分长、10公分宽的特制木推尺——wei之(或叫ci之——方言“推压、摩擦”之意),即用力将影偶压平推实,使之更定型,两面都需推压。推过之后,再取出那些已刻断而未剔除的东西。Wei板(ci棒)一般用枣树木制成——木光滑不粘它物,硬度好,也不易变形。该板棒的规格一般长约45公分,宽约5.6公分,厚4公分左右,其中摊压的一头做成略呈凸型的斜形平滑状,用来推压皮子。用一只手将牛皮固定住,另一只手握住棒中间,棒一头抵肩腋处,另一头推压皮子,先打磨没画图的一面(反面),要顺着一个方向由近至远地ci(也叫wei)——推压,一处挨一处的推压,然后将皮子同一面换个方向再ci(推压),接着翻过来ci另一面。方法次序同前。一般打磨到平整时为准,若此次ci不平整,以后上了色再也无机会ci了,成型后就跷跷了。该工序可使影偶光滑,密度大,达到平整-光滑-ci实的效果。

11、上色

即给雕镂好的皮影上色。皮影着色主要有五色:红、绿、黄、黑、白。过去的颜色是从金属中提炼出来,如铜黄等,此技现已失传。现在用的都是化工产品,当地人俗称“洋色”,上出来的效果、保存时间都不理想。华县皮影以大红大绿为主调(百姓喜好),另有黑色过度,还有桃红、黑用来勾勒线条等,分出层次,实在分不出者再上紫色。根据人物性格定颜色,包公、张飞等以黑色为主。一般生、旦无固定的颜色,可随便染。而在民间已定型人物的颜色是固定的,如猪八戒主色为黑,孙悟空以黄色为主(披虎皮),关公绿袍红脸。皇帝以黄色为主调,米黄、棕色黄、深黄,分别为年轻、中年、老年皇帝服饰不同颜色。民国时的色彩比较鲜艳,容易掉色,用石色上出来的红时间长了会因积淀而加深,用品色上出来的红时间长了则会变成桃红,用国画的品红、品绿等不透亮,颜色不会跑,而一般的品色渗透性很强。黄龙袍一般配绿龙,绿龙袍一般配黄龙,红龙袍一般配绿龙,黑龙袍一般配黄龙,白龙袍一般配绿龙。

12、熨平

颜色上好晾干后,需使之“发汗”、平展。过去,是用土炕热砖熨烫,此法最好,方法是用两块木板夹压住,烫热一晚上即可。现在都是熨斗,据说质量不及过去的,优点是既省事又快捷,符合当今浮躁且不负责的社会意识。

13、连缀成型

这是最后一道工序,将各个部件组合成一体。皮影人物的结构较为复杂,每个人物都分为头、身、臂、手、腿等部件,每个部件都须单独刻制,部件刻制成功后,再用线将除头部以外的其他部件连缀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身段。用来连缀的绳,过去是牛皮制的,现在是一般棉绦线。有一道工序(已在雕镂时完成)非常重且有诀窍,这就是用于连缀操纵——签子的孔眼之位置:旦角需在胸部偏后,其胸线才显突挺,显出女性特征;生角、武将需在脖下偏后,人物才精神,也容易平衡。影人连缀时有“管前不管后”(指腿部)、“管后不管前”(指上身)之说。跪时前腿、腰要保持圆弧形,两胳膊肘处、腰处、两腿处共有5个“骨缝”(孔眼)。华县皮影影人一般由12—13个部件组成:1个头茬、1个身子(实指上腹)、1个下腹、2条大腿、2条小腿,2支上臂,2支下臂,2只手。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