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赏月宴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当三秋之半,皎洁的一轮圆月从东方冉冉升起,将清辉洒遍神州,人们便迎来了又一传统佳节——中秋节。它的具体时问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此时,正是金风送爽、天气宜人的秋季当中,一轮明月又圆又亮,悬挂在彩云散尽的当空。辛苦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怀着丰收的喜悦心情,对月宴饮,欢度这圆满、吉祥的月圆之夜。所以,中秋节,又名为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秋节等。
据人们考察,我国的中秋节,是在上古秋分和月神崇拜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最后固定在每年八月十五这天。据《周礼·春官》说,远在周代,就已出现了每年中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又据《礼记》等书记载,周天子每年秋天要“夕(拜)月”。到了汉代,每逢立秋日,人们要举行敬老等仪式。入晋,已有关于中秋赏月的记载,但其时尚未形成一种风俗。
直至唐代,中秋赏月、玩月等活动才终于成为一种遍及社会各界的风俗。据人们统计,仅唐末大诗人白居易的传世诗作中,单以中秋和八月十五为题的诗。就达七首之多。可见,当时的中秋活动,对人们的生活的确影响深远。到了宋代太宗年间。皇上正式下令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的活动,在南北各地广泛兴盛起来了。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一书记载,中秋之夜的东京汴梁,到处弦歌不绝、人声鼎沸。一派热闹欢乐的景象。达官贵人们,在自己的歌榭楼台上饮酒赏月,一般市民则争先恐后地登上沿街的酒楼,一睹中秋明月的风采。而南宋的都城临安,中秋月圆之夜,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说,同样是热闹非凡。
无论是穷人还是富家大户,家家都要安排一顿晚宴,全家人一同饮酒赏月。街市之上,玩月赏景的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到了明代,吃月饼成为庆祝中秋的重要内容。据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介绍,每到中秋之夜,西湖湖面上赏月的游船。来来往往,穿梭而过;苏堤上踏歌玩月的人群,络绎不绝,“无异白日”。
进入清代,中秋节的规模和内容更加扩大和丰富,成为当时与元旦、端午等节日齐名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北京城,到处充满了喜庆、欢乐的气氛。
此时,正值各种水果蜂涌上市的高潮期,人称果子秋。
所以,有人又称中秋节为果子节。还在中秋节前三五天,通衢大市上,桃、榴、梨、枣、葡萄、苹果等,一应俱全,纷然杂陈于货案上。它们红绿相间,香气袭人,把个节日的京城,渲染得红火、热烈。
因为传说中月亮的广寒宫内有嫦娥和玉兔,玉兔为兔神,所以“兔儿爷”是最具特色的节日用品。所谓兔儿爷,实际上是用模子脱出来的兔嘴泥人玩具。它的身子和脸的主要轮廓。都是人形的;脸上的嘴则是红色三角叉的“兔唇”,头上还长着两只大兔耳朵。有的手持银枪,身披金甲红袍,默然静坐;有的拥旗骑虎,傲然挺立,煞是威风;还有的可以用线拉动嘴,一闪一闪,尤令儿童动心。有人说北京城中秋节时“满街争摆兔儿山”,可见场面如何了。到时候,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要买上一个或几个,既可供月,又可让小儿开心玩耍,可谓一举两得。
入夜,一轮明月升到碧天少云的夜空之中,将融融的清辉洒向人间。此时,北京城的家家户户,就开始举行隆重的拜月仪式了。供案上,早已摆好了各种网果图饼。如月饼、桃子、枣、杏等。还有人见人爱的兔儿爷。值得特别描述介绍的,是苹果与西瓜这两种供果。苹果上面,一般有果农们精心设计好的“福”、寿”、“佛”等字样或图案;西瓜上则要用刀仔细雕切成一瓣瓣的莲花形状。有的人家设月光位。更多的人家则是在露天庭院中对月拜祭。俗传“男不拜月”,其实。这话指的是拜月不由男子主拜。往往是全家人都齐聚庭院。依次叩拜。只是女人先焚香而拜。拜毕。男人再行祭拜。小孩子也要拜月。不过更多的是借此机会嬉戏玩耍而已。届时。还要焚烧特制的“月光纸”,算是敬献给月神。因为是个团圆节。北京还流行归宁娘家的媳妇在节前返回夫家团圆的习俗。
南方中秋的活动内容,与北方大致相同。如,男女老少也要在月圆之夜拜祭明月,当地人称为“斋月宫”。同时。也有一些活动内容具有地方色彩。如古城苏州等地的中秋节,民间时兴的“小摆设”。就是典型的一例。它往往是一些好事者耗资特制的小财神,大小不过一尺;还有一寸大小的台阁、几案、衣冠、乐器等物,一并整齐有序地摆在一张桌上,开门延请四邻五舍的人们来参观赏玩。因为构思奇巧,技艺精湛,所以观者无不点头称赞。二于二是。借着明月之光前来观赏的人,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简直可以说是门庭若市了。此外,苏州乡下的村民。还有在旷野中用瓦堆成一个七级浮屠的习俗。月圆之夜,人们在浮屠中供上地藏王像,四周点上灯,称之为“塔灯”。再就是妇女的中秋节活动,十分丰富。除拜月之外。她们还盛妆于月夜出游。出游的地点,有的是到邻居家,有的则三五相携一同去往当地尼庵。往往直到雄鸡报晓,她们还在月下留连玩耍,舍不得返还各自家中休息。当地人称这种风俗为“走月亮”。
另外,南北各地的人们,还都以中秋的晴雨,来占测来年元宵的阴晴。俗谚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年元宵雨(雪)打灯”等语,讲的就是二者问的关系。
可见,中秋佳节依然被人们联系上了关乎农业之本的气候。而在江南古城苏州流行的“焚斗香”之俗,更显示人们对中秋节的态度。所谓焚斗香,就是用线香做成斗的形状(高度不等,有的竞高达二尺多),中间填满香屑。无论是出家的僧人还是俗人,都要从香肆中买来。在八月t五的月下焚烧。这无疑显示了人们乞求月神赐福人问,}E人们多收米粮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呵理解为人们丰收之后对月神的虔诚奉献。
中秋节的饮食,从内容上看。因为是正值瓜果上市的旺盛季节,所以十分丰富多彩;从食俗上看。强调“团圆”两字主题,形成鲜明特点。这里,我们先从中秋最具代表性和普及性的食品月饼开始讲起。
月饼,是一种糖面拌合而成的圆形饼点心。提起它,有两个关于它起源的民间传说,必须予以交待。
一说是月饼起源于我国唐初太宗年间。据说,太宗李世民与群臣一起在八月十五之夜欢庆大将李靖征突厥凯旋时,接过吐蕃商人所敬的彩色圆饼,指着悬于天空的明月,高声笑道:“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将饼分给群臣共食,同庆胜利和欢乐。以后,便流传为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
还有一种更为流行的说法,认为月饼起源于元末。
据说,元末蒙古族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不准民间使用铁制武器,连生活必需用品的菜刀,也要十家共用一把。统治者的残暴和反动统治,激起了人们强烈的愤慨。高邮人张士诚于是暗中串联,利用人们中秋节互赠麦饼的习惯,将其中夹入一一个小字条,传递八月十五晚上各地一同起义的信息。到了中秋之夜,人们掰开手中的月饼,看见了字条,便纷纷起义响应,反抗元朝的腐朽统治。此后,为了纪念这次斗争。每年中秋,人们都要吃月饼。
从历史记载来看,月饼一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一二俜中。到明代,开始有中秋吃月饼的大量记载。清代,南北各地流行的中秋吃月饼之俗,显然由此而来。而南北各地于中秋月下共食月饼,庆贺团圆。便成为清代中秋节的最大特点。
以北京的月饼为例来说,品种主要有“自来红”、“自来自”以及“提浆月饼”等。自来红与自来白,分别为红皮和白皮,馅则都是红糖与白糖。包好之后,用油煎一一下即可。提浆月饼,馅中加入了果料,如玫瑰、核桃仁、青红丝等。包好后,放到木模上成型,印上各种花纹。上炉烘烤,去其水分,因此叫做提浆月饼。
这种月饼,可大可小。大的,直径可达一尺左右,上面印有桂殿蟾宫、玉兔捣药等有关月亮传说的图案,专门用来供月。供完之后,将这大月饼切成若干小块,全家人一人分得一块,一同食用,因此叫做“团圆饼”。
月饼之外,中秋月夜的赏月宴上,水果是重头戏。
而各种瓜果之中,尤以葡萄最占风光。据说,北京中秋上市的葡萄,品种极为繁多。如紫色的玛瑙葡萄,又大又圆;白色马乳葡萄,长长的瘦瘦的;公领孙葡萄,大小相间;琐琐葡萄,个小味美;黑色的酸葡萄,又小又酸。此外,还有朱砂红、棣棠黄、乌玉珠等等,味道鲜美。外形圆润,都是中秋月夜宴席上的佳品。一般人家,在拜月之后,除分食月饼之外,就是围桌吃各种水果。此时此刻,人们嘴里吃着酸甜各异的水果,眼里欣赏着一轮银盆似的明月。耳里听着孩童们嬉戏玩耍的天真笑声,心情便犹如那融融的月色,清澈明净。偶尔有个别人家。远去的游子中秋未归,家里人则往往是对月遥望,思念亲人。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富家大户的中秋节赏月宴,当然更加复杂。除月饼及各种水果外,荤食也是五花八门。如南炉鸭、烧小猪、挂炉肉等,都是京师大户人家的节日佳肴。1……对这些钟鸣鼎食、诗礼传家的大户人家来说,中秋月宴也是大发诗兴的所在。几杯甘冽的桂花美酒下肚,再无诗才的人也不免要高声吟诵上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