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孝亲节”。

  七月十五,是农历下半年的第一个望日,正当立秋前后,意味着秋天到了。春华秋实,农人要感谢大地的恩赐,祈盼庄稼丰收,大约就是古代的秋楔。这在现今的民俗活动中仍有体现,山西寿阳一带,农家于七月十四要将五色纸剪为条缕,挂在已出穗的谷禾上,挂于场神、河神处,挂于家中神堂两侧,还要蒸制半斤或一斤重的面羊供献场神。此俗名叫“挂纸花”。山西晋北原平、代县、忻州等地盛行祭祀土神,将供品撒到田里,将五色纸条缠绕在高粱、谷子、玉米的穗子上,传说可避冰雹和虫害,获得丰收。

祭祖

  七月十五,山西家家户户都要上坟祭祖,祭品有纸做的衣服、元宝、冥票,还有摸摸或包子、素菜。晋南一带还有纸灯,焚于坟前,祈祝亡人前程光明。如儿子们为故去父母守孝已三年,则在这天脱去孝服改穿常衣,俗称“换孝”。过了节后,出嫁闺女回娘家看望父母双亲,至亲之间的小辈们要到长辈家探望。

放河灯

  七月十五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祭奠亡人,最隆重的要数放河灯。在汾河、谏水河、黄河等沿河两岸至今不衰,尤数河曲县的黄河灯会闻名遐迩。黄河出河套到老牛湾,由北向南转了个大弯,河曲就位于大拐弯处,为秦、晋、内蒙交界处,是著名的水陆码头。明、清时期店铺林立、商家相接,船只、驼马无数,山西人外出内蒙经商,即从河曲渡河而过,俗称“走西口”,有不少人客死旅途或他乡,被视做亡魂野鬼。每年七月十五,便大放河灯祭奠亡魂。临近七月十五,民间用小木板,周围糊以彩纸,内置小油灯或蜡烛,有的人家在灯纸上写上亡人姓名。商行店铺则雇请人做较大的木底纸船,称做“大法船”。白天,敲锣打鼓,抬着大纸船在街上游行一圈。傍晚都集中于黄河边水神庙前,两艘大木船驶至黄河中流处,船上载有三百六十盏河灯,还有一支乐队,呜呜呀呀吹奏《大得胜》等乐曲。乐曲声中,有专人将河灯一盏一盏地点燃中间的油捻子,再轻轻地放到黄河水面上,从高处看去,尤如一条游动的彩龙,自上游漂浮而下,异常壮观,沿河岸上,千万人争睹,孩子们欢呼雀跃。河灯可漂游几十里之远才油尽灯灭。旧时,人们依据河灯漂浮状态判断亡魂是否得救,若灯在河上打旋,认为被野鬼拖拉住了;若灯在水中沉没,认为亡魂已经得救;若能漂浮很远,认为已到彼岸极乐世界成佛成仙了。现在人们放河灯,早已淡忘其迷信之意,只当成一项欢乐的民间文娱活动。

  近年,河曲的放河灯已经演变为一年一度的黄河灯会,与商业贸易相结合,赶会、购物、看戏、约会、看河灯,成为一个有趣的民间节日了。

做面羊

  七月十五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制作面羊。节前蒸面羊,这是妇女们最为重视的事,当祖母、姥姥、母亲、姑姨长辈的,要蒸制面羊,馈赠给未成年的小字辈们。所谓“面羊”,是其总称,所捏制的形象有十二属相,还有鱼闹莲、鼠闹葡萄、八戒背媳妇、爬娃娃、松鼠、蜻蜓、蝴蝶、鸟雀,以及瓜、果、桃、李等等,有的统称其为“花馍”,现在也有叫做“面塑”,点缀上颜色,造型各异,工艺精细,栩栩如生。小辈们用花膜敬献给老辈,相互馈赠品尝,展示妇女们的灵巧手艺,祝愿新秋吉祥如意,丰年有余。

  中元节,适逢二十四节气的立秋。谚语有“立了秋,挂锄钩,吃瓜看戏庆丰收”。七月十五前后,各地有许多庙会集日,也是桃李瓜果丰盛的季节。

  晋东南于是日优待牧工,牛马驴骡也休息一天,并喂以合子饭,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缺不下七月十五这顿饭。”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