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利用、引人入宅:中国古民居在保护中“复活”
56岁的作家彭有权几乎每个周末的写作,都是在一座百年老宅进行的,不过这并不是他家的私产。
这座名为“张氏故居”的宅院藏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的一条老街巷之中。它始建于1437年,是晚清翰林、教育家张世英的出生地。
如今,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保护改造,成为秦州区文化馆,免费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古老宅院因不断融入现代生活变得生机盎然。
张氏故居由4个四合院及附院组成,共有70多间房屋。彭有权最钟爱的,是第4座四合院——书房院。
在中国古代,大户人家的教育大多依靠私塾,他们聘请老师在家教育子弟。张氏故居的书房院,分讲书房、藏书阁、读书房,院里还种着“岁寒三友”松、竹、梅,以激励学子不懈治学。张世英重视教育,曾办学1000余所。清光绪皇帝曾为其颁发“办学尔圣”的御笔圣旨。
“这里很安静。很多在家写不出的东西,一到这里就思路顺畅了。闲时,我还会在这里弹弹古琴。”彭有权说,近3年,他累计写下50余万字的作品。
在他眼里,哪怕只是在这古宅中坐坐,也是极好的。春天,绣球开出碗口大的白花;夏天,屋内外温差六七度,凉爽宜人;秋天,淅淅沥沥的雨水打在屋檐,又滴滴答答地落下;冬雪过后,地似白绒毯,让人舍不得落脚。
“张氏故居在古巷之中,文化气息浓厚。在这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气氛协调。”秦州区文化馆馆长赵晖说,秦州区文化馆馆办的院团有管乐团、民乐团、合唱团等7个,由200多位文艺爱好者组成。他们可免费在文化馆使用场地进行排练。此外,文化馆还邀请高校学者、民俗专家等前来讲座,传播传统文化。
“虽是古宅,但气氛活泼。爱好者自导自演,吹拉弹唱。”赵晖说,为了吸引公众前来,他们还专门在院门上贴了对联,横批是“院内有景”。
四合院、窑洞、吊脚楼等特色各异的民居既自成风景,又是中国悠久建筑历史文化的见证。然而,在城镇化浪潮下,众多古城都面临新与旧、拆与建的矛盾。
历史文化名城天水也面临这一发展困局。早在距今约1500年的北魏时期,天水古城就形成了伏羲城、西关城等5城相连又独立的格局。林立的古民居,让古城充满生活气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加速的城镇化进程让不少“黄金地段”上的古民居被新建筑替代,古城风貌因此受损。
随着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成为发展共识。如今,中国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提出要求,要求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
为保护好这些历史遗存,天水对古民居进行了3次普查,为143处古民居建立了档案,并根据古民居的风貌、价值等,实施了文物保护、保护修缮、改善整治、有机更新等4类保护措施。自2009年以来,天水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用于抢救修缮历史建筑、古民居、古城保护等。
活化利用、引人入宅,让古民居真正“活”了起来。除了张氏故居外,天水市的其他一些古民居也变成了向公众敞开大门的文化场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民居,经修缮改造成为天水民俗博物馆,每年近30万游客免费前来参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贾家公馆成为文化创意园,60余家创客及企业入驻,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近年来,古民居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进的理念,在中国多地均有呈现。在安徽宏村,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成为最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在上海田子坊,弄堂古宅之中既有住户,又有画廊、咖啡店、创意店铺,传统气质与现代气息和谐相融……
“深宅大院式的保护不是唯一路径。我们尝试将古民居打造为公共空间,在保护中利用,以利用促保护。”赵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