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玉雕你不知道的工艺

夏商周时代玉器具有“神秘崇圣之灵”;秦战汉时代玉器具有“威猛凶霸之气”;

唐宋元时代玉器具有“富丽高贵之风”;明清民时代玉器具有“华丽豪大之韵”。

管钻痕:指器物表面留下的圆孔钻孔的痕迹。最早良渚文化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

喇叭孔:指用旧式工具钻磨的圆孔,上大下小,状如喇叭,俗称“喇叭孔”。商周玉器上较常见。

象鼻穿:又称“牛鼻穿”,指并排二孔,内部相通。常见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史前玉器,唐代的玉带板也常见,现在很常用。

对穿孔(蜂腰眼):双面打孔,孔径两端大,中间小,有的对穿孔对接有误差,因而孔径有台阶式痕迹,如玉猪龙、玉C龙、玉珠管等。这两种琢孔方式商周时代仍沿用。

通心穿:俗称“通天眼”,孔从顶至底钻成。通天孔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特征,比如良渚文化玉琮的通天孔是两头对穿的,孔中部对接处有台痕或称为对接痕,也有打磨的比较光洁的。

汉八刀: 国力强盛的秦汉时期,在玉器制作上,一变纤巧繁细的作风,表现出雄浑博大,自然豪放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艺术已从商周以来图案艺术的束缚中,从神秘威严的宗教氛围中解脱出来。镂空、浮雕等技法普遍应用。

“汉八刀”玉蝉是典型代表之作

这种玉蝉盛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用作佩蝉,佩蝉在首部顶端有牛鼻穿,以便佩戴,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寓意,用作敛葬中含玉的为含蝉,含蝉无佩戴孔,放置于死者口中,取其清高绝俗、复活再生的意义。

“粗大明”:许多收藏者认为明代的玉器制作粗糙,故得其名。事实不然,就像“汉八刀”并不代表汉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样,“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犷风格,相比之下,清代玉器确实细腻精巧,但却没有一位像明代陆子刚那样名震中外的琢玉大师,没有明代玉雕工艺的奠基,不可能凭空出现清代玉雕的“集古今之大成”

陆子冈玉牌

金镶玉:“金镶玉”是指一种特殊的金、玉加工工艺(即在金属器(金、银、铜)上镶嵌各种雕刻、切磨过的玉石)有时也指用这种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金、玉器物。“金镶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据说王莽篡位后,胁迫皇太后交出秦代的传国玉玺,皇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崩掉一角。后来又命能工巧匠进行整修,用黄金镶上缺角,于是得名“金镶玉玺”,“金镶玉”即由此而来,之后在清朝乾隆年间极为流行。

现代金镶玉

古法金镶玉

压丝嵌宝:压丝嵌宝技术是在玉产品上刻槽线,把金银丝用小锤敲入槽内组成图案,使金银丝与玉表面在一个平面上,出现玉的金银错效果称为压丝。在玉器上压金银丝、嵌宝石,称为压丝嵌宝。

拉丝工艺:先在将要镂雕剔掉的部位的轮廓上钻一个或多个小孔,线锯由此进入,反复拉动,带动解玉砂切割,拉切完此处图案一圈,回到起点。起点多为“U”形钻孔,内有深浅不一、间隔不等的旋转纹。线锯拉切的痕迹为趋于垂直玉器表面所在平面的纵向线痕,工痕截面呈不规则的“V”形,但宋元明清也有差异。宋元时期使用牛筋拉切,由于牛筋很有韧性,所以牛筋拉切留下的工痕与明清金属线锯不同,牛筋加上解玉砂反复拉切后,会变松弛,从而造成拉锯痕由直转曲、由窄渐宽的现象,逐渐形成扇状。拉切颇见力道,锯痕深峻。


圆雕:指立体雕法。又称“圆身雕”,属三维立体雕刻。前后左右各面均须雕出,观赏其物不分正面、侧面,可以从四周上下任何角度欣赏,器如实物,只是比例差异而已,有实在的体积。

浮雕:起浮变化的纹饰称浮雕。它的处理方法是在平面或弧面表面上,将立体的各种景物用近似压缩的方法加以塑造。它的视觉形体尺寸比例、长阔不变,前后的尺寸(厚度)要压缩。在压缩的基础上运用形体凹凸的面,以及受光所造成的明暗感觉、透视关系来表现它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从而使浮雕在表现上接近绘画和圆雕的一种表现形式。

高浮雕:常常配以浅浮雕的背景,以衬托主题,使远景和近景得到对比。

浅浮雕:也称低浮雕,厚度压缩更大,起伏不大,最厚点和最低点之间距离小。

透雕:是将某些图案的“底子”或背景用砣镂空,使形体出现玲珑剔透的效果。透雕是浮雕的进一步发展,是在浅浮雕或深浮雕的基础上将某些相当于“地”或背景的部位镂空,使形象的景象轮廓更加鲜明,使作品体现出玲珑剔透、奇巧的工艺效果。透雕使玉雕作品层次增多,许多作品花纹图案上下起伏二三层乃至四层。由于层次增多,花纹图案、景物上下交错,景物远近有别。因其工艺复杂,制作难度较大,采取钻孔穿透碾磨法,故镂空处上下层的线条错落复杂,在抛光时最为费时费力,然而透雕艺术效果最佳。

镂雕(镂空雕):是玉器制作工艺中一种很重要的雕刻技法。总地讲,镂雕就是在玉器上把地子局部或大部分剔空,以虚衬实地突出玉器的主体纹饰或造型轮廓,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其源于钻孔工艺。


线刻:用线的方法来表现形象,分为阴刻和阳刻两种。

阴刻:是在平面上刻有沟槽的线。

阳刻:就是凸起的棱线,是将有线的部位保留,而其余部分用砣轧低,以突出线条部分。

游丝毛雕:战国、汉代特有的刀法,指线条织细如丝,作断游动状。游丝细线,或称游丝描,又被称为“游丝刻”或“跳刀”这是一种在战国、两汉时十分流行的纤细纹线,是玉工用手刻出的阴刻纹线,用以装饰玉器,很有特色。这种阴刻线、细阴线形若游丝,细如毫发,逶迤婉转,顺畅遒劲,蜿蜒伸展,灵活自如,却又似断似续,一气呵成,刻出的纹饰生动传神,成就极高。其特点正如明人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所描述的:“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清楚看到古代玉工的施力习惯、下刀的轻重和接续的痕迹。古玩界素来把游丝细线看做战国、两汉玉器特有的重要断代标志。后世玉工或者找不到大手笔,或者因昆吾刀失传,汉代以后,游丝细线已很少见到。古人认为,如果不是用昆吾刀,要用手工在坚硬无比的玉器上直接刻划纹饰是无法想象的。

接刀工艺:接刀工艺的历史至少在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就出现了,表现在玉器的装饰线上长阴刻线都是由一段段短阴刻线连接而成,断断续续,若隐若现,这是由于古人所利用的加工手法或加工工具在坚硬的玉石上雕刻所限形成的,一般称之为“接刀”或者“跳刀”。线条粗者用肉眼即可观察,这种由“短线”接成“长线”的工艺可简单称为“接刀工艺”。接刀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或明显或微观,是鉴定特定时期古代玉器的一个标志特征。

以古玉的阴刻线来说,不同时期的阴刻线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时期的阴刻线也各有不同。

老坨工是一种慢工,坨都是人力驱动,转速很慢,所以碾出来的阴刻线相对于新铊也就是现代的电动铊来说是规整的,其中一点即为阴刻线边缘的蹦茬没有或很少。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